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我已经进入了得罪人的时代

40岁之后我就已经非常明确地说过,我要进入到得罪人的时代了,一个做新闻主持人,一个做评论员,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责任编辑:袁蕾 实习生 吴诺唯

网络有天使和魔鬼的一面。我被自杀、被升官都是网上出来的,但是我从来没有因为我经历过它带给我魔鬼这一面,就否定它天使这一面。我认为在今天的中国,天使这一面更可贵。因为中国一定会一步一步走向民主的进程,提前让每一个民众在互联网里找到这样的味道,非常有价值。——白岩松谈网络 

白岩松在看《新闻1+1》自己的评论。他说,一个做新闻评论的,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CCTV/图)

2009年元宵节,央视新台配楼大火当晚,白岩松就在马路对面。

那天是《东方时空》老《东方之子》节目组的聚会,他要从东边赶到西边,当晚十点,他要直播《新闻 1+1》——这是2008年3月24日,央视新闻频道开创的一项“新闻+评论”的直播节目,每周一到周五,每次30分钟。

几十分钟后白岩松冲出重围,给新闻中心梁晓涛主任打电话,告知火灾情形,并希望报道,梁晓涛的答复是:已派记者赶赴现场,会翔实记录。“如果直播,导语我都想好了——‘本台最新消息,本台记者报道:本台着火了……’。”这是白岩松在新书《幸福了吗?》里提到的一段往事。

《幸福了吗?》是他十年来的第二本书,上一本书是《痛并快乐着》,那时白岩松32岁,满头黑发,很瘦,相信更多的东西在远方,书的结尾他引用了一首诗:“相信未来”。

十年过去,白岩松开始控制体重,他辞去了三个制片人的职务,只保留了一个“新闻评论员”的名头。

“十年前我对未来非常乐观,十年后我要提醒自己‘必须相信一些’。”白岩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幸福了吗?》的开篇,是白岩松对2001年美国“9·11”时央视甚至中国媒体“失语”的耿耿于怀。近十年过去了,白岩松们一直在努力不“失语”。

“新闻不能仅仅寄托在理想主义者身上”

南方周末:在《痛并快乐着》的后记里,你希望40岁的时候很多问题已经没有了,你当时担心的是哪些问题?

白岩松:那些没法用数字衡量的目标,比如尊严、幸福、民主、自由等等。改革三十多年了,我们汽车、房子都有了,但是一些你期待的东西还没有随之而来。

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做一个什么样的既得利益者?你可以依赖你以往取得的某些东西,让自己的利益获得很好的保障。但如果你要向前走,你就不能做一个既得利益者。

我以前强调新闻记者应该有推动社会进步的成就感,我现在用的是卑微的成就感,过去我在乎声音的力量,现在我在乎万千声音中的一个。

今年有一次在人大给学生上课,我讲了一句话,人要信点什么,虽然你很聪明,你知道你信的东西不一定对,但是逗自己玩也要让自己信点什么。我起码还在信,新闻有助于社会变得更好,哪怕一点点。

南方周末:《东方时空》和新闻评论部飘扬的理想主义,在这十年处于很艰难的境地,你怎么看这个变化?

白岩松:我当然很怀念那个时期,但我对很多人说,不要再拿《东方时空》说事了,不要再拿新闻评论部说事了,有些东西也该有更大的进步。

说理想主义的时候,往往寄托在一两个理想主义的领头人,带着一群理想主义的人向前冲,有很多粗糙的地方。大家记住的是成功的东西,有很多不成功的东西,大家故意地、粉红色地淡化了。

那个时候只是小团队去拓宽了某些空间,现在我们在更大更新的平台上去思考问题。未来的新闻发展,不能仅仅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方亚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5)


198****2786
回复

198****2786

2020-01-06

最喜欢的一个主持人,正直,实事求是

回复

2014-05-25

社会最需要白岩松、敬一丹、崔永元,以及南方周末这样的有责任、敢担当、大视野的新闻人和媒体团队,老百姓的希望、社会的进步、国家的未来呼唤更多的这样精英,如果整个新闻界都能这样,习主席领导们也就不会那么累了,国家复兴就会早日实现!

回复

2013-12-10

得罪人吧,因为这意味是一种思想的冲击。碰撞甚至尖锐的语言的冲击都不是问题,反而正是因为刺痛了那颗麻木已久的心,所以才会有反抗、挣扎,期望最后会有思想的转变。

回复

2013-03-22

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原来如此!

回复

2012-01-08

“改天去买他的书”——甚至可以不用买他的书,如果你觉得能懂他的言语态度

2011-12-04

今天看见了白岩松,挺激动,但是没有买他的书,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了。看了我喜欢的主持人一眼就足够了,可以改天去买他的书,但是我不会去扎堆排队。

回复

2012-01-08

您说了什么话?我很是苦恼

2012-01-06

说实话、说真话在现在的中国需要有勇气与策略。在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流行的今天。说真话可能使那些惯于说假话、做荒唐事的人心烦意乱。

回复

2012-01-08

全世界9月12日所有的大报的头版头条全是“9·11”,只有咱们是放在头版的一个角落里。面临抉择的不光是中央电视台,还有中国其他的传媒,我们的这些东西被美国的新闻博物馆挂在那里,极其刺眼。

回复

2012-01-07

支持小白~

回复

2012-01-06

很支持~~~~~

回复

2012-01-06

白:继续彻底....无论谁要革您的命,我们一定起来革它的命!推选您为首仼...同胞们同不同意?

回复

2012-01-06

你的遭遇我也经历了。说真话就是得罪领导、得罪同事等,因为这个世界很少有人愿意听真话了。忽悠成为良好人际关系的代词,投名传就是真实写照。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鲁迅再来一次呐喊,再来一次新文化运动,腐败是威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毒瘤。

回复

2012-01-06

回复

2012-01-06

白岩松

回复

2012-01-06

说实话、说真话在现在的中国需要有勇气与策略。在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流行的今天。说真话可能使那些惯于说假话、做荒唐事的人心烦意乱。

回复

2012-01-06

,如果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回复

2011-12-29

oye

回复

2011-12-25

《痛并快乐着》、《幸福了吗》,白岩松工作的多么艰辛。

回复

2011-12-16

这个时代需要说实话的媒体和媒体人 这也是爱国

回复

2011-12-04

被所有人喜欢,那是一种悲哀

回复

2011-12-04

今天看见了白岩松,挺激动,但是没有买他的书,因为排队的人太多了。看了我喜欢的主持人一眼就足够了,可以改天去买他的书,但是我不会去扎堆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