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充分市场化”与“有限全球化”

涉及国内金融改革的内容,要“充分市场化”,而且越快越好。涉及像汇率、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涉外金融问题,要“有限全球化”。即在中国资本账户未彻底开放前的过渡期内,要讲有限全球化。

责任编辑:舒眉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张明萌

金融政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关注度极高。和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金融政策更有特殊性,它既负有金融改革的重任,又常常含有经济调控之意。过去多年,中国的金融体系和机制得以逐渐确立和不断完善,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持。中国金融本身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建立了多元的金融机构体系,多层次市场正在形成,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不断加强,监管方式也在进步之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历经多年改革之后,中国金融体系经受住了本轮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

但是也应该看到,金融改革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任务。2013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资分开、政社分开等“四个分开”,反映他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决心。而李克强总理也指出,改革是最大的红利。新的周期中,在与经济密切相连的金融市场上,如何通过市场化的改革释放出更大的制度红利?改革中有哪些蕴含风险之处?南方周末金融版特编辑刊发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名誉所长夏斌、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的近期思考,以为警世之音。

夏斌 (张赫 东方IC/图)

国内金融改革,要“充分市场化”;涉及汇率、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涉外问题,要“有限全球化”。

金融改革内容千头万绪,但先要确立大方向、大原则,要有基本秩序。

作为大原则、大方向,涉及国内金融改革的内容,要“充分市场化”,而且越快越好。涉及像汇率、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国际化等涉外金融问题,要“有限全球化”。即在中国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2)


philory
回复

philory

2013-08-14

国际金融资本难管。

2013-04-23

为何不“有限市场化”与“充分全球化”?

回复

2013-06-11

让从事过实业并有20年金融实战经验的金融家来当国家的家,摒除学者型的教授,听取实战型的专家,金融改革才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这盘棋才能下活。多年来金融改革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的教授太多,照本宣科的太多,实际调研,能把握细节和掌控全局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实业型专家太少。。。。。

回复

2013-05-08

人民币国际化、利率市场化、内控严格化在央行独立性缺失的今天毫无意义,只能是亦步亦趋的匍匐前行。效率低下的金融管理水平,急功近利的跃进式目标噱头,打造不出百年国际金融中心,反观伦敦、纽约是历史的机遇,也是百年的沉淀。

回复

2013-05-07

在期待获利之前,首先要保证资金安全。

回复

2013-04-26

不懂 不明白

2013-04-22

什么屁话,说了一堆,不就是要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吗,可是你想过没有,中国真正要进行人民币国际化,老百姓可就要做卖国的奴隶了,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走得早了点,中国经济还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平不及美国1\20,不及日本1\10,我们能走国际化吗。

回复

2013-04-25

盘 面涨 跌反复.后面的行 情该怎么操 作呢?

回复

2013-04-23

为何不“有限市场化”与“充分全球化”?

回复

2013-04-22

什么屁话,说了一堆,不就是要进行人民币国际化吗,可是你想过没有,中国真正要进行人民币国际化,老百姓可就要做卖国的奴隶了,因为人民币国际化走得早了点,中国经济还不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人平不及美国1\20,不及日本1\10,我们能走国际化吗。

ntion
回复

ntion

2013-04-21

周小川 这个人不是科班出生的 最好滚

回复

2013-04-21

不是瞄准先进干什么,而是应抓住眼前问题,抓住中国经济走不下去的问题在哪里,从这个角度入手,就是我们的切入点。不是对岸怎么怎么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我们怎么怎么落后了,就大搞直接融资,这是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中国过去也不是按照这个路数走的。

回复

2013-04-21

赞同

回复

2013-04-17

国内金融体系的改革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具体的现实和国情。在中国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各地区市场条块分割,以及现有的财税体制所导致的土地财政和楼市经济和包括股市在内的各金融单元还存在重大欠缺和不足的条件下,政府成为了即阻碍市场化但是又不得不继续发挥“政策调控”的尴尬角色。中国的改革进程要在理顺利益布局,政府职能改善,法治到位的基础上,优化中国的经济结构,提高中国的经济质量水平,各项市场化的脚步才能更加顺利和加快。反过来促进市场和政府的配合,和理顺二者的关系。 中国国际金融体系的发展还是要回到维护我国的现实利益和保护我国经济极其对外竞争力的本位。充分发挥国家机器的强大保护力,以提搞中国对外经济的竞争力和我国企业在外发展的能力和利益为基点。应对好国际金融战,在国际复杂和危险的金融挑战中充分发挥国家整体优势,保障中国的未来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