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嘣嘣嘣”,买路钱还要收多久?

2011年中国公路收费站的总数目18900个,过去若干年内,或地区级、或全国性治理公路乱收费的行为从未终止。对于还贷公路摇身变成收费公路,一收三十年,一路九十亿的批评,在两会期间也此起彼伏。但结局似乎总是你有来言、我无去语。

责任编辑:顾策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一打鼓就要钱,嘣嘣嘣。”

“这儿赏一毛,这儿赏五分,掏钱吧您呐老太太。”

“呦,要钱的追家来了。”

但凡年岁稍长,抑或传统相声的爱好者,想必都记得上述经典捧哏。这段创作于1956年由候宝林郭启儒首演的作品,名唤《三棒鼓》。至今,人们还会对老北平戏园老板见缝插针、化整为零的收费手段印象深刻。而那位自嘲“就当过生日了”的老太太更叫人忍俊不禁。

55年弹指间,戏园子没了,但“嘣嘣”声却从未远离,不在园子里,而在马路上。

在刚刚过去的2011年,有两个数字挑动着大家的神经:59.27%(中国沪深19家高速路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和70%(全球14万公里收费公路中中国的占比)。其实,不妨再记住另一个数字:18900——中国公路收费站的总数目。这其中,广东第一,2030个;青海最少,99个。中国省份中唯一一个未染指者是西藏。

一边是仅北京小汽车拥有量就突破500万辆,上海一块车牌最新中标均价涨至53195元,成为全球最昂贵的一块铁皮;一边是不备零钱不上路,不花百八不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1)


回复

2012-02-15

留下买路财

回复

2012-02-04

交了燃油税,照样在收费,结果成本更高了。

回复

2012-02-03

2011年5月10日,沪地已率先将外地小车进城费从30元降至15元。来而不往非礼也,邻居杭州干脆将当地25元的进城费取消。一看来真的,大上海索性见贤思齐也把门槛直降为零。

回复

2012-01-30

哎,地方政府搞房地产了,过路费就免了吧

回复

2012-01-25

投资高速就是投资印钞机,就看印的是快呢还是更快而已.....当然想入围门道必须有

回复

2012-01-23

这儿赏一毛,这儿赏五分,掏钱吧您呐老太太。” 55年弹指间,戏园子没了,但“嘣嘣”声却从未远离,不在园子里,而在马路上。

回复

2012-01-23

长,抑或传统相声的爱好者,想必都记得上述经典捧哏。这段创作于1956年由候宝林郭启儒首演的作品,名唤《三棒鼓》。至今,人们还会对老北平戏园老板见缝

回复

2012-01-19

一语中的。

2012-01-16

顶!

回复

2012-01-18

全民所有制的优越性

2012-01-13

资本家,本性就是这样。

回复

2012-01-18

投资高速就是投资印钞机,就看印的是快呢还是更快而已.....当然想入围门道必须有

回复

2012-01-18

我们需要透明化的事情,公路收费要让人们心甘情愿才行啊,这么多钱都跑哪去了?集中在了那些少说人的手中?谁能说的清楚些?

回复

2012-01-18

后30年改革的成果 别和前30年扯

回复

2012-01-17

我是一比较大物流公司的财务小主管,每天经手报销的交通罚款(主要是长途货车)十几张,就是只有罚款没有扣分的,不知道为什么!

回复

2012-01-16

顶!

2012-01-15

D还在多久,我们就要听多久。

回复

2012-01-15

综合治理,成效遥遥无期!

回复

2012-01-15

D还在多久,我们就要听多久。

回复

2012-01-14

这种现象在大陆到处存在.从人治到法治有一个过程.要有耐心.急也没用

回复

2012-01-14

一旦牵扯到各方面利益的问题,这个问题就永远都是问题了

回复

2012-01-13

土狗的权贵资本主义 特色。。。

2012-01-13

资本家,本性就是这样。

回复

2012-01-13

资本家,本性就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