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古城上演重建风,“名城”称号骑虎难下:穿越五千年,拆仿一线间

拆旧”和“仿古”的大戏正在中国城市加速上演。一边,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岌岌可危,历史文化街区频频告急;一边,55亿再造凤凰,千亿重塑汴京,仿制古城遍地开花。这一切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风景。

责任编辑:何海宁 朱红军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周琼媛

“拆旧”和“仿古”的大戏正在中国城市加速上演。一边,部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岌岌可危,历史文化街区频频告急;一边,55亿再造凤凰,千亿重塑汴京,仿制古城遍地开花。这一切正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独特风景。

若非十五年前栽下的两棵梧桐树还立在那,严振已经找不到曾经生活了近四十年的家。

2012年10月的一天,他站在山东聊城古城楼南大街的梧桐树下,眼前已不见当年的两层小楼,而是一座青砖灰瓦、檐牙高啄的仿古宅院。

这只是聊城这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雄心勃勃的古城重建计划的一瞥。而今,站在古城的中心——有着“天下第二楼”之称的光岳楼楼顶四顾,这座面积约1平方公里的水上古城四面的主干道两侧,仿古建筑已然鳞次栉比。

三年前,聊城开启浩大的古城保护与改造帷幕,严振便和生活于此的万余居民一样,渐次离开了这座躺在水上的千年城池。他们的旧屋悉数被夷为平地,让位于那些漆色崭新的城墙、角楼、府衙和考院。

随着这些旧屋及其周边道路的拆除,聊城古城的历史文化街区的原貌化作一地瓦砾。

“赝品!”对已然立起的古建筑,严振充满了鄙夷。而在当地政府的计划里,这些看似古色古香的“古城”制品,不仅替代了旧城脏乱差的面貌,而且寄予着地方“旅游业发展龙头”的期待。

在这场激荡着中国城市的拆旧与仿古的热潮中,聊城并非孤例,甚至不值一提。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吴必虎的初步统计显示,中国正有不少于三十个城市已经、正在或谋划加入这一古城重建风潮。

争相上演巨资“穿越”

最新入局的是昆明。2012年10月26日,滇池湖畔的昆明市晋宁县,投资220亿元的“七彩云南古滇王国文化旅游名城”破土动工。昆明市宣布,要“确保3年时间再造一个古滇国”。

中国的城市不乏值得一说的历史与故事,自从1982年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至今,共有119个城市已荣膺这项桂冠。现在,他们中的部分已不满足于单纯守卫祖上的零星遗产,力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1)


醒耶  醉耶
回复

醒耶 醉耶

2013-07-07

拆拿,CHINA ,精美的瓷器经不起这样的拆拿

回复

2013-04-06

刻意认为这是“仿古”的,就是故意割裂民族文化,是对历史的犯罪。专家们都是被西化教育洗脑的,所以说起中国传统文化,就爱扣一个“复古”“仿古”的帽子,中国的就是“仿古”,西方的就是现代,扯淡理论。难道让我们的子孙只能从文物中了解自己的民族建筑文化吗?难道要告诉子孙们,那些玻璃盒子、方块块楼就是汉族的传统民族建筑吗? 从眼前看这种行为,由于操作上的问题确实被批的很惨。但从长远看,这也是保存民族文化的一种方式。 一百年、二百年之后,这些“仿古”建筑,已经名正言顺的成为代表民族建筑的文物。而那些方块楼、玻璃房又怎能承载民族文化呢? 即使是现存的历史建筑,很多都经历过损毁、复建,比如少林寺、法门寺等,当年重建的时候,也是重复“古代”的建筑啊,但是无论是宋代还是明代,都在传承相同的建筑文化理念,只是现在的人,都被西风吹掉了魂,盖得房子也都要向西看,自然忘了本,见到传统建筑,只有弱智一般的大呼“仿古”了。 若传统建筑是古代的,那汉字、汉语、纸张都要叫做古字、古语、古纸呢? 在西安,很多新建的建筑,也是高楼大厦,但是却加入了传统建筑的风格,如飞檐、斗拱等,依然不失民族建筑的风格,体现出民族文化的特色,衬托古城西安的魅力,更实现了建筑文化的创新。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一味的舔洋人的屁眼,全盘照搬洋人的文化,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3-03-13

拆仿一线间

回复

2013-03-04

正是

yang102055

2012-11-19

不拆怎么抬高房价?不拆怎么能赚钱呢?

回复

2013-03-04

完全正确。山东聊城历史古城被荡平了,当地政府对古城原居民依然持强硬态度坚决不让回迁。不知道这些官员怎么想的?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活生生的人,一座假城,满城假古董的赝品之城,谁又会有兴趣呢?   山东聊城,一座假城已具雏形,但目前陷入死城困境。以前引进的两家投资方-----北京首旅和成都盛世百年开发公司心存疑虑考虑撤资。而原市委书记宋远方不但没被追责,升到省人大当副主任去了,不知是保护起来还是明升暗降?

2012-11-18

根本不是保护文物,就是房地产开发,不信你去看看,所有的古城都是千城一面,不过是名字不同罢了。古城开发不过是房地产开发商的一顶遮掩的帽子。

回复

2013-03-04

山东聊城历史古城被荡平了,当地政府对古城原居民依然持强硬态度坚决不让回迁。不知道这些官员怎么想的?失去了人文精神的活生生的人,一座假城,满城假古董的赝品之城,谁又会有兴趣呢?   山东聊城,一座假城已具雏形,但目前陷入死城困境。以前引进的两家投资方-----北京首旅和成都盛世百年开发公司心存疑虑考虑撤资。而原市委书记宋远方不但没被追责,升到省人大当副主任去了,不知是保护起来还是明升暗降?

回复

2012-11-28

商业气息过重,历史底蕴难存!

回复

2012-11-24

太多的古城,看着都别扭!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2-11-23

古建

回复

2012-11-22

是因为房地产被调控,官员们没法出业绩,才搞这一出吧

411574313
回复

411574313

2012-11-20

何意义?

薙猪侠
回复

薙猪侠

2012-11-20

九百多个里有一半以上在欧洲,就此而言,我们还交代不过去。 笑话,欧洲的街道建筑300年前什么样现在还是什么样,中国呢,拆光了吧。

回复

2012-11-20

曾上过凤凰周刊的山西官员耿彦波是个拆官,12年前把山西榆次旧城拆了重新建了个榆次老城,到如今还没有建设成,这是为什么呢,耿彦波到大同去了。

回复

2012-11-20

这种重建既是女子重做处女膜一样的举动,没用,非要说有用,,只在别人,只在虚伪,

回复

2012-11-20

在折腾中发展,在发展中折腾,利弊都有吧。但愿能造福大部分的百姓,而不是一小部分。

回复

2012-11-20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每个领导的想法都不一样,一样的是老百姓来买单。

回复

2012-11-20

在我们中国百年多来的现代化历程里,城市化是其中一个不可逾越的环节。但是城市化究竟是什么?我们的城市化所追寻的目标究竟是怎样的:是更多的高楼、更宽的街道、更现代的造型设计、是全部的破除与新立吗?面对祖先留存下来的优秀建筑、作为民族文化记忆的寄托与展示的古代建筑与古老城该如何保存与延续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紧急的事情。我们的城市发展不只为了GDP,也不是只为了面上的楼多楼高的好看,更重要的是文化的继承,否则没有根的民族如何行远?我们的民族文化不应该只是躺在书本上的枯燥文字与老照片上的早已故去的建筑,而应该是能历经风雨、历经时代而依然屹立、依然与我们生活在一处的先人留下的建筑或其他文化形式。蓝天、碧水、洁净的空气是每个人生存所必须的自然环境;优美、典雅、富有历史积淀的城市与建筑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还记得梁思成先生等大家们在面对老北京城被拆时的心痛吗?拆了就是拆了,无法复原。保护我们的文化、保护我们的古建筑真的刻不容缓。请不要让我们的文化只是建立在回忆之中。

回复

2012-11-19

古镇不古,人心不古。哎~

回复

2012-11-19

什么东西都是一窝蜂上,都是政绩工程!劳么子后世子孙看到这些仿古建筑怎么看待?你们怎么就不问问老百姓这些钱该不该用,怎么用呢?古的就是古的,不用仿,有本事自己创造一些东西可以流芳百世啊?可悲又可怜的官僚啊

回复

2012-11-19

这下可又带起一批产业,古建筑工程师。看来我们搞建筑的又有新方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