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顶光伏争夺战 电站上屋顶,号角吹响,“钱”景不明

屋顶,在中国也成了稀缺资源。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号角下,曾经一文不值的屋顶变成了稀缺资源。身处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四处寻找屋顶建电站,甚至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图”排查可用的城市屋顶,然而让光伏企业担忧的是屋顶电站项目操作中的后续风险。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周琼媛 陈佩

高回报的诱惑让光伏企业四处搜索屋顶,但要在中国找到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屋顶,困难重重。 (CFP/图)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号角下,曾经一文不值的屋顶变成了稀缺资源。身处困境的中国光伏企业四处寻找屋顶建电站,甚至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图”排查可用的城市屋顶,然而轰轰烈烈的“寻找屋顶运动”背后实则隐忧重重。

瓜分屋顶

屋顶,在中国也成了稀缺资源。

过去半年,为寻得优质屋顶,商人们把各个城市“翻得底朝天”。从哈尔滨到海南岛,从工业厂房、大卖场、体育场到部队营房、监狱监舍,他们甚至坐在屏幕前用最原始的“百度地图”逐个城市排查,不放走任何一个希望。

这并非拜中国房地产市场所赐,而是当下搞得热火朝天的分布式能源。

所谓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供电方式而言,是一种靠近用户端的能源供给形式。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风靡国际,分布式能源在2012年得到了中国政府、学界和商界的高度关注。

简单来说,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认为,分布式发电将与互联网技术紧密结合,今后,每个建筑物都会变为一座发电主体。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分布式能源,是建在城市建筑物屋顶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

然而,要在中国的城市中找到适合建设光伏发电系统的屋顶,用阿特斯太阳能国内项目总监谢其红的话说,是“难,真的难”。

过去半年,谢其红手下二十多个人的团队光去现场考察过的屋顶就在100万平方米以上,把各个城市“地毯式”搜索一遍后,谢其红收获的屋顶不到十分之一。

这支寻找屋顶的大军以新能源企业为主,华能、国电、中电投等五大发电集团,中广核、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回复

2013-02-03

参考

回复

2012-12-25

屋顶已经成了资源

回复

2012-12-21

光伏产业成惨业,是因为与中国百姓的需求不搭边。先让百姓尝到光伏的甜头,光伏产业才能有救。

回复

2012-12-20

光伏之战

回复

2012-12-19

如果对业主有利的化推起来不会太难的,如果寻屋顶的时候只顾着自己的利益“精打细算”“机关算尽”,业主们不响应也是正常反应!不过我认为屋顶太阳能很有前景!对能源安全、环境保护都很用裨益!值得大力推进!政府的补助应该让厂商和业主分享!@*33227631

愚公
回复

愚公

2012-12-19

屋顶争夺战!

回复

2012-12-19

能源

回复

2012-12-19

还是太急功近利了,为什么不从居民小区做起呢?居民楼顶那一排排太阳能热水器就说明了市场在这里。从小处开始,慢慢渗透。

回复

2012-12-18

是够可以探索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项目商业模式,能做到兼顾业主眼前利益,站在业主的角度思考,采取措施对其顾虑一一解决。

fun318
回复

fun318

2012-12-18

居民住宅上,搞集成的太阳能热水系统,是不是更容易些

回复

2012-12-17

协鑫光伏系统有限公司曾找到过一个屋顶面积非常大的物流园,当物流园的业主听完企业介绍说一年能为他节约近100万元电费时笑了,这位业主说:“你知道我每年光卖废纸箱能卖多少钱吗?300万,就是卖从废纸箱上剪下来的塑料带都不止几十万,何必要费这么大劲在屋顶做什么分布式能源?”

回复

2012-12-17

节能意识淡薄,新能源的需求量远小于供给量。

SamuelSu
回复

SamuelSu

2012-12-15

没有利益的事情如何行得通呢!

回复

2012-12-15

说是能源过剩?就是主要是煤电发电,高碳排放,如果国家真的积极参与新能源发展的话,就应该把太阳能发电纳入政策,减少煤电发电,政府可以带头做起,如果政府投资入股了,我就不相信太阳能发电发展不起来!

回复

2012-12-15

历来是这样 通俗就是 好事多磨 懂技术 有眼光的人们 站出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