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壳探索】近亲不如远邻:最关键的人脉是不熟的朋友

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现在社会学已经有了足够多的证据说明,对工作来说,同乡会和校友录不是扩展人脉的好地方。

“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的人或许是你最信赖的。不过在要用到“关系”的时候,他们却不是最关键的。与此同时,社会学家还会告诉你——别跟熟人合伙。

俗话说“社会关系就是生产力”。人脉在现代社会尤为重要。不管你喜不喜欢,有时候总要依赖各种关系才能把事办成,求人未必可耻,孤独未必光荣,“关系”,是个正常的现象。也许在很多人眼中,建立有价值人脉的关键是寻求一种比较亲密的关系,比如“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但社会学家们却恰恰不这么认为。

著名社会学家、斯坦福大学教授Mark Granovetter,曾在70年代研究了在波士顿近郊居住的专业人士、技术人员和经理人员是怎么找到工作的,并把研究结果作为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论文发表[1]。Granovetter找到282人,从中随机选取100人做面对面的访问。发现其中通过正式渠道申请,比如看广告投简历,拿到工作的不到一半。100人中有54人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工作——当宅男们还纠结于简历怎么写才好时,一半以上的工作机会已经让那些有关系的人先拿走了。

靠关系不新鲜,但靠什么关系却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穷人和富人的人脉结构

所谓多个朋友多条路,那么这条路到底更有可能是什么样的朋友给的呢?Granovetter发现,真正有用的关系不是亲朋好友这种经常见面的“强联系”,而是“弱联系”。在这些靠关系找到工作的人中只有16.7%经常能见到他们的这个“关系”,也就是每周至少见两次面。而55.6%的人用到的关系人仅仅偶然能见到,意为每周见不到两次,但每年至少能见一次。另有27.8%的帮忙者则一年也见不到一次。也就是说大多数你真正用到的关系,是那些并不经常见面的人。这些人未必是什么大人物,他们可能是已经不怎么联系的老同学或同事,甚至可能是你根本就不怎么认识的人。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都不在你当前的社交圈里。

Granovetter对这个现象有一个解释。整天跟你混在一起的这帮人,很可能干的事跟你差不多,想法也很接近,如果你不知道有一个这样的工作机会,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只有“弱联系”才有可能告诉你一些你不知道的事情。Granovetter把这个理论推广成一篇叫做《弱联系的强度》的论文[2],此文有可能是史上被引用次数最多的社会学论文,大概超过了两万次。这个研究的数据如此简陋,思想如此简单,然而其影响是深远的。现在“弱联系”这个概念已经进入励志领域,2010年有人写了本书叫做《超级人脉》[3],其中大谈弱联系的用处。

&ldqu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刘之耘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6)


回复

2013-08-12

回复

2012-10-12

合理打造人脉结构

bdre
回复

bdre

2012-10-11

理论啊!

回复

2012-10-11

理论指导实践

回复

2012-10-09

弱联系理论的本质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

回复

2012-10-09

“熟归熟,工作归工作。当我们考虑找人创业,找人合作,哪怕是找人了解什么信息的时候,“弱联系”才是最佳选择”——推荐一读,看看有没有颠覆你的“人脉”观

回复

2012-10-03

不謀而合

回复

2012-09-29

狐朋狗友,广结损友。人脉的关键不在于你融入了哪个圈子,而在于你能接触多少圈外的人

回复

2012-09-29

看看

回复

2012-09-28

忒有理,弱联系pk强联系.认真想想确实是这样的,所谓强联系,就是和自己很像的人嘛 思想和行为都和自己大同小异,所以强联系,产生不了多少新奇和创新。但弱联系,就是那些与自己相左的人,思想和行为 你可能都不认同,但是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却是给你灵感的东西 因不同和精彩而有用!

回复

2012-09-28

忒有理,弱联系pk强联系.认真想想确实是这样的,所谓强联系,就是和自己很像的人嘛 思想和行为都和自己大同小异,所以强联系,产生不了多少新奇和创新。但弱联系,就是那些与自己相左的人,思想和行为 你可能都不认同,但是 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却是给你灵感的东西 因不同和精彩而有用!

回复

2012-09-25

我觉得这个研究有些地理文化限制。。。

回复

2012-09-25

和我们平时说的熟人容易抹不开面子一样

回复

2012-09-24

细想一下,很有道理。

回复

2012-09-23

说的挺在理的! 但是一定要自己的主见! 接受再多的信息如果不加思考还是别人 没有转换成自己的! 应该善于加以修改在此基础之上 使之成为为自己所用的!

回复

2012-09-23

熟人搭伙干事 顾虑多么

回复

2012-09-22

貌似是这样的,在于老朋友交流分享中,彼此得到的收获或者启发远不如若联系的朋友

回复

2012-09-22

分享!

回复

2012-09-22

信息利用!

回复

2012-09-22

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