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务正业”的洗衣店
一家原本以洗衣为主业的连锁干洗店,却不断推出与主业完全不相关的系列业务,包括代收快递、销售大米等,这些副业的营收超过了总收入的一半。
责任编辑:张华
一家原本以洗衣为主业的连锁干洗店,却不断推出与主业完全不相关的系列业务,包括代收快递、销售大米等,这些副业的营收超过了总收入的一半
最近一段时间,遍布广州地铁站的天天洗衣店里出现了一项新服务——奢侈品护理:洗个LV的小包要260元,洗件裘皮长大衣则要花去880元。
天天洗衣是行业龙头之一,但是,很多市民来对其洗衣之外的业务印象更深:在店里可以买洗衣液和洗发水,也可以为手机和羊城通充值,甚至可以买电影票和彩票。
不仅如此,如果你的快递到了,家里却没人,可以让天天洗衣代收;家里没米没鸡蛋了,可以去天天洗衣买。只是,这里通常看不到摆放鸡蛋大米的货架,也看不到物流中转时堆成山的包裹。
一家原本以洗衣为主业的连锁干洗店,却不断推出与主业完全不相关的系列业务。而且,这些“非主流业务”,占到了其营收的一半以上。
有趣的是,一些风投对天天洗衣“不务正业”的模式情有独钟,结果却吃了闭门羹。
天天洗衣虽已有150多家门店,但仅限广州市场。 (南方周末记者 陈新焱/图)
搭便车不畅,不得已做副业
20年前,广州人卢志基经常乘坐广九直通车往返粤港两地。他发现不少在广州工作的香港商人,不时大包小包地把名牌衣物带回香港洗,洗完之后,又大包小包地带回来。这让他萌生了开家洗衣店的想法。
一开始他也是仿照当时比较普遍的“前店后厂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上官兰雪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我感觉这类似于阿里巴巴,由于业务太杂,如何整合资源进一步降低成本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