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议南京重建大报恩寺——文物保护,旅游胜地:孰轻孰重?

十年期许,十亿投资,南京大报恩寺重建计划却遭遇国家级文物遗址保护难题。开工在即,重建方案却秘而不宣,令人疑虑丛生。

责任编辑:何海宁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张晴

十年期许,十亿投资,南京大报恩寺重建计划却遭遇国家级文物遗址保护难题。开工在即,重建方案却秘而不宣,令人疑虑丛生。

2008年5月1日,江苏省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大报恩寺琉璃塔模型。 (CFP/图)

几乎被舆论遗忘的大报恩寺重建计划,又一次提上了南京的议事日程。

日前媒体报道,5月初大报恩寺重建将正式启动。这个拖了十年之久、投资超十亿元的项目,突然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加速启动。

数年争议也随之发酵。这张南京“名片”正好位于秘藏佛顶真骨舍利的长干寺地宫遗址之上。是原址重建还是另择新址?在可能带来巨大收益的重建项目与注定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考古遗址之间,哪个更加重要?

重建方案至今秘而不宣,令人疑虑丛生。

重建搁浅

在重建计划出现之前,大报恩寺遗址并不引人注目。原址被民房遮盖,仅剩的石碑、古井掩埋在菜地和垃圾堆中,你很难发现这是名噪一时的大报恩寺。

大报恩寺前身是南朝时期的建初寺与长干寺,证明着“江南四百八十寺”的繁华风韵。永乐十年,明成祖朱棣为纪念母亲而大兴土木,重建寺庙,即后来的大报恩寺。寺内的九层琉璃宝塔,被誉为“天下第一塔”,从此承载了几百年历史的辉煌和动荡。

在被太平天国炮火炸毁之前,大报恩寺是中国最后的强盛标志。在西方典籍中,九层琉璃塔与罗马剧场、比萨斜塔等并列为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观。

南京市政府一直在努力重现“奇观”。2003年,重建项目首次向境内外公开招商引资。此后,每年都会被提上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但在2010年之前都无人问津。该项目一期投资4亿元,总投资10亿元。官方认为,投资者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是投资回报率太低,由于位于主城区,该项目一期拆迁费就达4.5亿元,如此巨大的拆迁量已令人望而生畏。

不过,南京没有放弃这张“金色名片”。2004年,南京市政府公示了一套《金陵大报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7)


回复

2014-11-19

反对重建,劳民伤财。已经毁了,重建不是文物,是赝品。不如将有限的资金用于尚存的文物保护。

回复

2013-07-21

我不反对重建,但是重建一定要在参考大量的史料之后,尽可能的原模原样的建造,一切都要遵循古法,如果加入现代元素的话,那还叫什么大报恩寺,反对一切现代元素和手法的使用,在尽可能原样复建的同时,也是对很多传统技艺的保存,比如斗拱啊,烧瓷啊,等等。。。如果弄个什么古今结合或者融入原本不是他的东西,那都将是对奇迹的亵渎。。。

回复

2013-04-13

利益巨大 在考古大发现之前,大报恩寺遗址的文化价值其实并不出众,但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 在大明公司发布的《金陵大报恩寺重建项目招商书》中的项目收益部分,通过旅游业和相关商业街的建设,每年最多可以收益5.4亿元。这一切的商业价值都以“原址重建”、“地标”、“旅游”为关键词,为此,新塔的高度一度被确定为108米,远远高于历史记载的高度。

回复

2013-04-13

看完“农村的圈地运动”,再看这则消息,倒是有些宽慰,起码是愿意协商的。不过重建之事是该为利还是该为文化呢?看到相关人员把重建当成“牌”,则证实其动机不纯。如此急功近利为何?难道下岗问题,养老问题,就业问题等你们解决了吗?问题多多,单挑有功无过之事去做,不是有责任心的行为。

回复

2013-03-20

南方周末的文章就如放屁一般

回复

2012-02-17

急功近利

回复

2012-02-16

在商业化的驱动下,根本不会出现真正的文化

回复

2012-02-15

政府一直在努力重现“奇观”。2003年,重建项目首次向境内外公开招商引资。此后,每年都会被提上南京金秋经贸洽谈会,但在2010年之前都无人问津。该项目一期投资4亿元,

回复

2012-02-15

大陆应该尊重台湾,台湾也应该尊重大陆,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谁也不可以强加于对方。相互尊重才是正事!

2011-05-04

有钱捐做国防!赶快把台湾收复是正事!

回复

2011-05-04

有钱捐做国防!赶快把台湾收复是正事!

回复

2011-05-04

幌子!扎扎实实的幌子!真正的佛,在心不在形!

回复

2011-04-24

这是他们的最后遗产利用机会,只要可以赚钱的他们不会想不到的。

回复

2011-04-23

这些当官的为什么都喜欢拆迁建房呢?他们懂的,人民也懂的。

回复

2011-04-22

希望不要只顾着经济,整个城市被搞的很肤浅!

回复

2011-04-22

现在流行拆掉真的,造个假的。

回复

2011-04-22

宗教信仰是用来凝聚人心的而不是给某些人敛财的,没有信仰者留个空房子是对它的侮辱

回复

2011-04-22

有这么多钱 还不如捐助公益事业····都是面子工程,对老百姓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增加就业机会?为当地财政创收?有什么必要 ,劳民伤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