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化”、“反西化”还是“现代化”——太平天国、义和团与辛亥革命的比较(中)

洪秀全的宗教偏执,在中外历史上的神权政治中并不是最极端的。就凭洪秀全晚年越来越极端、越来越走火入魔的焚书禁书,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真的取清朝而代之,那真的会是中国文化的灾难。

责任编辑:刘小磊

帝制兴衰:辛亥百年话“传统”之七

洪秀全的宗教偏执,在中外历史上的神权政治中并不是最极端的。但他的知识眼界和文化素养太差了,至少比清朝皇帝是明显不如。就凭洪秀全晚年越来越极端、越来越走火入魔的焚书禁书,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真的取清朝而代之,那真的会是中国文化的灾难——但也绝不会是“西方文化”的福音

太平天国的基督教狂热和义和团的反基督教狂热,“文化”方向似乎相反,制度土壤却大体一致。义和团“奉旨造反”,大闹京师,不仅反“ 洋教”,而且对戊戌维新反攻倒算。图为义和团团民。

中世纪式的“西化”与秦始皇式的焚书

文化传播层面的“西化”与制度进步层面的“现代化”虽有联系,毕竟绝不是一回事。近代中国历史的基本趋势是制度进步,而不是文化更替;是资本主义化,而不是基督教化;是以市场经济、宪政民主取代传统帝国的命令经济和专制政治。单从文化角度讲,也应该是从“罢黜百家、独尊一教”转向宗教宽容信仰自由。无论是独尊儒术而禁绝西学,还是独尊耶教而禁绝四书五经,都同样是愚昧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太平天国在近代中西交流史上只是个旁生的枝节,并不是主流。因为太平天国尽管比同时的洋务派、后来的维新派、立宪派和革命派都更热心于基督教(教义很不正统是另一回事,至少你不能说拜上帝教与基督教还没有儒教与基督教接近吧),但是太平天国没有为中国的资本主义化做任何事。这正如极端敌视基督教的义和团也没有为儒家文化做任何贡献一样。太平天国的基督教狂热和义和团的反基督教狂热,“文化”方向似乎相反,制度土壤却大体一致。

可以说,太平天国经济的保守和政治的专制都比清朝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说这因为是战时状态可以不论,那么天朝的文化管制更是空前绝后的,可以说比历史上以焚书坑儒钳制言论著名的秦始皇还要专制得多。它从金田起兵时就对除拜上帝教以外的一切“异端邪说”,包括中国传统的儒家典籍实行封禁焚毁政策,一路焚书砸庙直到南京,定都天京后更实行了“旨准颁行诏书总目”制度,由官方刊印若干书籍对民众进行灌输宣传,每年印行若干种,每种都附有“旨准颁行诏书总目”。按最晚一本书的总目计,“旨准颁行诏书”总共出了29种。此外太平天国末期又出了《资政新篇》等书,由于不再附有“总目”而不详总数,但已发现的有10种,连同以上29种,加上可能湮没不为人知的,太平天国在存在的14年中,总共出书不会超过50种。

这些书包括基督教圣经新、旧约的改编删节本,传统兵家著作删改的汇编(称《武略》),每年出版的天朝历书,天朝自编的童蒙教材《三字经》、《幼学诗》,其他大部分是太平天国的各种典章制度如《太平礼制》、《太平军目》之类和天父天兄天王的语录,以及天朝官员撰写的政论文集如《建天京于金陵论》等,即基本上都是官方政治宣传品和规章制度类读物。号称“旨准颁行诏书”,其实与中国传统诏书只指皇帝发布的文告不同,由于太平天国认为他们的这些出版物都是宣传上帝的旨意、天国的真理,所以都叫“诏书”、“天书”,后来的研究者则称为“太平天国官书”。它们基本上都是字数不多的小册子,如那本《天朝田亩制度》不过才3000字,相当于今天一短文。可以推测所有这些读物加起来大约也不到30万字左右,不过与今天的一本书相当。其中还包括了像“田亩制度”这样印数极少的“内部读物”。这几乎就是皇皇天国14年里的全部“文化”积累,几千万天朝臣民只能读到这点东西。

而对除此而外的丰富文化遗产,它又基本上视为“妖书”,采取拒绝和禁毁的态度。杨秀清还相对开明一点,杨死后,洪秀全的禁书焚书,更加厉害。不仅禁了偶像鬼神,禁了孔孟程朱,禁了诸子百家、经史子集,甚至禁了中国历史上的一切,名人不准提,大事不准讲,史书不准看,到最后连当年自己为反清而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1)


回复

2011-12-01

继续

回复

2011-11-10

别看现在两党都在大肆悼念孙中山, 其实孙的最大贡献, 是创造了一个"秦失其鹿"的乱世. 让后来的野心家们, 有了闪亮登场你来我往的大舞台. 不到尘埃落定, 就一直折腾. 所谓: 兴, 百姓苦; 亡, 百姓苦. 老美也不行了, 民主政体也管不住资本的流动. 只能沦落到四处打劫帮补家计的地步.

2011-11-10

至于名义, 就是遮羞布, 总能找得到的. 民主?? 民族?? 自由?? 共产?? 资本?? 西化东化?? 好使就行. 最后都尘归尘土归土..

回复

2011-11-10

至于名义, 就是遮羞布, 总能找得到的. 民主?? 民族?? 自由?? 共产?? 资本?? 西化东化?? 好使就行. 最后都尘归尘土归土..

2011-11-10

太平天国也好, 义和团也好, 辛亥革命也好.. 都是借壳上市. 无论以什么名义, 玩的都是农民起义.. 几千年的把戏, 换汤不换药..

回复

2011-11-10

太平天国也好, 义和团也好, 辛亥革命也好.. 都是借壳上市. 无论以什么名义, 玩的都是农民起义.. 几千年的把戏, 换汤不换药..

回复

2011-10-10

我们进步了吗?我们进步在哪里?清晰了才是进步。

回复

2011-10-09

学习了。再期待。

回复

2011-10-09

关注中。。。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再加上公民之意识,全民理性参与治国,民富自然国强。

回复

2011-10-09

请问一下,文章如何收藏?麻烦楼下!

回复

2011-10-08

英国在中国的租界基本实行地0方-自=治,不是由英国政府,而是由租界居民选出的地方机构治理租界。但有选举地方自8治机构(市政局) 权利的人由于选举法对财产和交税或交租额资格的限制只占大约外国居民总数的十分之一(见Feaer, Werker, pp.128-208) 英国这租界的司法,税收,公共财政治理为中国人提供了学习现代政治,经济司法制度的最好教材。 中国现代城市公共财政制度,公共设施,建筑风格都身受租界影响。特别是英国租界提供了司法独立,地方自治,从在法律面前平等,收入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结=社自由,信仰自由,言9论自0由,企业成立自动注册等榜样,实在是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正面意义。

回复

2011-10-08

偏激,极端,物极必反,这都是缺少权力制衡的缘故。独立之思想、自由之人格,再加上公民之意识,全民理性参与治国,民富自然国强。

回复

2011-10-08

皇权文化的核心是怎样训化国民,让中国人成为彻底的工具,象猪狗一样,只会针对统治者的条件反射,其现实是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宾莫非皇臣,唯一的目的就是皇权的万世了,所谓民族,国家大义都是工具,皇权观念不改变,现代化也不可能,即使经济发展了,其实也只是穿着名牌衣服的一群猴子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