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元,平民家庭变身低碳先驱:“你有权选择你想要的低碳生活”

变身低碳家庭,“节水、节电、无毒装潢、植栽和新能源改造这五个方面是北京普通居民家庭都能够实现的。”

责任编辑:曹海东 实习生 赵振江 张馨苑

变身低碳家庭,“节水、节电、无毒装潢、植栽和新能源改造这五个方面是北京普通居民家庭都能够实现的。”

12岁的儿子用木块、灯泡和光电板搭起一栋“太阳能别墅”,被送去展览,但因为展室内没有阳光,灯总是不亮。后来刘昌峰对儿子说:“要不咱们搞个大家伙吧。”自此,一套国内少见的“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在刘家落了户,每天为这个家庭提供三成左右的电力供应,甚至在拉闸断电后,还能维持两天的正常生活。

这得益于一个宣称“宜居要好房,好房要节能”的低碳家庭项目的资助,民间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以每户一万元的额度,帮助北京21户普通家庭进行节能改造实验,目标是在不降低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减低家庭能耗30%。

“宜居是最重要的,低碳也不代表节衣缩食。”该项目负责人陈婉宁说。如今,低碳已经成为辨识刘家的符号,“走出北京地铁四惠站,外墙上挂着两块太阳能光电板的那间就是。”刘昌峰这样介绍。

在邻居好奇的眼光中,两块太阳能板装在了刘昌峰家的外墙上。 (资料图片/图)

一测吓一跳

刘昌峰在一家世界500强企业上班,他曾经对自家两居室的节能表现非常满意:阳台没有选择落地窗,而是半高的混凝土台,保证采光的同时减少了热能损失。入住后,他又增加了全栅栏式的户外防盗门,一夏天开窗不开空调;还为洗衣机做了一个平台,用来回收利用洗衣废水。

然而,在参加了低碳家庭项目的专业培训之后,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回复

2011-12-09

支持节能。

回复

2011-12-01

shaojn700说的很好,节能关键还在推广

回复

2011-11-30

北京光照充足,就是不利用。希望把太阳能用到各户,算节能改造,用户也可分担。

回复

2011-11-29

希望在南京也有这样的低碳,我愿意去尝试。

回复

2011-11-29

我觉得你说的是挺对,但是人家也没错啊,低碳就是一种理念,其实很多低碳措施不用花钱,比如去外面吃饭不用一次性碗筷啊,每次用完电器把插销给拔了,外出尽量搭公交,节约用水啊等等都是低碳的措施的,只要我们能坚持,一样是为环保做贡献。

2011-11-28

我们为什么要低碳?为了保护环境?科学界对于碳与温室效应间的关系还没一个主要定论前,我们瞎忙什么? 南周这篇报道明显是官方文章,难道是唱红歌? 老百姓为什么很多还在用老式电器?一个向来提倡节俭的国家为什么反而不节俭了?为什么不用环保材料?再说技术化一点,为什么我们的电压比发达国家还要高? 节能产品是很好,从长远角度来看的确是省钱,但前提是质量过关.再拿北京的这户人家,这位撰稿的记者,你敢再跟踪5年,看看他家实际为现在的"低碳"付出的代价是帮他们省钱了还是费钱了 拿一个极短时间内的不准确数据来忽悠我们?我们消费者的大部分钱不是花在买材料上,而是浪费在了中间渠道用来买那个对称的信息.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就算是个清华工程材料类的硕士生,尚不能对你所列举的表格中的材料做到耳熟能详,普通百姓怎么可能知道?那这个信息的购买成本你算进去了?光看那自然之友的第一个项目节水龙头仅要150元?请问您在DANG的沐浴下多久了,10年没到真实世界来走走了? 自己去街上转转 把你吹嘘的材料买买齐 然后在家用上半年,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百姓要节能还是要节钱?

回复

2011-11-29

品质生活是有钱人过出来的,环境污染的“功劳”大部分也是有钱人“贡献”的。每个人都应该有一颗公利的心,有意识的保护环境。而不只是作秀引关注而已。

回复

2011-11-29

支持这样的生活!

回复

2011-11-29

你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回复

2011-11-29

ok!

回复

2011-11-29

节能应该成为国民教育内容之一。

回复

2011-11-28

清新空气。

回复

2011-11-28

低碳就是骗局,等到时候黄金加碳货币成型的时候,是不是我们占世界人口最大比例的中国呼吸也得交税啊??

gancuimian
回复

gancuimian

2011-11-28

人家都说了不是为了省钱,要真能省钱不用宣传大家都抢着低碳了,“总要有人做先驱”。对有钱有心的人士自然是ok的,目前对其他人也不会强求,“你有权选择你想要的生活。”

2011-11-28

我们为什么要低碳?为了保护环境?科学界对于碳与温室效应间的关系还没一个主要定论前,我们瞎忙什么? 南周这篇报道明显是官方文章,难道是唱红歌? 老百姓为什么很多还在用老式电器?一个向来提倡节俭的国家为什么反而不节俭了?为什么不用环保材料?再说技术化一点,为什么我们的电压比发达国家还要高? 节能产品是很好,从长远角度来看的确是省钱,但前提是质量过关.再拿北京的这户人家,这位撰稿的记者,你敢再跟踪5年,看看他家实际为现在的"低碳"付出的代价是帮他们省钱了还是费钱了 拿一个极短时间内的不准确数据来忽悠我们?我们消费者的大部分钱不是花在买材料上,而是浪费在了中间渠道用来买那个对称的信息.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就算是个清华工程材料类的硕士生,尚不能对你所列举的表格中的材料做到耳熟能详,普通百姓怎么可能知道?那这个信息的购买成本你算进去了?光看那自然之友的第一个项目节水龙头仅要150元?请问您在DANG的沐浴下多久了,10年没到真实世界来走走了? 自己去街上转转 把你吹嘘的材料买买齐 然后在家用上半年,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百姓要节能还是要节钱?

回复

2011-11-28

说得对!

2011-11-28

我们为什么要低碳?为了保护环境?科学界对于碳与温室效应间的关系还没一个主要定论前,我们瞎忙什么? 南周这篇报道明显是官方文章,难道是唱红歌? 老百姓为什么很多还在用老式电器?一个向来提倡节俭的国家为什么反而不节俭了?为什么不用环保材料?再说技术化一点,为什么我们的电压比发达国家还要高? 节能产品是很好,从长远角度来看的确是省钱,但前提是质量过关.再拿北京的这户人家,这位撰稿的记者,你敢再跟踪5年,看看他家实际为现在的"低碳"付出的代价是帮他们省钱了还是费钱了 拿一个极短时间内的不准确数据来忽悠我们?我们消费者的大部分钱不是花在买材料上,而是浪费在了中间渠道用来买那个对称的信息.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就算是个清华工程材料类的硕士生,尚不能对你所列举的表格中的材料做到耳熟能详,普通百姓怎么可能知道?那这个信息的购买成本你算进去了?光看那自然之友的第一个项目节水龙头仅要150元?请问您在DANG的沐浴下多久了,10年没到真实世界来走走了? 自己去街上转转 把你吹嘘的材料买买齐 然后在家用上半年,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百姓要节能还是要节钱?

回复

2011-11-28

我们为什么要低碳?为了保护环境?科学界对于碳与温室效应间的关系还没一个主要定论前,我们瞎忙什么? 南周这篇报道明显是官方文章,难道是唱红歌? 老百姓为什么很多还在用老式电器?一个向来提倡节俭的国家为什么反而不节俭了?为什么不用环保材料?再说技术化一点,为什么我们的电压比发达国家还要高? 节能产品是很好,从长远角度来看的确是省钱,但前提是质量过关.再拿北京的这户人家,这位撰稿的记者,你敢再跟踪5年,看看他家实际为现在的"低碳"付出的代价是帮他们省钱了还是费钱了 拿一个极短时间内的不准确数据来忽悠我们?我们消费者的大部分钱不是花在买材料上,而是浪费在了中间渠道用来买那个对称的信息.我可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就算是个清华工程材料类的硕士生,尚不能对你所列举的表格中的材料做到耳熟能详,普通百姓怎么可能知道?那这个信息的购买成本你算进去了?光看那自然之友的第一个项目节水龙头仅要150元?请问您在DANG的沐浴下多久了,10年没到真实世界来走走了? 自己去街上转转 把你吹嘘的材料买买齐 然后在家用上半年,你就知道为什么我们百姓要节能还是要节钱?

回复

2011-11-28

哈排查

回复

2011-11-28

低碳生活!

回复

2011-11-27

低碳不能光靠说的

回复

2011-11-27

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虽然节能环保技术在当下可能还不成熟,但这必将是未来生活的大趋势,因为能源是有限的谁能更好地掌控能源,谁就能掌控未来

回复

2011-11-27

仿佛看到了商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