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年兵营——台湾曾有群娃娃兵续篇

“国军”有“幼年兵”这个称呼,始于1951年,那之前,寄生于军中的小孩,由各单位自理,名称也由各单位自定:“少年队”、“子弟学生”。内战期间,这群孩子随部队到了台湾。

责任编辑:朱又可 实习生 杨海泉

“国军”有“幼年兵”这个称呼,始于1951年,那之前,寄生于军中的小孩,由各单位自理,名称也由各单位自定;有叫“少年队”的,有叫“子弟学生”的。内战期间,这群孩子随部队移动,也随部队到了台湾。

奉命接纳的单位叫“入伍生总队”,这个单位,也同样有一群命运相同、年龄相若的孩子,叫“幼年兵连”;来自各单位的人数已超出“连”的编制,约四百多人,可以编成三个连,便将“幼年兵连”改称为“幼年兵营”。

1947年到1948年,国民党在内战中败象显著,蒋介石为图后起,便命孙立人为陆军训练司令,在大陆南北各地招募知识青年从军,意外的是,男女兼收。招募到的男女青年,有高中生,也有少数大学生,至于有十来岁幼年兵的出现,多是人情缘故,譬如有父兄或亲戚就在这个单位里。

入伍生总队设在台湾南部凤山,驻地和陆军官校相邻,连接成为一种新生气象,所以入伍生总队也称“新军”,单位的LOGO是一枝火炬,自创军歌《大火炬的爱》,早晚点名,部队行进都要唱。

女生编为“女青年大队”,有五百多人,驻在屏东,和入伍生总队、陆军官校,都相距不远,彼此常有往来。

入伍生总队共有四个团,总人数超过一万。他们年轻,有中学以上知识程度,这应该是在他们之前的中国历史中,素质最好的一群军人。有一回,一位美军军官来访,发觉有些士兵竟然会讲英语,吓了一跳。

幼年兵连属第一团第三营;我们去前不久,即1950年5月4日,幼年兵连在演习时发生枪榴弹爆炸事件,炸死十多人,受伤二十多人,原有四个排的这个连,人数少了一半,只剩两个排。幼年兵营成立,是取代原第三营的位置;两个排的幼年兵连,便编入其中。

四百多个幼年兵,最小的九岁,最大的十六岁。这个队列中,个子较高的是班长熊德栓。 (桑品载/供图)

罚跪考验耐性

我编在幼年兵营第三排第八班;我个儿小,是全班十二人的最后一名,称为“排尾”。

集合时,班长站排头,副班长站排尾;我的副班长名叫熊德铨,他集合时紧靠着我站,睡觉时紧靠着我睡,他要派人去做什么事时,通常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我,我简直被他“吃死”。

熊德铨,后来成为中将,1994年台北市长选举,国民党内遍寻不着足堪和民进党籍陈水扁对抗的人,他那时担任以退伍军人为班底的国民党“黄复兴党部”书记长,发动所谓的“六壮士”,锁住马英九,24小时紧迫钉人、苦劝,终于把马英九从政治大学讲台上请了来,扬鞭登马参选,击败了陈水扁。

四百多个幼年兵,最小九岁,最大十六岁,穿军服、戴军帽,外表看来,就是军人,但有一样不像军人,就是“娃娃音”。那年头,部队唱军歌成为重要的政治教育,不断有新歌颁发下来,内容不外“反攻大陆”、“反共抗俄”之类。军人讲究雄赳赳气昂昂,但从孩童喉咙发出,虽不相称,却另有一番风味。

我们和入伍生总队的大哥哥们在同一个大营房里,一有幼年兵队伍出现,必有人鼓掌要我们唱歌。唱的歌,他们也常在唱,不过,他们就喜欢听我们唱。

虽叫幼年兵,所接受的训练和入伍生没多少差别。早晨六点半点名后,先是“读训”(蒋介石语录),接着就出操;吃完早饭,又是四小时立正、稍息之类的基本教练;午休一小时,下午体能训练,单杠、双杠、木马、垫上运动、跑步。

吃饭六人一桌,所谓“桌”就是挖地填两块红砖为记号,因为除非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