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运】正在消失的记忆
绿皮车拖着复杂记忆,已在中国大地行驶了近60年,2012年,将很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服役春运。
责任编辑:杨继斌 苏永通 曹筠武
绿皮车拖着复杂记忆,已在中国大地行驶了近60年,2012年,将很有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服役春运。
(何籽/插画)
广州广铁集团车辆段,检修员骑着单车穿过铁道去吃午饭,他身后那种老旧的绿皮车在铁路的日常运营中已不多见,通常它们只有在春运中才再度焕发活力。 (冯飞/图)
1987年,美国游记作家保罗·泰鲁坐火车游历中国,却迟迟没有被窗外的美景所吸引,他发现其所身处的被绿色铁皮包裹的世界要有趣得多。在这个移动的长龙里,人们用惊人的热情嗑瓜子、打牌、聊天和喝茶,每个人都好像在度假,总有无限的创意来打发时光。“中国人‘生活’在火车上。”保罗写道。
这些见闻后来被他收录于著作《骑着铁公鸡,坐火车穿越中国》中,在讲述那个美丽的东方古国之前,他先描绘了一个轨道上的中国——“在这里,火车不是交通工具,它是这个国家的一部分,它是一个地方。”
25年后,保罗笔下的中国正在消失,她的火车变得更快速,铁路也更完善,但问题却更为复杂。
梦想的方舟
建国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火车几乎是中国人唯一的远行工具,5万公里的铁路像毛细血管般连通着空间人心。那时候的火车都是绿色的,源自计划经济时期对苏联忠诚的模仿,同时也是一种战时审美遗留,“绿皮车”的称谓由此而来。
在1980年代的官方语境里,火车代表着希望和力量。这样的形象不时在小学课本、人民币、挂历或政治宣传画里得到强化,最终凝固成工业精神的象征和写照。挥汗如雨的司炉工是劳模的常见形象,伸出半个身子手搭凉棚远眺的火车司机也成为祖国开拓者的化身。就连时代的英雄——如欧阳海、周云成和戴碧蓉等,事迹也与火车相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带来的新气象激发着每一个中国人,包括作家王蒙。1980年,他完成了首部意识流小说《春之声》。故事发生在春节前夕一辆绿皮闷罐子车上,主人公是一位访德归来的工程师岳之峰。车上的世界是文革后中国社会的缩影,有埋怨的妇女、自私的乘客、卑劣的盗贼,也有隐忍的老农、尽职的警察和上进的学生。在最艰难的旅程里,一个抱着孩子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