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多的爱,那么少的钱兰考大火之前的“弃婴王国”

2004年到2006年9月底,民政部门对袁厉害的救助情况包括:5900元、1200斤面粉、6床被子等。袁厉害有那么多的爱,却只有那么少的钱。一个大学生志愿者因为实在无法理解“花园”里孩子们的生存状况,曾举报袁“非法收养”。2012年12月,兰考县民政局计划建设一个福利中心。但这一切都不会再与袁厉害和她的孩子们有关了。

责任编辑:杨继斌 曹筠武

袁厉害曾被当地官员称作“好人”、被当地媒体称作“爱心妈妈”,甚至派出所的民警也把捡到的弃婴送给她。但一场大火之后,袁即被官方认定非法收养。

起火的小楼,已是过去近三十年来袁厉害所能提供给孤儿们的最好的居住环境。袁厉害有那么多的爱,却只有那么少的钱。

2011年9月,袁厉害接受捐助打算建一圈平房安置孩子;2012年12月,兰考县民政局计划建设一个福利中心。但这一切都不会再与袁厉害和她的孩子们有关了。

一场大火也许将彻底摧毁袁厉害已近30年的善良传说。但如何完善孤儿救助体系却远比分辨袁厉害收养模式的利弊急迫得多。 (CPF/图)

没声息地死去

大人们都出门了,唯一能照料孩子的是一个智障小儿麻痹症患者。

致命的大火几乎是在张喜梅出门去医院的同时燃烧起来的。作为袁厉害家的“保姆”,63岁的张喜梅另一个身份是医院的临时工,大火燃起的1月4日这天,她是离开袁家小楼的最后一个大人。

此前,孩子们刚刚吃了她煮的面条。矮胖的“母亲”袁厉害已经出了门,她要用那辆破旧的电动三轮车送4个孩子去兰考县城关镇东街小学。而袁厉害的母亲张素叶也在之后离开,这个72岁的老人家的任务是送智障孩子袁晶晶去残联学校上学。过去27年里,袁厉害是河南省兰考县远近闻名的“弃婴妈妈”,这栋小楼住着她收养的14个弃婴。

早晨8点30分,河兰考县城关镇中山北街县卫生局西侧这栋小楼里仍显得生气热闹。五孩、扎根和小哑巴已经起床,小十坐在客厅的旧沙发上正在看电视,旁边油腻的桌子上杂乱放着奶粉罐子和七八个奶瓶。两个捡来不久的婴儿躺在床上,平常爱赖床的小雨还睡得香甜。

孩子们中最大的“五孩”袁申大约有20岁,患有小儿麻痹症的他行走迟缓。大人都离家了,“弟弟妹妹”多是还没到学龄的幼儿,照料的任务就落在这个仅有简单表达能力的年轻人身上。

事后官方的火灾调查报告显示,大火是由这帮没有任何安全常识的孩子在客厅玩火所致。2012年5月,南方周末记者曾进过这栋大火袭击之前的两层、共四间屋子的小楼。起火点所在的客厅位于一楼。当时,客厅除了电视机、电视柜、一排已经破旧看不清颜色的布艺沙发、一张木桌子外,还有一辆自行车,一堆孩子的旧衣服,堆在角落里。

已经无法还原大火燃起的具体过程,但迅速蔓延的火势显然超乎了袁申的应对能力,他甚至都没能拯救自己。

客厅隔壁以及二楼的两间屋子,都是小孩们的住处。上楼需通过一楼卧室的木质楼梯。楼道狭窄,屋子里横竖几张木架床,上面是小孩的衣物和棉被。很快,火从客厅蔓延到隔壁卧室,再从木质楼梯蹿上二楼。

“妈妈家的位置黑烟直冒。”第一个发现着火的家里人是袁厉害的亲生女儿杜鹃,她已怀孕五个月,走在皮鞋厂附近的道路上,猛然意识到“大事不好”,赶紧联系了丈夫郭海洋。等郭跑到小楼时,房屋早已被刺鼻的浓烟笼罩,除了火苗的噼啵声,几乎听不到其他的声息。

邻居吴芳(化名)回忆,她刚吃完早饭,忽然听到外面“噼噼啪啪”的响声,“那是大火烧东西的声音”。从窗户望出去,她发现对面袁厉害家一楼窗口冒出黑烟。五分钟后,一楼的窗口出现明火,二楼的两个窗户也开始浓烟滚滚。

郭海洋从烟尘热浪中摸到了屋里,房间的木门正在燃烧,“火苗蹿到20公分以外”。他试图进屋去救孩子,但瞬间“头发被烧焦,脸上像沾了烙铁”。他跑回院子里,披上浸水的棉被再次往屋里冲,“比半夜还黑”,房间就像一个火炉,他的手一直没有探到孩子。感觉快被烤出油来了,撑了不到半分钟,他退到院子的东北角,扶住墙呕吐起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瓦特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68)


回复

2013-07-16

社会不应该质疑像袁厉害那样做过善心的好人,我们应该营造一个嘉奖行善的社会氛围。即使真的有什么,务必做一番切实的调查,不可为吸引大众眼球而妄自猜测。否则,很难让好人有继续行善的理由。我们需要好人物的出现,然而,他们,也需要滋生的土壤。

回复

2013-03-08

中国的慈善的确不能没有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人性和态度太容易波动。 如果能把做慈善的善良和合理的法律结合起来,新闻中也许就会少一些这种另读者琢磨不定的报道了吧~ 对于慈善,望鼓励表彰与监督问责并行!

回复

2013-02-08

中国在慈善方面远远不如印度.这个有人怀疑么?

回复

2013-02-08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描述给人的感觉差好多

回复

2013-02-08

奇怪,作者习宜豪在10号发表的文章对袁厉害的角度应该是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但作者在人物杂志的稿件“魏玲、习宜豪:厉害女士”的观点确完全与之相左,让人不得不怀疑作者的动机和背后的阴谋,你还年轻,希望作为一个有信仰理想的人,不要被某些人左右,期望得到真实的自我。否则你无异于和魔鬼交换了灵魂。

回复

2013-02-07

难道作者条变色龙么?作者在人物杂志的稿件<媒体称袁厉害将收养孩子分3等 自购、建房超20套〉2013年02月04日 21:42。作者调查七天,确认袁厉害是百万富翁,我们糊涂了,究竟是袁厉害厉害还是你厉害。 习宜豪,我们等待你出来解释一下。

回复

2013-01-25

我们对袁表示理解、尊敬和感谢!但不能否认,有些东西,随着时间的消磨和袁被弃婴妈妈的名声绑架,已然没有了最初的味道

感恩做人     努力做事
回复

感恩做人 努力做事

2013-01-22

不管怎么说,社会应感谢“袁厉害”!如果换位思考,即使我们有私心,我们能像她那样做吗?好人一生平安!!!

感恩做人     努力做事
回复

感恩做人 努力做事

2013-01-22

不管怎么说,社会应感谢“袁厉害”!

回复

2013-01-22

一言难尽。中国积重难返,困局重重。病入膏肓,已经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可以根治的了!

回复

2013-01-21

一个普通劳动妇女,有什么能力什么头脑想到通过这种方式获取利益,并且智障儿童的生活需要特别细心的照顾,一般人谁愿意受这个罪?感觉很痛心很痛心

回复

2013-01-21

最大的问题是“责任”,中国许多官员是把“责任”时刻挂在嘴边却对责任避若瘟疫的。为中国的某些官员脸红,为自己以后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而心惊肉跳。麻木至斯!难受啊。赞美袁厉害的好心,祝福她和孩子们。我们什么也不能做!

回复

2013-01-21

最大的问题是“责任”,中国许多官员是把“责任”时刻挂在嘴边却对责任避若瘟疫的。为中国的某些官员脸红,为自己以后可能成为这样的人而心惊肉跳。麻木至斯!难受啊。赞美袁厉害的好心,祝福她和孩子们。我们什么也不能做!

回复

2013-01-21

很同意

2013-01-18

官方应该聘请袁妈妈之类的爱心人士做福利院或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她对孩子的热爱,远超过那些考试进来混饭吃的公墓员。

回复

2013-01-20

看了这篇文章比想象中的还要难受。

回复

2013-01-18

官方应该聘请袁妈妈之类的爱心人士做福利院或慈善机构的工作人员,她对孩子的热爱,远超过那些考试进来混饭吃的公墓员。

TP
回复

TP

2013-01-18

中国的问题之一就是把对民间的标准定得很高,这实际上是间接地增加了监管部门的权利,因为不可能做到,所以ZF总是有处罚你的理由。这起事件其实和校车事件、小摊贩等等是一个性质的,标准定得很高很严,高得连底层人民的生存权利都被剥夺了,严得连做好人好事都是违法的,这是一个很大的矛盾。很多事情本来都是ZF该拿出行动来解决的,可是ZF一直“财政吃紧”,又不能担责任,所以只有把帐算到小百姓身上,活该,谁让你们跟不上时代,弱势,ZF出钱为你们办了那么多好事你们还活不下去,那就只能怪你们自己了。

回复

2013-01-17

那群官员真无耻

回复

2013-01-16

给这样善举定上非法,就是贼喊捉贼!

回复

2013-01-16

上帝造世并不完美,管理也总不会完善,总需要有人去修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