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对话国学大师饶宗颐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这是饶老尤为喜欢的句子。他说,不磨就是不朽。古人所追求的不朽,就是立德,立功,立名。中流犹言在水中央、大潮之中,自在则是指独立的精神。先立德、立品,再做学问、做艺术。

责任编辑:杨继斌 实习生 贺风玲

编者按

饶宗颐这样研究了一辈子国学的人,真的已经是古董了吗?

五四以降,在如何与沉重的历史与传统相处上,中国始终没有理出清晰的头绪。在传统文化面前,国人总体上表现出游移和彷徨。有人弃之如敝屣,有人想从传统中挖掘现代政治的血脉,有人甚至期待传统文化能医治西方现代文明之疾。

对于中国这个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来说,如何与传统相处,也关系到如何走向未来。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对传统的真实挖掘与还原。饶宗颐的皓首穷经,即是为此。

针对当下的学术研究的风气,饶宗颐说,一定要做到“求是,求真,求正”。尤其是“正”,“正”就是要秉持正直、坚持正义、弘扬正气。

饶宗颐 (南方周末资料图)

饶宗颐

   (1917年——)著名国学大师,其学问几乎涵盖国学的各个方面,且都取得显著成就,并且精通梵文。和季羡林先生共称为“南饶北季”。
   1935年,任教职于韩山师范学校,旋被聘为中山大学广东通志馆纂修。
   1952年至1968年,任香港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讲诗经、楚辞和六朝诗赋、古代文论及老庄哲学。
 &nb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4)


回复

2013-08-28

敢说实话

2012-10-16

国学在于我们这些党教育多年的看来就是垃圾, 枪杆子说话才是我们信奉的真理。 没文化不可怕,装才可怕。

回复

2013-08-28

他们只是糟蹋别国的文化遗迹,中国人糟蹋自己的。

2012-10-16

外国人一百年前有一半人是劫匪强盗,他们糟蹋了多少东西,难道你不知道

回复

2012-12-24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感谢饶老之语......

回复

2012-10-18

有意思

回复

2012-10-16

外国人一百年前有一半人是劫匪强盗,他们糟蹋了多少东西,难道你不知道

459548104

2012-10-15

外国对待文物很敬,哪怕是一张纸而已,无论价值如何,在中国,除了很有名气的文物,可以知道保护的程度,其它比如价值不太高的文物,谁也不知道保护的怎么样

回复

2012-10-16

国学在于我们这些党教育多年的看来就是垃圾, 枪杆子说话才是我们信奉的真理。 没文化不可怕,装才可怕。

459548104
回复

459548104

2012-10-15

外国对待文物很敬,哪怕是一张纸而已,无论价值如何,在中国,除了很有名气的文物,可以知道保护的程度,其它比如价值不太高的文物,谁也不知道保护的怎么样

回复

2012-10-15

万古不磨意,中流自在心

回复

2012-10-14

有这种想法,那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

2012-10-12

文化,在我看来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就好像那天我们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太土了,然后将它给扔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却发现这件衣服经别人改造穿在身上感觉很好,甚或看到以前自己身穿这身衣服的时候也感到很满意。但是如果我们却想着要回这件衣服的时候,其本质却仅仅是对现有文化的一种抛弃?如果文化是可以捡起,那么复制别国的文化又有何不可?就算是西方文艺复兴也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回归,更重要的是觉得有必要在这死气沉沉的土地上翻一翻而已。

回复

2012-10-14

我们失去的太多了

回复

2012-10-14

求真求正正是women当前人和社会最需要的精神,希望我们大家能真真正正的做人做事,我们的文化才能真正的立足于世界。

回复

2012-10-14

好短,好短,想看更多的报道。感谢南周!

回复

2012-10-13

中国的文化经历了上千年的沉淀,有精华,肯定也少不了糟粕,谁来去扬长避短?

回复

2012-10-12

文化,在我看来却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就好像那天我们觉得自己身上的衣服太土了,然后将它给扔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却发现这件衣服经别人改造穿在身上感觉很好,甚或看到以前自己身穿这身衣服的时候也感到很满意。但是如果我们却想着要回这件衣服的时候,其本质却仅仅是对现有文化的一种抛弃?如果文化是可以捡起,那么复制别国的文化又有何不可?就算是西方文艺复兴也不仅仅是对于历史的一种回归,更重要的是觉得有必要在这死气沉沉的土地上翻一翻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