农机补贴:“清水衙门”里的秘密

近十年来中央财政对中国农机购置持续大规模的补贴——作为一种年度补贴,在2004年起始为7000万元,到2012年,已飙升至215亿元之巨。9年间,补贴资金累计达744.7亿元。与之“相伴”,原本是典型“清水衙门”的农机系统,近年来腐败丛生。河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等多个省份骗取农机补贴案件连续曝光。农业部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部长张桃林,称本系统“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

责任编辑: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农机系统本是典型的“清水衙门”,为何却弊案丛生?

无论买还是卖,只要想获得农机补贴,就得通过农机部门。

为了帮助中国农业改变生产方式,农机补贴应运而生。不过,在连续九年超过700亿补贴的背后,也出现了多起腐败弊案。如何保证补贴资金的安全,成为一个问题。 (CFP/图)

2013年3月,56岁的原陕西省农业厅党组成员、陕西省农业机械管理局(下称陕西省农机局)局长胡玺贤,因受贿罪,被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11年。

案由是,2008年至2012年胡玺贤在任农机局局长期间,为农机生产企业、果库建设企业进入政府补贴目录、提高财政补贴额度及拨付补贴款等方面谋取利益。

整个陕西农机系统,被调查者多达四十余人,时任陕西省农机局副局长郝建荣等亦因涉案,一并被刑。

此前的2012年11月底,时任江西省农机局局长的王绍萍,也因类似案情,被纪检部门立案调查,目前已移交司法。

然而,上述弊案,在农机系统之外,鲜为人知。

弊案的背景,是近十年来中央财政对中国农机购置持续大规模的补贴——作为一种年度补贴,在2004年起始为7000万元,到2012年,已飙升至215亿元之巨。9年间,补贴资金累计达744.7亿元。

与之“相伴”,原本是典型“清水衙门”的农机系统,近年来腐败丛生。河北、广东、广西、浙江、重庆等多个省份骗取农机补贴案件连续曝光,包括上市公司吉峰农机连锁股份有限公司(300022.SZ,下称吉峰农机)在内的众多企业卷入其中。

农业部分管此项工作的副部长张桃林,毫不讳言,公开称本系统“违规违纪问题时有发生”。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下称农机司)司长宗锦耀,更曾以公开信的方式,自揭家丑,直斥部分省市“对农财两部的部署要求,置若罔闻,我行我素,政策执行不力、监管不力”。

补贴福与祸

农机购置补贴,始于2004年。

在此之前,中国农村普遍缺乏基本的农业机械,即使如黑龙江等地区的大型农场,也存在农机不足或者日益老化的现象。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受到影响。

2004年6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规定“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

是年,中央财政安排补贴资金7000万元。随后几年,资金呈几何级增长,从2005年-2012年,分别是:3亿元、6亿元、20亿元、40亿元、130亿元、155亿元、175亿元、215亿元,迄今九年共计744.7亿元。

2013年,中央财政此项预算安排为200亿元——不过,按照近年惯例,年初的安排往往会进行追加,比如2009年预算为100亿元,后追加至130亿元;2010年预算145亿元,后增加到155亿元;2012年预算200亿元,后追加到了215亿元。

巨额资金的投入,成效显著。2013年2月,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在“全国农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李夏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0)


回复

2013-05-02

处处有腐败,只有去除纪检委,成立廉政公署,官员财务公开,才能解决根本

回复

2013-05-01

转移支付是造成我国政府腐败到原因之一,并且,地方政府为得到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资金造假和行贿的行为是当今社会诚信和社会道德每况愈下的榜样和根源。

回复

2013-05-01

借支持行业为名,行补贴寻租之事。补贴何其多,关系最重要。

回复

2013-04-29

纵观三十年的改革,成功的政策都是对群众有效实践的认可,而不成功的政策大多是政府“办公室决定或会议研究”的结果 回想下,还真是正确的

2013-04-28

法制主导市场经济 “十八大”继续高举改革的大旗,李克强总理也说“改革是今天中国的最大红利”,但我想,如果今后的改革仍然坚持政府主导,仍然把群众仅仅作为执行者、作为看客和被教育的对象,改革方向正确性和成效性就令人生疑。因为,纵观三十年的改革,成功的政策都是对群众有效实践的认可,而不成功的政策大多是政府“办公室决定或会议研究”的结果,前者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民营企业的“雨后春笋”,后者如“农业特产税”和“项目促进政策”。 关于改革路径,目前社会上嘲讽“摸着石头过河”和对“顶层设计”膜拜之风日愈兴盛,这让人对今后改革路径的选择充满担心。“顶层设计”就是政府设计,而已经“官商集团化”的政府,其利益和民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已经是不同的概念,所以,把改革寄希望于政府主导、寄希望于“顶层设计”,无异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前途能好吗?而“摸着石头过河”恰恰是一种实践论,是一种事实求是的思想,是一种群众路线的方法,解决目前改革的问题不仅不过时,而是应该继续坚持的。如果回顾,我们在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方面吃“顶层设计”的亏还少吗?仅仅一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了一届政府都没有出台,而理由是“被利益集团所干扰”,这样的“顶层设计”靠得住吗?所以,“摸着石头过河”、“问计于田间野夫和里弄闲人”、“关照网民意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践论”才是靠得住的改革路径。

回复

2013-04-29

只要是合法生产的合格农机具,就理应享受补贴,对于农机补贴更关键。更容易滋生腐败的环节——“补贴目录”,却被保留,为继续出现的腐败行为留下了可乘之机。

回复

2013-04-28

说的有道理。我为此专门写一篇文章,分几条发在评论里,欢迎交流。铁民

2013-04-24

官商勾结,共同为所谓的政绩添色彩,中央得到了他们所制定的政策的效果,就是从统计数据上说明"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历史跨越",多漂亮的数字,而真正在操作层面上,也就是地方政府和农机企业,各得所需,最后由蒙在鼓里的、良善的、遵"纪"守"法"的农民来买单,从上到下,共同实现了鱼肉百姓的效果,也达到了某些人的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侵吞公款、拐着羊头卖狗肉的真实目的。

回复

2013-04-28

与市场经济相策应的是法制经济和法制社会,所以法制主导应该是其基本特色,法律健全并依法办事,社会风尚也以“崇尚法律、崇尚公平、崇尚程序”代替“崇尚文件、崇尚特权、崇尚人情”。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则,法律也监督经济活动按规则行事,法律对违反规则者给予惩处。目前,政府性错误或官员犯罪,埋怨最多的是缺乏监督,而谁来监督的问题,只有在法制主导下的法律监督才是最为可靠。而如此法律,必须是在政府之上的法律,必须是有独立地位的法律,必须是摆脱政府主导的法律。所以,放弃“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的意义不仅是可以经济高效和政府廉政,还可以使法制社会、公民社会真正建立,为最终走向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个体幸福的“理想彼岸”提供体制前提。

回复

2013-04-28

法制主导市场经济 “十八大”继续高举改革的大旗,李克强总理也说“改革是今天中国的最大红利”,但我想,如果今后的改革仍然坚持政府主导,仍然把群众仅仅作为执行者、作为看客和被教育的对象,改革方向正确性和成效性就令人生疑。因为,纵观三十年的改革,成功的政策都是对群众有效实践的认可,而不成功的政策大多是政府“办公室决定或会议研究”的结果,前者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民营企业的“雨后春笋”,后者如“农业特产税”和“项目促进政策”。 关于改革路径,目前社会上嘲讽“摸着石头过河”和对“顶层设计”膜拜之风日愈兴盛,这让人对今后改革路径的选择充满担心。“顶层设计”就是政府设计,而已经“官商集团化”的政府,其利益和民众利益、和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已经是不同的概念,所以,把改革寄希望于政府主导、寄希望于“顶层设计”,无异于把自己的命运交给别人,前途能好吗?而“摸着石头过河”恰恰是一种实践论,是一种事实求是的思想,是一种群众路线的方法,解决目前改革的问题不仅不过时,而是应该继续坚持的。如果回顾,我们在教育制度、医疗制度、住房制度方面吃“顶层设计”的亏还少吗?仅仅一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顶层设计”了一届政府都没有出台,而理由是“被利益集团所干扰”,这样的“顶层设计”靠得住吗?所以,“摸着石头过河”、“问计于田间野夫和里弄闲人”、“关照网民意见”、“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实践论”才是靠得住的改革路径。

回复

2013-04-28

形势需要和民意呼唤。“三公经费”居高不下,政府行政成本不断高走,原因是“政府机构的过于庞大”和自我约束的困难,而政府庞大的根本原因是“管了许多不该管”的事,“兼职太多”,“操心过度”,“伸手太长”,而这一切的体制原因是“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参政权、经营权、教育权、养老权,甚至起跑权等各种各样的人权平等是民众对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建设的基本呼唤,而只有建立完全以法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才能给这些呼唤以实现条件,否则,只能使热情的呼唤变换为“沉默冷漠的大多数”,甚至演变为“不稳定的暗流”。

回复

2013-04-28

政党政府学说的要求。至今的政党学说和政府理论都一致的是:执政党的政府是社会管理者,是服务者,是国家和公民财产的守夜人。所以,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就是国家文明的基本要求,为了尽量达到这一要求,许多国家把此上升为宪法、法律给予固定,有些国家通过民主政治和落实公民权强化监督。因为政党、政府都是有着权力的强大团体,如果没有法制的约束,那只“为自己”的手是极易伸出来的,再加上“公仆马夹”,这支伸出的手普通大众很难“劈克”。政党建设的目标是政治清明,政府建设的目标是廉洁高效,而如果再让“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持续发展,那与以上目标会“渐行渐远”,严重可能“党亡政息”,这方面前车之鉴不止一二。

回复

2013-04-28

规律的要求 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让“市场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让这一本质在经济生活中真正而完全的体现,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流动应该基本是自由的,社会秩序的控制应该基本是法制的,政治经济的监督力量应该是独立而强大的。但是,这些本质性的要求,如果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显然缺乏生长的环境,因为政府手中本身就掌握了大量的经济资源,如大量的项目资金和土地资源,还有审批权保障等。更不用说政府本身作为一个利益集团还要经常参与这经营、那经营等。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证明了市场经济是一种最好的国家经济体制形式,那么就应该始终坚定地让改革朝着这一目标走,实现真正的市场经济。目前的“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形式,其使命已经完成,因为二十多年的培育,市场已经“成人”。既然任务已经完成,而且在完成任务中自己已遍体鳞伤,退休疗养也许正当其时。 产权规律的要求。按照产权理论的基本解释,拿自己钱给自己办事效率最高,拿别人钱给别人办事效率最低,而在“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中”, “政府主导配置的这部分资源”恰恰符合后一种情况,必然效率最低,这就是我们为什么在技术越来越先进的今天反而很难修成一条完全质量化的路和桥,还要让80年前的“钱塘江大桥”继续标本。“高速路通车就要开始维修”、“企业上马就是亏损时”(朱镕基语),成千上万个项目资金“打水漂”,就连改革先锋、体制样板的深圳举办的“大运会”也成赔钱的标本、腐败的标本。因此,尽快让“政府主导”退出市场经济的舞台,把“拿别人钱给别人办事”概率最小化,才能从根本上杜绝低效率或赔钱赚吆喝,才能恢复政府躯体的健康。

回复

2013-04-28

政府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已走到尽头 政府的变化 性质的变化。经过二十余年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发展,在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就了一个能力强大的政府,更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官商资本阶层”。现在,如果仔细的分析,无论是作为一个团体的政府,还是作为主政一方的政府官员,基本都是一个“官商结合,共同发展”的生存状态,因为,在政府主导大量经济资源分配权的情况下,这样社会生态的形成是自然的。因此,一个有着自己商业利益的集团或个人,很难说其性质还是“为人民服务”、“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 能力的下降。有着自己商业利益的政府(集团或个人)必然会以“权力出租”、“权力入股”、“权力出卖”等各种形式实现自己权力的商业化,或者在政府决策、政策设计,甚至法规制定中,尽量做到有利于自己(集团)利益最便利地实现。因此必然,政府公正决策能力就下降、执行决策的能力就下降、监督决策执行的能力就下降。像近年来不断上演的雷人、雷事、雷语事件,不断制造的腐败奇迹,都是能力下降的注脚。 规律被边缘化。由于一级一级的官员提拔都是由上面决定,所以政府官员的办事原则都是“按上面的意志或喜好办”,而上面的意志与喜好并不能保证完全是“规律性要求”,所以在大量的政府决策中,规律被边缘化是难免的。因此,我们现实中所发生许多违背基本经济常识、甚至生活常识的经济行为也就不足为怪了。如“这建设、那工程”,只要领导喜欢,部门受益,规律何妨?钱是别人的,有政策设计开路,什么不能建设,甚至建设了再建设又能“算多大个事”! 当然政府的变化并不仅是这几点,但就仅这三个方面的变化,已经很难让人相信“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还能有多大的前景。

回复

2013-04-24

所谓的清水衙门岂止这一个?比如危房补助,那些当官的大爷些总要为难你,不请吃饭就给你拖着。

回复

2013-04-24

官商勾结,共同为所谓的政绩添色彩,中央得到了他们所制定的政策的效果,就是从统计数据上说明"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历史跨越",多漂亮的数字,而真正在操作层面上,也就是地方政府和农机企业,各得所需,最后由蒙在鼓里的、良善的、遵"纪"守"法"的农民来买单,从上到下,共同实现了鱼肉百姓的效果,也达到了某些人的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侵吞公款、拐着羊头卖狗肉的真实目的。

回复

2013-04-24

官商勾结,共同为所谓的政绩添色彩,中央得到了他们所制定的政策的效果,就是从统计数据上说明"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历史跨越",多漂亮的数字,而真正在操作层面上,也就是地方政府和农机企业,各得所需,最后由蒙在鼓里的、良善的、遵"纪"守"法"的农民来买单,从上到下,共同实现了鱼肉百姓的效果,也达到了某些人的假公济私、中饱私囊、侵吞公款、拐着羊头卖狗肉的真实目的。

2013-04-20

中国的大多数官员都是屌丝成功逆袭,他们是不会有长远的发展战略的,因为这不是他们做官的目的

回复

2013-04-23

上教下仿,难换血:人管要在制度监管之下..靠农业需激发出每个人好的人性,做好准备,整体推行。信息杂,择其善@

回复

2013-04-23

读完此文'感慨如下:1,这种事情岂止农机部门有'交通'水利'商务。。。。。'此种国体'自己监督自己根本无法杜绝'只会愈演愈烈2,在我朝经商你必须向官员行贿'但此官员一旦倒台'你必受牵连'甚至锒铛入狱'还是移民的好'有个米国籍'起码能防身

回复

2013-04-23

无官不贪,在哪里都能贪

回复

2013-04-23

无官不贪,在哪里都能贪

回复

2013-04-22

中国应有一支高效、独立的反腐队伍,类似香港廉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