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主义的逻辑 读《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揭示国家主义的自我摧毁的逻辑的同时,所要传达的根本信息,是一个专制传统深厚的国家进行改革的必要和艰难。没有改革,革命难免;进行改革,引发革命也并非不可能。然而,不改革则积重难返,凶多吉少,恰当的改革则可能再造一个自由的民族。

责任编辑:刘小磊

1793年,路易十六在断头台上,传说他当年参与了断头台的设计,没想到自己却死在断头台。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旧制度与大革命》在揭示国家主义的自我摧毁的逻辑的同时,所要传达的根本信息,是一个专制传统深厚的国家进行改革的必要和艰难。没有改革,革命难免;进行改革,引发革命也并非不可能。然而,不改革则积重难返,凶多吉少,恰当的改革则可能再造一个自由的民族。

阴魂不散的历史轮回

“历史是一座画廊,在那里原作很少,复制品很多。”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发出这样的感慨时,他在内心深处悲叹的是1789年以来法国人被革命与专制交替折磨的悲惨命运。他没有想到,在他的书出版一个半世纪之后,一个古老的东方国度的国民居然会为之倾倒,朝野上下争相传阅、议论纷纷。

马克思曾调侃过:“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他忘记补充一点: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对于旁观者而言是笑剧,对于亲历者来说恐怕只能像托克维尔一样哀叹:“我们身处一个动荡咆哮、茫茫无际的海洋;至少,海岸是如此遥远陌生,以致我今生乃至我们的下一代都无法找到它,无法在那里立足……”

巧合的是,托克维尔的哀叹和马克思的调侃都是由同一次事件引起:1851年12月路易·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皇帝的侄子、后称拿破仑三世——发动政变,推翻了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的共和制度,实行个人独裁,进而复辟称帝。他不过是在效法他的伯父半个世纪之前的作为: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结束热月共和国,五年后把淹没在大革命血泊里的王冠捡起来,清洗装扮后戴到了自己的头上。

如果说1799年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处于大革命带来的内战外侵的生死关头,那1851年的法兰西第二共和国虽然要对少数激进共和派和社会主义者安靖维稳,但既无内战之虞,更无外侵之忧;如果说拿破仑发动政变时年轻有为战功显赫,他的侄子在时人看来不过是平庸之辈、乏善可陈。但侄子头上罩着伯父的闪亮光环,冠名拿破仑的复制品也足以让法国人屈膝投怀——难怪小拿破仑和法国人你情我愿的这一出被马克思讥为笑剧!

托克维尔(1805-1859)嘲讽说,在法国,“政府取代了上帝。” (南方周末资料图/图)

法国人何以轻易地倒向专制

1851年的法国人,被1848年的两场革命吓破了胆,共和国在他们看来让革命阴魂不散、社会主义徘徊窥伺,住在里面的农民和资产者们瑟瑟发抖,对未来忧心忡忡。他们在小拿破仑身上看到的,是当年那个终结革命但让法国人保住了从革命中得来的财产和饭碗的铁腕皇帝,于是先用选票把他送上总统宝座,接着又用选票供奉他的刺刀(法国人两次以全民公决先后承认了政变和帝制),用托克维尔的话说,“激动不已地亲吻枷锁”。

不难理解,因为小拿破仑的政变愤而退出政坛的托克维尔首先觉得要搞清楚的,是法国人何以如此轻易地倒向专制,为此就不得不追问,何以1789年开始的、追求自由平等的大革命,在十年后会以拿破仑的政变和专制终结,“何以共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6)


回复

2015-09-13

接上一个评论: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西方世界从宗教信仰到科学探索,为什么可以是“一以贯之”的了!当然这世界的真理不止存在在探索物质世界的自然科学方面,还存在在社会科学、精神、文化、艺术、伦理等各方面!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我们天赋的“自由”去思考、去选择、去实践、去试错!寻找那个真理,因为“自由是真理的实现”!

回复

2015-09-13

我想说的是,“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自由是真理的实现,信仰是真理的集合,宗教是信仰的古老流传!” 大家可以仔细思考我的这句话 。首先,怎样体现我们自身的存在?我们自身当然是自然界进化规律的体现,我们的“自由”更标显了我们背后使我们存在的“善”与“道”,这“善”与“道”就是这宇宙间的真理!这就是为什么我说“自由是真理的实现”,然而既然有了“自由”,人就有选择“不自由”的“自由”,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自由”本身就蕴含着“不自由”!这也就是西方文化中的“人的原罪性”!所以西方才用完善的法律去限制人天生的这种“原罪”!比如你吸毒,你以为你能顺利得到毒品,吸到毒就是自由了?其实是染上了毒瘾!这个过程其实是不自由了!因为你没有标显“正道”!也就是“真理”!你本来该好好工作,与家人幸福在一起,这个过程才是真自由,而不是去寻找毒品!那么什么是“真理”?我要说“真理”的寻得从来不是那么舒适自在的就能得到的!就像我们人类要飞上蓝天,想得到在天空中自由飞翔的自由,寻找这个自由的过程当然不是一番风顺的,当然不是只靠宗教祈祷就能得到的(但宗教祈祷在人类情感上有非常好的正面作用,参考我上面的话:“信仰是真理的集合,宗教是信仰的古老流传!”把真理、规律集合成信仰,然后把这种信仰集合想象成有鼻子有眼的人形,而他是无所不在的,全能全知的,是宽宏大量的!对一般大众来说,用自己苦难的身躯去体验这个慈爱的天父就会在情感上得到慰藉),然而就如爱因斯坦说过的,他信仰的是“斯宾诺莎的上帝”,对科学家来说,对那些更有智慧的人来说,除了会从情感上去感受“神”外,更从理智上去揭示“神”的秘密,这就是真理!

回复

2013-12-23

mark

回复

2013-03-20

是否可以认为发出“禁止...”这样的禁令是减少了人们的自由。然而在某处(比如火车上)的“禁止吸烟”增加了我这种不吸烟的人的自由。更明显的例子是“禁毒”令,禁毒增加了几乎所有人的自由。这样我们发现许多禁令并非减少而是增加人们的自由。为什么会这样?“自由”的确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

2013-03-09

你的逻辑有点混乱,自由之词决非这么不经推敲,误认为有歧义,那是观者知识不足造成的。“禁止吸烟”的含义应该是吸烟者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不吸烟的人,在这种公共环境下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影响别人自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吸烟者完全可以找一个地方单独吸烟,法律并不会禁止他个人行为。

回复

2013-03-09

你的逻辑有点混乱,自由之词决非这么不经推敲,误认为有歧义,那是观者知识不足造成的。“禁止吸烟”的含义应该是吸烟者的行为可能会影响不吸烟的人,在这种公共环境下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影响别人自由的行为是不恰当的。吸烟者完全可以找一个地方单独吸烟,法律并不会禁止他个人行为。

2013-02-19

自由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定义。这个词的歧义太大,因此最后一段像口号。 某处有一个“禁止吸烟”标牌。对不吸烟的人而言是增加了自由,可以不必被动吸烟。对吸烟的人分两种情况,一种人放任自己吸烟,一种人渴望戒烟。对前者“禁止吸烟”标牌似乎减少了他的自由,对后者则增加了自由,因为“禁止吸烟”标牌帮助他的意志抵御他的欲望。一个人的意志可以看着理性的欲望。其实大多数吸烟的人都尝试过戒烟但失败了放弃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戒烟是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愿望。 那么可否认为“禁止吸烟”标牌增加了人们的自由

回复

2013-02-26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后来者足戒!

回复

2013-02-21

改革的巨大作用在于调和社会矛盾,新生产力带来的社会阶层与社会意识与现阶段制度不和便会产生改革需求,改革需求得不到满足最终就会。。。被利益集团绑架的太危险了

回复

2013-02-21

晚清王朝的那一套“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改革虽然使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终究无法逃脱崩溃的命运。历史的演绎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洋务运动证明一个落后的社会制度无法承载新的生产力。崩溃或迟或早总会发生。

回复

2013-02-21

历史总有它相似的一面,多读多看,思考当下。

回复

2013-02-20

然后我告诉他,局长,你关不了此人了,此作者是百多年前的人,并且这人不是中国人,是法国人呀. 这党委书记非常惊讶,说:难道法国人会掐算,竟然知道今天中国的事?

2013-02-20

我整理了几页<旧制度与大革命>概论,给一个局长兼党委书记看,他看完,非常愤怒,拍着桌子说:他妈的,老子要向朝廷举报,这人影谢朝廷呀,那还得了!这种人要关起来!

回复

2013-02-20

我整理了几页<旧制度与大革命>概论,给一个局长兼党委书记看,他看完,非常愤怒,拍着桌子说:他妈的,老子要向朝廷举报,这人影谢朝廷呀,那还得了!这种人要关起来!

2013-02-14

哈哈 这就在说本朝嘛

回复

2013-02-20

是的,我看也是这样

2013-02-15

国家毕竟已经有很大一部分崇拜专制枷锁的彻底洗脑的人民大众,改革的另一个任务是还原他们的大脑。"自由"已经不是他们能够轻易理解的单词

回复

2013-02-20

不改革就只能是等死,改革有可能是找死、也可能是死而复生。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正处在“方死方生”的节点上。利比亚的卡扎菲、埃及的穆巴拉克、叙利亚的阿萨德等等

回复

2013-02-20

变则通,通则不痛,不痛则健.

回复

2013-02-19

这有点中庸之道的意思,物极必反。

回复

2013-02-19

果真要比慈禧老太后英明许多,要是她能力行宪政改革至少能不使皇室断绝,搞不好我们现在用的钞票上还能印上她的头像。

2013-02-19

所以当时西班牙国王实施民主改革是多么明智啊,还是需要利用当时专制所拥有的“强大实权”进行温和的改革,逐渐的改革掉专制,避免法国大革命悲剧的发生~

回复

2013-02-19

看错了,但我觉得陈熊飞V号说的并非没道理,不是所有的革命都是推动时代前进的。作为这类革命的反对派有什么不对?

2013-02-17

唉!你真不知我是回复是陈熊飞v号吗?

回复

2013-02-19

自由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定义。这个词的歧义太大,因此最后一段像口号。 某处有一个“禁止吸烟”标牌。对不吸烟的人而言是增加了自由,可以不必被动吸烟。对吸烟的人分两种情况,一种人放任自己吸烟,一种人渴望戒烟。对前者“禁止吸烟”标牌似乎减少了他的自由,对后者则增加了自由,因为“禁止吸烟”标牌帮助他的意志抵御他的欲望。一个人的意志可以看着理性的欲望。其实大多数吸烟的人都尝试过戒烟但失败了放弃了,我们是否可以认为戒烟是他们心灵深处埋藏的愿望。 那么可否认为“禁止吸烟”标牌增加了人们的自由

回复

2013-02-19

惟有民众的自由才能克服危机与堕落 《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在揭示国家主义的自我摧毁的逻辑的同时,所要传达的根本信息,是一个专制传统深厚的国家进行改革的必要和艰难。没有改革,革命难免;进行改革,引发革命也并非不可能。然而,不改革则积重难返,凶多吉少,恰当的改革则可能再造一个自由的民族。

回复

2013-02-19

所以当时西班牙国王实施民主改革是多么明智啊,还是需要利用当时专制所拥有的“强大实权”进行温和的改革,逐渐的改革掉专制,避免法国大革命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