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生意经

十一黄金周,当数以百万的游客循迹而至时,他们不曾料到,昔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凤凰,正成为一桩大买卖的主角。昔日古朴的小镇已化身为精心打扮的“度假村”,甚至连原住民也是被请回来接待游客的。这已成为一桌桌资本盛宴。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周琼媛 沈巧红

乌镇西栅,统一风格的民居,一模一样的小船,游客领略的是精心打包好的景色。 (沈志成/CFP/图)

这个“十一黄金周”,旅游资本和万千游客涌向同一个目标:古镇。凤凰古镇将耗资55亿元建一座新镇,总投资近30亿元的古北水镇也将在京郊试营业。

这仅是古镇资本盛宴的最新两块蛋糕。耗巨资建新镇的背后,是资本打包上市之路。而游客享受到的蛋糕是,仿古的建筑、精心包装的景区。

十一黄金周,当数以百万的游客循迹而至时,他们不曾料到,昔日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凤凰,正成为一桩大买卖的主角。

这个耗资55亿元的“烟雨凤凰”项目,只是中国古镇生意经最新的一部分。过去数年,江浙的周庄、乌镇、南浔、同里,安徽的宏村等,都已成为资本涌动之地,其中的乌镇,更被业界称为旅游经营模式的传奇。

而更新的资本故事是,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乌镇公司)正在长城脚下复制“乌镇模式”,建造一座全新的旅游仿古小镇:北京密云的“古北水镇”。

这些旅游模式的背后,是把“古镇”打包上市的计划。尽管此前许多古镇上市受挫,但“烟雨凤凰”、“古北水镇”可能是资本下一个狩猎目标。

昔日古朴的小镇已化身为精心打扮的“度假村”,甚至连原住民也是被请回来接待游客的。这已成为一桌桌资本盛宴。

“乌镇模式”的商业传奇

2011年,25.54亿旅游人次,促成中国2658.6亿元的庞大旅游收入。在资本市场,这无疑是一台“提款机”。

“在古镇之外造新城,我们学习的是乌镇模式。”凤凰古城文化旅游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古城公司”)总经理彭耀根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包括乌镇在内,江浙一带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3)


回复

2013-07-02

这样的古镇还是你我心目中的那个古镇?不去也罢!PS:旅游要趁早

回复

2012-10-09

美,其实就在身边,不必到处寻找。 旅途的重点不是所谓的景点,而是旅途本身。景点只是对无知者的一个吹捧而已。

回复

2012-10-08

圈地运动

回复

2012-10-07

古北水镇1在密云古北口镇

回复

2012-10-07

改型经济

回复

2012-10-07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跑步钱进圈地运动

回复

2012-10-07

被商业化是避免不了的

回复

2012-10-06

也许正是这样的原因,凤凰已被越来越多人打上“不再是沈从文眼里的凤凰”。资本家太多的人为介入会让赋有野性的凤凰不再让人感受本土乡情(凤凰是湖南边陲小镇,以少数民族居多,真正的本土人根本不是大家看到的,少数民族懂不)不是本地人根本不会真正了解凤凰,媒体的报道很大程度只是表面现象。。。不是凤凰是特例,中国所有的地方都一样

回复

2012-10-06

中国传统朴素的物质文化被精明的企业家给活生生套上了商业的光环,,,

回复

2012-10-06

现代水泥制作的古镇,不知蒙蔽了我们多少个岁月,不知骗走了我们多少的RMB。

回复

2012-10-06

要商业化抑或要保持古镇的传统,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回复

2012-10-06

这是一种悲哀

回复

2012-10-05

这么商业化的古镇迟早都会没了古镇的风韵的

回复

2012-10-05

趁着引进的希尔顿,在虹山水库一带打理好火烧十八寨,咱们也赶潮流来个本土打包上市。

回复

2012-10-05

趁着引进的希尔顿,在虹山水库一带打理好火烧十八寨,咱们也赶潮流来个本土打包上市。

回复

2012-10-05

表示非常担心中国的这些景区,都没有一点灵性了,钱是赚到了,但是享受档次却下去了。。。

回复

2012-10-05

对头。

回复

2012-10-05

恩,东栅至少还存有夜晚和清晨的宁静,还存有原住民,他们还会向你诉说自己的悲喜,西栅则是一个被抽去了灵魂的地方,连水景都少了点灵气和气氛,古镇的魅力就在于穿越时空的淳朴和宁谧,一味发展这般模式,吸引力能够维持多久,干脆叫度假村好了,起码还是坦诚的

回复

2012-10-05

旅游市场是块大蛋糕,可是如此有心机的做蛋糕,总让吃蛋糕的人感觉自己是一只羔羊。

回复

2012-10-05

5年前出门,感慨再不旅行就晚了;如今不出门了,因为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