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下水道,亦有道看不见的城市之东京
“地下神殿”日本东京近郊的下水道,堪称现代下水道系统的代表作,没有一个进入的人不被它的宏伟而折服。其建设现代、工整、环保节能,就连细节,也充分反映日本人做事一丝不苟的特性。
“地下神殿” 日本东京近郊的下水道,堪称现代下水道系统的代表作,没有一个进入的人不被它的宏伟而折服。其建设现代、工整、环保节能,就连细节,也充分反映日本人做事一丝不苟的特性。
日本这个岛国很脆弱,地震、洪水、台风……随便一种都可以要了小岛的命。然而,日本人很坚强。就拿下水道来说,在日本,下水道是一门科学。大阪有一座“大阪下水道科学馆”,充分体现了他们把下水体系当做科学来研究的严谨精神,“自信,来自于万无一失的保护”,这句很像广告的标语就出现在科学馆内部。
东京的地下神
早期在网络上让国内网民们感慨的“地下神殿”是东京的下水道市政工程内景。这座名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下水建筑,是一个巨型分洪工程,位于东京北郊的琦玉县境内,日都市16号国道直下50米,是一条全长6.3千米,直径10.6米的地下隧道。这下面宛如科幻电影的布景,5个巨大的井通附近的江川、 松川、中川、古利根川等河流,做分洪入口,最后用4台燃气机的大型抽水机将水以秒200立方米的速度抽入江川,再排入大海。
在首都修建这样一座巨型的地下宫殿,目的就是为了处理污水和防洪。东京的原名为江户,也就是河口的意思,城内有着隅田川、荒川、江户川等几条大河。甚至东京本身的很多地段都是由隅田川、荒川、江户川等几条大河在流向东京湾的过程中冲积出来的。再加上东京以前的交通大都靠水路,所以除了自然形成的大大小小的河流以外,还开凿了许多人工河流。这些河流,就成了东京排水泄洪的天然渠道。
但是,无论是雨水还是生活污水都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河中。60年代的东京,就曾因为随便排放而发生遍地臭水横流的情景。而更重要的是,东京地下还有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如果排水和污水问题处理不好,那整个城市就会陷入瘫痪。所以,首都圈外郭放水路,平时可用来承担各种污水的净化处理,台风暴雨季节更可以排洪。
洪水先被蓄积在“立坑”,通过隧道让水流走,流的过程之中,会使用到可以减慢水的流速和缓冲水压的“调压的水槽”,然后管道设备把积水排出去,简单的排水过程是这样的。
巨殿的第一个主要设备是“控制室”,这是外郭放水路的心脏部。卫星搜集到的气象情报和地底内部的水流状态等信息搜集到之后,总控制室就时刻跟踪整理,通过电脑网络的分析,调整外郭放水路流入的闸门的开启、水量调节、速度缓急、水泵启动或停止,一切都会实时做出准确无误的判断。
走出控制室之后,大概500米之外,下到17米深的“调压水槽”—仅次于“控制室”的第二重要设备。这里就是网上流传的建有巨大柱子的地下空间。当地人也美称为“地下的帕提侬神殿”。它的作用是为从地下隧道流出的洪水减速,使之能够顺利地流入江户川。在这座地下宫殿,总共有59根大柱子,水槽全体的大小是宽78米、177米、高17米。大小就好比一块足球草地,高低有相当于高层建筑的五六层。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修建得如此之巨大原因就是如果发生紧急情况,可以防止洪水逆流,起到缓冲的作用。还有人会问这“3·11”大地震,这么空旷的地下宫殿不会受影响吗?工作人员很自信地告诉我:“这点大家放心,这些大柱子每一根重500吨。所以不管是地震也好,洪水也好,有很强的抵御能力。”
更让人吃惊的是接下来我看到的第三个主要设施—5个立坑。立坑就是“用于储水的大坑”,它们深70米,内径大约30米,和地下隧道相互连接的。数字可能不够形象,你只需要想象,在你面前的这些个“坑”,每个的深度深到可以放得下一座美国的自由女神像,或是一艘航天飞机。值得一提的是三号和五号立坑,它们采用的是“旋转式排水构造”。何谓“旋转式”?举个例子,就是从仓松川、中川等区域流入的洪水,先沿着立坑的壁面流下去,然后在立坑经过处理,使流水的形状变形,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可以使从外面流进的洪水减慢速度,让凶猛的洪水有一个缓冲作用。
接下来,我参观了第四个主要设施就是“排水机组”。在这里有日本国内最大排水量的水泵4台, 每秒可以排水200吨。我还注意到,这四台机器周边有许多像“红色苹果”的球形物体,这是为了防止火灾而安装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最后一个设施是“流入设施”。当松川、中川等河川的水位上涨时,将过量的洪水导入流向其他的越流堤,所以即使发大量洪水的时候,也不用过于担心。
同时考虑到环境污染问题,还设有“除灰机”。当洪水流入立坑之前,一些漂流的碎木头,饮料盖子,碎杂物,会被像吸尘器一样被吸取残留下来,然后通过传感器传到总部,经过确认之后,自动流入垃圾箱。
不淹水的秘密
总感觉是日本人把“水”当成一个系统来考虑,或许日本的下水道科学就在于把“大家的下水道”管得好。1964年4月,日本成立了“下水道协会”,主旨是对下水道系统作全面评估,统一下水道建设以及排污标准,将老化的管道更新换代。1970年,日本召开“公害国会”,会上政府大幅修改了《下水道法》,明确规定了下水道建设目的,并决定每年投入大量国家预算用作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的建设及运营。
日本人近乎偏执的,从源头就开始执行。东京下水道局明文规定,不溶于水的洗手间垃圾不允许直接排到下水道,而是先要通过垃圾分类进行处理。至于厨房烹饪产生的油污也不允许直接倒入下水道,这种做法不仅会污染入水口,还会导致水管堵塞。那油污怎么办?必须先过滤,才能排入下水道。更绝的是,下水道局会“干预”你的用油量。下水道的官网上有专门介绍健康料理的资料,经常向居民推荐少油的健康食谱。
除了“地下神殿”这种大型的分流装置,日本人的排水工作从地上开始。首先,地面上各个建筑的排水管不是一根管子通到底,很多住宅外有一些中型的储水桶。这种桶的作用就是面对突然袭击的强降雨时,可以降低整体的排水压力。再次,大型建筑往往都配备着雨水的重复利用系统,比如,著名的东京巨蛋体育馆就建有自己独用的大型雨水存积池,储集的雨水可用于冲洗厕所、消防、洗车和浇灌。无雨或少雨时,这些储水池有25%的空间用来存储消防等用途的紧急用水,另有25%用来积攒日常雨水以进行再利用,剩下的50%的空间则用来储集突然暴涨的雨水。东京巨蛋一年由此可节约2000万日元水费。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