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消失“加速度”

无法定量评估的生态损害,摸不清家底的海岛概况,以及迟迟没有匹配细则的海岛保护法,让无人海岛的保护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朱红军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实习生 张晴

无法定量评估的生态损害,摸不清家底的海岛概况,以及迟迟没有匹配细则的海岛保护法,让无人海岛的保护任重道远。

当年的过境岛郁郁葱葱,如今却被夷为平地,成为核电新厂区。 (南方周末记者 孟登科/图)

核岛”非岛

2008年以后,54岁的叶乐杖就再也没上过“过境岛”,那一年,他作为“宁德核电站”的一名爆破工人,亲手参与炸平了它。

“小时候,只需要划个小船就能从备湾山过去,不到一百米,落潮时甚至挽着裤管就能走到岛上。”叶回忆说。

因为有临近海边的海岛,这一片海域的温度和洋流尤其适合紫菜种植,叶乐杖所在的东埕村和邻近的几个渔村,超过一半的村民曾经以紫菜种殖为生,而现在,他们开始担心,祖祖辈辈传下来的紫菜种殖会在自己这代人手里荒废。

多少年来无人问津的“过境岛”,现在已变身为气势恢宏的“核岛”。站在宁德核电厂区88米高的观光平台上俯瞰,“过境岛”早已是现代化的核电厂区,规划中的四台百万千瓦的发电机组,自东向西依次排列,按计划,一号机组将于2012年年底前正式投入商用。

这是号称中国第一座建在海岛上的核电站,只是,核岛早已不是海岛——“过境岛”已经和之前一海之隔的备湾山融为一体,“核岛”其实已是陆地。

宁德辖内的福鼎市海洋渔业局只能提供极为零星的关于过境岛的资料,面积超过400亩,最高海拔99.1米,至于岛上原有的动植物种类、其它的生物链状况则没有任何记载。

曾经的99米高度,如今已被夷为9米的平地,而开挖所得的超过一千万立方米的岩石则被就地取材,用于填海造地和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茜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