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中国高铁

2010年底,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一连气用了“五个最”概括中国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朱红军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张晴 史秋娟

●受访专家:

○王梦恕(中国工程院院士)

○董焰(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

○罗仁坚(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研究员)

○高柏(美国杜克大学社会学教授)

○李红昌(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

○赵坚(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发展是否趋缓?营运是否安全?票价能否下降?债务如何偿还?民企能否参与?

王梦恕

董焰

罗仁坚

高柏

李红昌

赵坚

伴随着各执一端的叫好声和质疑声,中国高铁高速发展了八年。

2010年底,铁道部总工程师何华武一连气用了“五个最”概括中国高铁: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

截至2010年底,中国新建高铁营业里程5149公里,另有在建里程1.7万公里。中国在短短几年里新建的高铁里程超过世界所有国家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新建的高铁里程总和。

这样的光荣与梦想对于中国——一个自铁路诞生起就伴随着近代屈辱历史的民族——难能可贵。

然而,发展过火、安全隐患重重、经济风险巨大……针对高铁的质疑声亦不绝于耳。尤其是在刘志军、张曙光等“主高派”高官们违纪下马之后,飞驰的中国高铁似乎正被踩下一脚刹车。为此,南方周末记者采访六位持不同意见的权威专家。

■背景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着力加快转变铁路发展方式,科学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切实保证铁路安全万无一失……

铁道部长盛光祖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表态:预计今年开通的京沪高铁最高时速,将从计划中的350公里降至300公里。

这两次表态是中国高铁从追求速度向追求安全转变的标志,并引发了国内关于中国高铁是否发展过快的争论。
南方周末:中国高铁发展会减速吗?这些年高铁发展过火了吗? 

王梦恕:发展不会减速,中国高铁也不过火。十二五规划重新公布,就是要赶快形成北京为中心到各个省会八小时路网,铁路要成网、成规模才有效益。

董焰:我们发改委前阵子讲过,适当调整一下节奏,不要过快,整体规模还以2008年调整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为准。节奏调整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8)


回复

2013-07-20

赵坚不象个教授,象个小丑。 现在京沪高铁开通了,我从早上7.40苏州出,10.02到徐州,办完事后晚上7.20徐州出,晚9.40回到苏州,二等座,249*2共498元,来回都满座。 感谢高铁,让我可以当天来回。

回复

2011-10-11

高铁的陨落是美国最想看到的结果!我们的买办们天天在配合着它们的美国主子干着这个勾当! 我们应该象抗战时期一样,自发组织一个个民间“锄奸队”,辨别清楚汉奸买办精英们的卖国、祸害国家民族的言行嘴脸,誓将它们一个个定点清除,否则中华民族复兴无望!中华民族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

回复

2011-07-25

南方周末:高铁是否安全? 董焰:绝对安全。速度多快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能让车停下来,所以说停下来才是真正的技术,这个技术我们都是成熟的。

回复

2011-07-25

董焰:绝对安全。速度多快不是主要的,关键是能让车停下来,所以说停下来才是真正的技术,这个技术我们都是成熟的 董焰是什么东西?在为谁吹鼓?是不是收了铁道部的贿赂? 现在高铁出事了吧,什么叫绝对安全?狗屁!

回复

2011-07-24

真的好讽刺

回复

2011-07-24

看到绝对安全几个字,我笑了,真是悲哀啊

回复

2011-07-24

今天再看这篇报道,简直太讽刺了。

回复

2011-07-19

赵坚不象个教授,像个愤青!跟中国高铁有仇?众所周知,高铁建设不能只算经济帐,当年研制原子弹算过经济帐吗?现在造航空母舰能只算经济帐吗?坚决支持中国高铁,感谢高铁的开创者和建设者!2万亿投入到高铁,是看得见的固化资产,总比?投将这些钱到外面投资或公款吃喝有价值啊!高铁的战略价值不何估量! 鄙视目光短浅的赵某们!

bendafeng
回复

bendafeng

2011-07-14

铁道部就是要劳财伤民,与民争利,明白的事实

回复

2011-06-15

我们又被提速了!!

回复

2011-05-12

用新的产能过剩来解决目前的产能过剩,另外高投入在GDP增长上好看,给某些权贵借机捞钱提供便利

回复

2011-05-11

赵坚也能算专家 ?笑话!

回复

2011-05-09

铁道部还是先搞清楚修建高铁的目的吧,是盈利还是惠民?

回复

2011-05-09

如果有高铁我就不会选飞机。 对比日本的轨道交通,中国现在最缺的就是高铁。刘志军的下马与其说是XX问题,倒不如说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回复

2011-05-09

发展是否趋缓?营运是否安全?票价能否下降?债务如何偿还?民企能否参与? 我来帮你回答 发展是否趋缓?这要看某些人是否捞够了,假如捞够了,初步估计会 营运是否安全?这个无法确定,没出事什么都好。出了事就在看啦,不过前段时间有个退休的工程师说“他这辈子绝对不坐高铁”,建议自己把握 票价能否下降?估计不可能,定价的人他们自己是绝对不会花钱坐高铁的。这就好比每次水电气涨价几时考虑过我们的感受。 债务如何偿还?拖吧,搞成历史遗留问题,就自然会解决了 民企能否参与?基本上不可能,君不见“两桶油停供民营加油站”,他们的蛋糕岂容别人染指

回复

2011-05-09

王梦恕:货运赚钱,客运赔钱这是对的,把赚的钱用在老百姓身上,这货运的钱还不是要摊到老百姓身上???砖家啊,这就是砖家?

回复

2011-05-09

作为学生,像回家还要考虑费用,更不要说什么旅游、观光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类的了,年轻的心受到各种限制啊

回复

2011-05-08

反观中国,有了钱以后,在海外大笔收购能源资源,在国内大力建设基础设施,这仍然是在为明天的生产做准备。 我看了都想吐~

回复

2011-05-08

中国这么大没有高铁那有效率!农民坐普快去广州得一天多时间要吃又不能工作,坐高铁综合还是便宜些!

回复

2011-05-08

刘志军落马,但他对中国高铁的发展是功不可末的!中国目前只有高铁是一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