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旁观】英国味的奥运

伦敦奥运并不像之前媒体预料的那么不堪,这会不会是心理预期降低了的结果呢?就算是伦敦人那著名的冷漠,其实也没有传说中的严重。无论是奥运开幕式,还是这个礼拜的伦敦,我都能感到那股古怪的英国味。

责任编辑:朱又可

比较黑色幽默。 (朱德庸/图)

关于伦敦奥运,我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千万别拿英国人的话当真。

回看2007年,北京奥组委为了开启2008奥运倒数一周年的盛典,召来两岸三地歌手,推出歌曲《We are ready》,昭告世人我们已经准备妥当,请大家放心过来。2011年,英国国家广播协会(BBC,内地译为英国广播公司)也为伦敦奥运倒数一周年的来临,推出了电视剧《2012》(Twenty Twelve)。这是部伪装纪录片的情景喜剧,戏仿伦敦奥组委筹备奥运的整个过程。在它的第一集节目里面就出现了倒数大钟设计失误的笑话,一个连“奥林匹克”都不会拼的艺术家替他们做了一个据说很牛很先锋的大钟,问题是这个钟真的是以逆时针方向倒着走的,所以越数就离奥运开幕时间越远。最后一集,终于到了开幕仪式快要上演的时候,剧集里的伦敦奥组委发现事先准备好的烟火表演原来会触发保安用的地对空导弹,他们想出的解决办法则是用“虚拟烟火”代替真货。

不幸的是,真正的伦奥倒数大钟在启动之后还真出了问题,走着走着就不动了。而英国舆论的普遍反应则是爆笑,大家全都乐坏了,没想到现实竟会如此配合戏剧。好在开幕式当晚不只放了真正的烟火,而且也没有引发地对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小碧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回复

2012-08-15

哈哈,至始至终,这位高手还在唱独角戏

2012-08-13

有个“高手”气运丹田,严阵以待,吃奶的劲儿都用起来,挥出去一拳,之后好久还没休养过来,发现对方挥挥手笑着说,不跟你打了,算你赢吧,家里的医改社保还不够完美呢。。。华丽的一拳没人接招,高手就开始破口大骂了。。。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2-08-14

no motto please, we are British

for something

2012-08-14

No Motto Please,We're British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2-08-14

No Motto Please,We're British

for something
回复

for something

2012-08-14

请勿口号,我们是不列颠人

回复

2012-08-13

是我们把国际性的问题看得比自己的还重要了. ....

回复

2012-08-13

有苦难言可能......

回复

2012-08-13

有个“高手”气运丹田,严阵以待,吃奶的劲儿都用起来,挥出去一拳,之后好久还没休养过来,发现对方挥挥手笑着说,不跟你打了,算你赢吧,家里的医改社保还不够完美呢。。。华丽的一拳没人接招,高手就开始破口大骂了。。。

回复

2012-08-13

反正我是觉得很烂,没有世界一流运动会的感觉

回复

2012-08-13

运动真的只是一场游戏,大国民都看成一场战争

回复

2012-08-13

中国人太想向世界证明自己了,太把奥运当回事了,结果感觉弄的很不自然,很疆硬,缼乏幽黙与人性的一面。

回复

2012-08-13

与英国人相比,我们太把奥运当回事了。

回复

2012-08-13

“北京奥运向建筑工人致敬的方式是把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镌刻在鸟巢的支架上,默默长存”那不是致敬,为了监工,跟古代工匠铸剑要写上名字一样,出错了可以找负责人

回复

2012-08-11

No Motto Please,We're British 啧啧,我能说什么呢,,,

回复

2012-08-11

朱德庸的画,哈哈~

回复

2012-08-10

有意思,no motto please, we are British

回复

2012-08-10

现实配合戏剧

回复

2012-08-10

请勿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