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斐逊:修不起下水道的县政府

杰斐逊县政府破产了,这是1978年《美国破产法》颁布以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地方政府破产。据估算,杰斐逊县欠了大约41亿美元,一举打破了1994年宣告破产的加州奥兰治县的欠债记录,奥兰治当时的负债为17亿美元。

责任编辑:史哲 实习生 江维维

美国最大的政府破产案 一个观察政府破产的样本

进入12月,节庆的气氛渐浓。对于美国阿拉巴马州杰斐逊县(Jefferson County, Alabama)的史蒂夫·布什(Steve Bush)来说,即将到来的圣诞节可能不那么有趣。

他在Facebook的网页上写道:“今年的圣诞节将是困难的。我的孩子们一直都会收到很好的圣诞礼物,但我现在已经失业5个月了,挣到的钱只够付账单。这真让我心碎……我再也不是那个超级圣诞老人,我只觉得自己是个废物。”

杰斐逊县近几年来一直在破产边缘徘徊。2011年6月,县政府为缩减开支解雇了547名雇员,而布什不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那天是6月20日,布什在网络日志中写道:“今天早上,我拿到了裁员通知。情况很糟,但我不会垂头丧气。我会尽量找临时工作。相信一切总会好起来的。”

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不到5个月,杰斐逊县政府也破产了。

杰斐逊县政府因为修下水道,最终破了产。图为杰斐逊下水道的井盖,上面铸有美国开国元勋杰斐逊的头像。 (AP Dave Martin/图)

杰斐逊县破产了

这是1978年《美国破产法》颁布以来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地方政府破产。据估算,杰斐逊县欠了大约41亿美元,一举打破了1994年宣告破产的加州奥兰治县的欠债记录,奥兰治当时的负债为17亿美元。

县是美国州以下的行政区划,全美国的县超过3100个。杰斐逊县建于1819年,县名是为了纪念《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美国开国元勋托马斯·杰斐逊。杰斐逊县现有人口65.8万,是阿拉巴马州人口最多和最重要的县,州最大的城市伯明翰也在其辖区内。

县政府欠的41亿美元当中,有32亿美元来自下水道排污系统改造工程。1995年,县政府因饮用水卫生状况遭到起诉,县政府决定对下水道排污系统进行彻底改造。杰斐逊县的厄运由此开始。

2000年,在感到资金捉襟见肘后,杰斐逊县发行了一种组合债券来节约资金,但节节攀升的利率使还债成本迅速膨胀。更糟糕的是,腐败与政府工程如影随形。2007年,美国证监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2)


回复

2011-12-16

经典的破产法案例,注意我们的破产法主体过于狭窄仅限于企业法人......

回复

2011-12-16

扩展

2011-12-16

经典的破产法案例,有利于大家扩张的破产法主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认识的到......

回复

2011-12-16

经典的破产法案例,有利于大家扩张的破产法主体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认识的到......

回复

2011-12-14

政府破产会让官员们更廉洁吧!!

回复

2011-12-11

因为体制的不同,一般而言,只要中国的中央政府没有破产,也不会让地方政府濒于破产。中国的县级政府貌似没有发行债券来融资的权力,县一级人大也不能制定法律或者法规来收税。 但是很多县级政府都通过成立政府独资或控股的公司,四处筹募,广借贷款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这样的巨额债务,仍是悬在头上的一把剑。

回复

2011-12-09

你跟某党的想法很一致嘛!你明白的……

2011-12-05

民主之殇。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确是件好事,但经济环境会影响持续的增长,所以人民绝不能够太富,而政府不能太穷。应合理的控制社会福利,这样才能激发社会劳动力的积极性。保证持续发展。

回复

2011-12-09

破产的是政府,关人民屁事,想中国的某些政府,应该也快破产了吧?问问他们的地方平台债还不还得起!!

2011-12-05

政府破产前夕不可能没有感觉,而是什么让这个政府没有做好危机公关,从而不得不面对破产的悲剧呢?而破产之后的县政府将何去何从?人民又要如何生活?

回复

2011-12-07

当一个政府需要靠发行债券维护公立形象!!!

回复

2011-12-07

当一个政府需要靠发行债券维护公立形象!!!

回复

2011-12-06

这位杰菲森县的布什有没有为自己修筑一座白宫作为县府呢?

回复

2011-12-06

记住这一点 中国只有站错队而下台的 从来没有因腐败下台的

2011-12-06

"腐败与政府工程如影随形。2007年,美国证监会发现摩根大通银行在2002至2004年间为该县进行再融资时,曾向当时的县政务委员会主席拉里·朗福德行贿。“贿案”曝光揭出一连串的腐败、欺诈,有22名被选出的行政官员和公务员因此获罪".这说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下必然产生官商勾结腐败.这也粉碎了关于西方企业在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才去行贿的谎言.

回复

2011-12-06

copy下官方的论调在这里是行不通的,亲。一个优美的观点,有时候可以反映事实,有时候只是为了掩盖事实。

discoveror

2011-12-04

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没有把握好,这样看来,美国这种民主政治,太注重速效的短期利益,以此来讨好选民,对于吃力不讨好的长期利益长期规划政府不怎么重视;而中国现在虽民主没有太先进,至少这种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模式,还是可以做到兼顾长期利益的。

回复

2011-12-06

sb言论

2011-12-06

"腐败与政府工程如影随形。2007年,美国证监会发现摩根大通银行在2002至2004年间为该县进行再融资时,曾向当时的县政务委员会主席拉里·朗福德行贿。“贿案”曝光揭出一连串的腐败、欺诈,有22名被选出的行政官员和公务员因此获罪".这说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下必然产生官商勾结腐败.这也粉碎了关于西方企业在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才去行贿的谎言.

回复

2011-12-06

“朗福德本人因受贿、洗钱等罪名获刑15年,而摩根大通也因此被美国证监会罚了7.22亿美元,以补偿杰斐逊县那些每月定期缴纳高额下水道排污费的居民”相对于在中国及其低廉的犯罪成本,你可以看到在美国的犯罪成本就多么高昂,所以资本主义之下的经济犯罪绝对要比中国少,加上完善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经济犯罪时刻会有被揭发的风险。而在中国,这样的犯罪却大部分被掩盖。自美国成立以来,还没有一家金融机构可以在受到刑事处罚后不会破产,这样的结果使得每一家金融公司都有自己的行事规则与底限,这也一步一步促使美国金融管理制度的晚上。在中国,我看不到……

2011-12-06

"腐败与政府工程如影随形。2007年,美国证监会发现摩根大通银行在2002至2004年间为该县进行再融资时,曾向当时的县政务委员会主席拉里·朗福德行贿。“贿案”曝光揭出一连串的腐败、欺诈,有22名被选出的行政官员和公务员因此获罪".这说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下必然产生官商勾结腐败.这也粉碎了关于西方企业在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才去行贿的谎言.

回复

2011-12-06

"腐败与政府工程如影随形。2007年,美国证监会发现摩根大通银行在2002至2004年间为该县进行再融资时,曾向当时的县政务委员会主席拉里·朗福德行贿。“贿案”曝光揭出一连串的腐败、欺诈,有22名被选出的行政官员和公务员因此获罪".这说明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下必然产生官商勾结腐败.这也粉碎了关于西方企业在中国等非西方国家才去行贿的谎言.

回复

2011-12-06

个人破产,非企业法人破产。。。额,我们还有很多路要走。

回复

2011-12-05

美国也会有这种问题出现。。。额

回复

2011-12-05

中国的政府不会破产,所以国考很热,人们挤破头也得考。

回复

2011-12-05

官不聊生…其实从夏商周以降,算上南北朝及五代十国,不考虑诸侯小国,我们中国的中央zf也破产过四十余次了。当然,每一次都破得比较血腥。

回复

2011-12-05

政府破产前夕不可能没有感觉,而是什么让这个政府没有做好危机公关,从而不得不面对破产的悲剧呢?而破产之后的县政府将何去何从?人民又要如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