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回归到“人”

十八大后,李克强多次讲话,将城镇化这个最大内需和改革这个最大红利结合起来。坊间诸多评论认为,这将是新一轮改革的开始。而从“城镇化”到“新型城镇化”,从“物”回到“人”,必将加速推动包括户籍制度、土地制度、中央和地方财税制度、高考制度、收入分配体制、养老统筹制度、医疗体制、行政管理制度等等方面的改革。

责任编辑:肖华 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编者按:一年一度的两会,2013年因为换届而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中,政治周期的变化往往深刻地影响着经济周期。也正因为如此,这场政治盛会有着不可忽略的经济意义。

可以看到,换届之后,许多地方都定下了GDP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新目标。而钱从哪来,成为地方官员们最为操心的一个问题。

两会上提交给全国人大审议的预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这些收入中的近2/3用于返还和转移支付给地方。不难想象,这块蛋糕有多甜美。

本届两会上,因进入深水区而一度迟滞的改革,重新回到中心话题。无论是总体改革还是各个领域的改革,公共政策的风都在往市场化的方向吹。

更多的委员与代表们,则在学习与练习如何参政议政。争论的一个焦点在于如何在高速增长中真正还富于民,增加福利与减少税负成为两种响亮的声音。无论何种政策选择,都关乎中国人的福祉与未来中国的竞争力。

本期“新周期”专题,解读预算、捕捉政策风向、聚焦公共议题。

“不能搞投资大跃进,不能造新城,不能再像以前,土地的城镇化率远远高于人口的城镇化率。” (CFP/图)

从以物为本的城镇化走向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上自庙堂、下至江湖的普遍期待。

不能再像以前

如果要评选两会最热话题,“城镇化”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


芥子亦可纳须弥
回复

芥子亦可纳须弥

2013-04-03

城市在扩大,尘土在飞扬,沙石在掉落,房价在上涨。地的城镇化只能拉大贫富差距,激化社会矛盾。如何落实人的城镇化,使更多的百姓分享到改革开放红利?

回复

2013-03-27

就看本届政府的胆略和智慧了!

回复

2013-03-27

由物到人是一种进步,也是一条正确的路子。城镇化是中国发展的终极目标,实际上也是促进发展的一种手段。城镇化是最大的内需。在目前出口受挫的形势下,扩大内需是推进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正视城镇化并全力推进是本届政府的当务之急。

回复

2013-03-20

推动城镇化的基层领导的集体素质和理念才是成败的关键

回复

2013-03-20

从物性到人性确实是进步,但人的价值还是要通过货币化的物来实現,所以最终还是官性的问题!官是物还是人!搞清楚!是物人还是人物?看来又回到夲质上了:官夲位还是人夲位!

回复

2013-03-19

城镇化复杂啊,成功实现的话,中国将成为一流强国。

回复

2013-03-18

确实,现在不是发展城市化了,而是要考虑考虑我国的国情,多关注关注我们广大的人们“群众”。那些所谓的“城市人”是要靠这些“群众”养活的,如果没有了“群众”,你们那些“城市人”还会活得这么开心吗???这个社会不能没有粮食和蔬菜。

回复

2013-03-18

唉!走着看吧!将大量人口往城镇里推难道就能解决问题吗?由于近几年的经济不景,工业越来越差,即使能挨过去的企业都改用自动或半自动机械人。城镇的原居民和大学生就业情况都不乐观,还把大量人口往里推,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环境、资源分配、治安等等问题,没眼看啊!!!

回复

2013-03-17

现在都不大提“四个现代化”,只提城镇化了,何解?

回复

2013-03-16

今年兰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上涨40%,要多交2632元 ,为100%=6581元,职工医保2100元,共计8681元!!这么涨法,兰州打灵工的人没长期固定工作,月收入1000的都很少,怎么交得起?不吃饭了吗?

回复

2013-03-16

今年兰州市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标准上涨40%,要多交2632元 ,统统变为100%=6581元!这么涨法,活不到退休就已经饿死

回复

2013-03-16

我一直不清楚,城镇化后下一步怎么走…耕地农场化? 农民去当地一块办的小企业上班还是继续种地或者外出打工?城镇化后保险、养老、户籍怎么搞? 我怎么一直觉得现在走的城镇化就是住楼房呢…

回复

2013-03-16

图土地是谁的?

回复

2013-03-16

为什么不让自然的人成为自然的人,让社会的人成为社会的人?一个现代国家不是家庭,更何况现代家庭也飞传统家族制家庭。有过哪一个社会、国家依靠人为的成功?

回复

2013-03-16

为什么不讲注意力转移到发展农村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与城市经济发展模式并进

回复

2013-03-16

城镇化改革由地到人,这一过程的实施牵动广大的农民群体,希望我们农民能得到优惠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