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遭遇寒流 中企“激情”营销

日本“购岛”使中日关系迅速恶化,一直保持热度的商业领域也未能幸免。在华日企纷纷关门停业,一些中国企业则以“爱国”的名义营销。更有人提出,要对日本发动经济制裁。但在全球经济互相依存的今天,这注定是一场双输的经济战。

责任编辑:顾策 肖华 助理编辑 温翠玲 实习生 罗敏夏

2012年9月18日,中国北京,日资的华堂商场右安门店暂停营业。 (东方IC/图)

日本“购岛”使中日关系迅速恶化,一直保持热度的商业领域也未能幸免。在华日企纷纷关门停业,一些中国企业则以“爱国”的名义营销。更有人提出,要对日本发动经济制裁。但在全球经济互相依存的今天,这注定是一场双输的经济战。

从北到南,在华日企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日本“国有化”钓鱼岛事件在中国所引发的抗议,目前一度导致了一些对日企及相关企业的冲击事件。

9月15日,在“重灾区”青岛,江山中路的汽车街上,四家日系品牌汽车的4S店都被损毁。其中广汽丰田瑞铂4S店和广汽本田瑞驰4S店被烧毁。

瑞铂一位人士无奈地对南方周末记者说,由于事发突然,“暂时还在统计损失,如何赔付、重建还不得而知”。

到了9月17、18日,根据多家媒体的综合统计,佳能、松下、狮王、索尼、本田、日产、丰田、马自达等大批日资企业,已先后要求青岛、苏州、珠海等地的工厂“放假”。这些工厂,几乎每家都有数千乃至几万雇员。

2012年9月18日,南方周末记者尝试拨打上述多家工厂的电话,大多已无人应答。

难熬的日企

在北京,优衣库、7-11、JUSCO、华堂商场等日资零售企业的多家门店,这几天都以检修、下水道改造、系统改造等理由暂时关闭。

优衣库在北京三里屯的一家旗舰店,其外立面上的logo已被遮挡。9月18日,经过这里的路人看到,这家关闭的门店还是由警卫人员看护着。

距北京优衣库三里屯店不远处,一个来自东京的高端美发店,因为觉得“离优衣库太近”,这几天过得提心吊胆。尽管已经在门上贴了五星红旗,但“游行队伍经过时,总监还是让赶紧锁门”。9月18日傍晚,这家店的一名员工对南方周末记者说,日籍老板和总监这两天还专门学了两句汉语——“我是中国人”和“我是韩国人”。

而吉野家、久光百货等销售日式餐饮、日本品牌服装的企业,则纷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思凡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2)


回复

2012-09-27

应该有媒体,公正客观评价,给民众有思考的余地,而不是同化,肓目的愤怒。

回复

2012-09-26

打不起经济战,只有拿导弹轰了!

回复

2012-09-24

爱国能长久些,理性些吗?幕后操手打着爱国的旗帜挑拨普通百姓,普通百姓打着爱国的旗帜借机发泄(日本还是法国还是美国都不重要了)。经历过圣火传递的闹剧才幡然悔悟独立的思考,冷静的判断是多么的重要,我等小民的热情被煽动是何等的容易。我们这些“爱国情”“抵制热”转移到对本国民生的关注该多好啊,想想地沟油,想想三聚氰胺。相对于爱国的权利,公民的权利行使起来更艰难吧。

2012-09-22

昨天反法今天反日明天反谁?

回复

2012-09-22

没办法的,看看现在大学的资源或者教育资源的来源和配置就清楚了。记得以前看过一个出国留学生的话,说是中国要想建成世界一流的大学,他感觉就是建成共产主义那样遥远。

2012-09-20

中国的强大才是真正对日本的反抗。贸易是和平时期的战争,只要有顺差,我们就赢了一次。努力学习/工作就是我们该做的。我现在还在大学,不过看到学校里面教授们拉项目后资金的处理就感觉失落,希望一流大学里面教授和学校官员能够廉洁干实事。

回复

2012-09-22

昨天反法今天反日明天反谁?

回复

2012-09-22

为什么看不到评论?????

回复

2012-09-21

这个好像也没怎么说明中国的影响吧

回复

2012-09-21

分析很有道理

thinklit
回复

thinklit

2012-09-21

___Easy, 固然分析很有道理,但是我记得温总理曾经说过,再大的问题除以13亿 也是 小事情 =============================== 转念一想又不对:再小的问题乘以13亿,也是 大事情

zwb3966
回复

zwb3966

2012-09-21

我不能说你说的不对。但我要告诉你凡事只要你往绝处想都不敢做。不想后果不对,想太多了也不对。对日的事是大事,不能因为经济就妥协绥靖,日本人向来是欺软怕硬的。敢战才能言和

回复

2012-09-21

本来没感觉,但是这几天看正者无敌看得我揪心决定不买花王的尿不湿了,国破家亡,家庭妇女也来支持下

回复

2012-09-21

回复

2012-09-21

在这个已经被压抑很久的社会,一旦找到导火索,动乱一触即发,政府肯定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所以肯定会和平解决,但是如果没有处理好,中国将彻底失去公信力和号召力了~~~`

2012-09-20

瞬间流失数千万的就业岗位,失业人员上街打砸抢,本来就戾气很重的中国,不带来动乱才怪,到时怕是没得你自力更生的环境了。不过现在多数民众还清楚明白稳定的重要性,只要党内权斗不恶化,相信还是会和平解决现在争端的。

回复

2012-09-21

中国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就业问题,日本在华企业为中国人提供了几十万人的就业机会,如果包括相关产业则更多,这些人一旦因经济制裁失去失去工作,则群体事件就会增多,政府将面临这巨大的压力,所以政府是不愿看到这样的情况出现的。。。

2012-09-20

“如果经济制裁的打击面太大,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是日本在华企业的大量停产,中国大量员工可能面临失业,中国直接从事和日本相关工作的就业人口就有几千万,这还不包括更大范围的间接相关就业人口。”——我想说的是,即使现在从企业下岗,但是相应的商品的需求则没有减少,那么这部分工人就可以流向相近或类似企业中去,这样不也就解决下岗问题。我们不要投鼠忌器,必须强硬,但是也必须理性。

回复

2012-09-20

“如果经济制裁的打击面太大,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是日本在华企业的大量停产,中国大量员工可能面临失业,中国直接从事和日本相关工作的就业人口就有几千万,这还不包括更大范围的间接相关就业人口。”——我想说的是,即使现在从企业下岗,但是相应的商品的需求则没有减少,那么这部分工人就可以流向相近或类似企业中去,这样不也就解决下岗问题。我们不要投鼠忌器,必须强硬,但是也必须理性。

回复

2012-09-20

态度必须强硬,不能在气势下输给他!怕啥啊,这不还没打吗,一个岛国,算什么,

回复

2012-09-20

决对有

回复

2012-09-20

经济可以打,从长远利益出发

回复

2012-09-20

如果经济制裁的打击面太大,一个可以预见的情况是日本在华企业的大量停产,中国大量员工可能面临失业,中国直接从事和日本相关工作的就业人口就有几千万,这还不包括更大范围的间接相关就业人口。而对中国来说,确保就业、维持社会稳定同样也是当务之急,因此,对日经济制裁如果处理不当,对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均有一定的影响。

回复

2012-09-20

日本的制造业可以向越南那边转移,中国的制造技术找谁交便宜学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