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移民刘春兰之死

作为昔日的产业工人和“技术革新能手”,如今的下岗女工和非法移民,刘春兰死于在巴黎入院的第二天夜里:借了7万元钱,来了;还完了7万元钱,死了

一名中国下岗女工的意外死亡轰动了整个法国,并导致数月之久的新闻热潮。但是,悲剧并非仅仅发生在巴黎

 

前往巴黎的家人在包裹刘春兰的骨灰


    美丽城位于巴黎市区东北部,属于10、11、19和20区的交会地,各国移民和多元文化在其间混杂交错。以美丽城地铁站为中心,方圆几百米内遍布着花花绿绿的中文牌匾。据非正式统计,这里生活着4万多名华人。两个多月前,来自中国抚顺的51岁的非法移民刘春兰,为了躲避警察,在地铁站沿拉维烈特大道向北5分钟路程内的一栋五层临街住宅的窗下意外身亡。
    在法国,这一事件成为了最具轰动效应的新闻之一,刘春兰的悲剧被法国人普遍地与法国总统萨科齐的“残酷”的新移民政策联系在一起。萨科奇总统要求法国警方每年遣送25000名非法移民。
    不过,悲剧并非只发生在巴黎。11月17日,刘春兰的骨灰被装在一个蓝色袋子蒙着的罐子里启程回国。两天后,在抚顺入冬以来最大的一场雪中,骨灰回到家乡,并最终入葬城郊的金山息园公墓。此时的抚顺,对于刘春兰所熟悉的下岗工人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困境中的城市。
    巴黎华人社团“汇集协会”资助刘春兰的家人前往巴黎料理后事,他们在一份公报中解释:“刘春兰离乡背井的梦想和理由是为她25岁的独生子张宇虓提供更好的生活,首先想给他提供一间公寓以便让他能够结婚。”


“饥荒全部还上了”
    事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回复

2013-03-04

唉...

回复

2013-03-04

.

回复

2012-09-20

读完后头皮一阵发麻——

回复

2010-04-04

党呀,你看这了吗?地火必将我们脚下现在看起来似乎还坚实无比的地面撕裂!

回复

2009-09-17

从刘春兰的经历,再一次看清,我们的老百姓穷,不是因为不勤劳不勇敢不努力,国家在前几十年里榨干了他们的血汗,却没有提供让他们追上时代脚步的技能培训,一声下岗,就把这些年纪大了的男男女女,象嚼完的甘蔗渣一样吐了出来,任他们在社会里“重头再来”。 说什么为了中国经济腾飞,总有人要牺牲——可是要牺牲到什么程度?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生献子孙,换来的哪里是经济腾飞生活改善,除了几大城市的高楼豪宅,就是高官显贵们的酒池肉林,飙车嫖幼!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豪们的“勤捞致富”,需要拿穷人的尸骨作垫脚石。印刷RMB百元大钞,需要穷苦人血泪的红色。刘春兰们倒下了,炮灰族们紧蹑她的脚步,我苦难深重的国土,我愤懑无奈的同胞,漆黑的天际,为什么看不到希望?!

孤朕情怀
回复

孤朕情怀

2007-12-26

母亲是伟大的,祖国也是伟大的,它也是我们的母亲,不知道这两个母亲相遇是什么感觉!

回复

2007-12-20

这篇文章我从头到晚看完,然后两个字,心酸。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的概念在我心中永远是分量最重的,刘春兰也是母亲,所作的一切从未想过是为了自己的幸福,全部的全部都是为了自己的儿子,可是结局却如此让人难过。南方周末一直都是我最喜欢的文章,就因为他没有煽情,也没有愤怒,大多数时候平淡的文字,真实的文字,直白的文字,却给人刻骨铭心的震撼。我不想说法国应该怎么怎么做,我就记得抚顺的市委宣传部那位官员的话,然后我就想骂人了!!下岗这个政策本没有错,但是为什么人性,民生问题却被忽视到如此地步???政府都在做什么???那些基本的引导,保障,安置都去了哪里???这从根本上说,就是我们自己的政府没有善待自己的人民,才会把他们逼到背井离乡,凄惨打工,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的地步。说起这些话让人心痛啊!!!这是我的第一篇评论,以后我还会讲自己的想法,毕竟这些普通人的生活才是构成这个社会文明,和谐的最基本的元素!!

回复

2007-12-19

中国版《望乡》比日本的版本还要残酷一些,毕竟100年前的日本哪怕就是再不济,人家还可以从南洋跑回满洲继续做工。中国的下岗女工似乎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尤其是那些要积蓄给儿子娶亲让闺女出嫁的。

回复

2007-12-19

无奈呀

回复

2007-12-18

她的儿子到底怎么样了,是自己没工作还是?>儿子不能让母亲受委屈!

回复

2007-12-17

这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发生的事情,为什么到外国,政府对老百姓做了什么?

回复

2007-12-17

看完此文,如同当年看完《中国农民报告》,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很想为改变此状况做点什么。感谢贵报能一直不懈的关注民生。

回复

2007-12-15

悲哀!心痛!似乎法国人比国人更有同情心......东北的产业工人很惨的!我母亲下岗的时候只拿到一万元买断工龄的钱(几十年的青春就值这些!),根本不够交以后的养老保险,拖欠几年的工资也不给了,去法院起诉人家根本不受理,进京上访就给抓回来......活着憋屈啊!

回复

2007-12-15

人民活得很辛苦! 为什么发改委还有某些专家一再玩弄数字游戏,“人民生活水平总体...”“消费上涨幅度低于平均收入水平”... 睁着眼睛说瞎话!

回复

2007-12-15

楼上的也是去国外的移民?bless,在国外都不容易。法国萨科齐上台后政策对移民很不利,我在法国读书的同学都说可能会被cancel掉奖学金。快过年了,祝大家平安。

回复

2007-12-14

没有想到刘春兰家庭竟然是这样的贫困,没有想到抚顺竟然这样贫困。我在意大利,前一阵子还见到她为了躲避警察跳楼的事情,这件事情不仅对法国影响很大,对意大利影响也很大,因为意大利的移民政策也比较苛刻,但还没有法国那么厉害,抓到就要遣送。这篇报道描写的太真实了,出来的劳工都是花了很多钱,如果是浙江那些有亲戚在这里的,要花个十几万办个劳工申请出来,出来再到工场里做工,一个月一千欧元(平均偏上)左右,做个两年,把帐还了,自己再发展。但是,工场里做工是很很很辛苦的,一般只有浙江的和东北的能做,浙江的是遍地亲戚,东北的是很穷。很多旅游签证的东北的女人,出来后吃不了这个苦,也没有身份,只能做妓女。而且,实话实说,这里东北的妓女大部分都是抚顺的,我也是从这里才知道抚顺很穷的。出国有时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我只有800欧元的工资,好在工作时间还在办公室,不那么累,可是,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出国的钱呢?现在每个月顶多攒300欧元,因为还要付学费,幸好男朋友居留,结婚也就好了。可是,真的要说,在国外真的不容易,前几天还听说一个女的,因为心里压力太大(工场做工一家子出来,花了四十多万,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还清!)疯了!

回复

2007-12-14

能随口讲出几个非法移民打工者的故事;能把报道中描写下岗工人生存状态的文字与身边的家庭一一对上号——我是抚顺人。关注南方周末以来,第一次在报道中看到报道家乡事件的文章,读完以后,我把报纸塞进包里,不想给任何其他人看。因为,它那么悲哀又那么真实。老工业基地转型对国家来说是阵痛,但对于生于五六十年代的父辈,挨饿上山下乡文革下岗都赶上了,那是他们永久的痛。

回复

2007-12-14

东北石油企业下岗职工,联想到“亚洲最赚钱的企业”中石油了。。。。最赚钱的企业的背后就是这些下岗工人

回复

2007-12-14

感同身受的生活呀.这就是生活.有钱人越来越有钱,贫穷的人越来越贫穷.谁又能否认底层的百姓不勤劳呢.但是仅靠勤劳能致富吗?我们实现社会真正的公平有多远呀.公务员除了高薪,还可以用权力寻租,底层的人呢,借了7万元钱,来了;还完了7万元钱,死了

回复

2007-12-13

很多下岗人员的生活现状真是让人堪忧阿,"活着是一种负担",这是多么心酸无奈才说出的话阿.希望国家能有妥善的政策帮助他们缓解一点生存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