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收入差距宣战

中国70%的人口属于低收入类型,旨在减少收入差距的政府计划最多能防止最坏情形的出现。最好的社会福利计划是经济增长。

责任编辑:余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中国70%的人口属于低收入类型,旨在减少收入差距的政府计划最多能防止最坏情形的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社会福利计划是经济增长这句古老格言显得更加适当。

中国刚刚出台的“十二五规划”中,一个重要目标是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使其能与中国的GDP增长率持平。

制定这一目标的原因很简单: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家庭收入的增长比GDP的增长要缓慢许多,使得家庭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例越来越小。

这样的趋势导致了许多重大的结构性问题:增长缓慢的家庭收入抑制了私人消费,纵然市场有能力制造更多的消费品也无济于事;这一趋势还促使公司的储蓄上升,因为公司收益的增长比家庭收入的增长要快(因此比总体的GDP增长还要快);随着公司把储蓄投资于其他领域,这可能反过来会导致更大的投资或资产泡沫;此外,很明显,滞后的家庭收入促成了中国的贸易盈余局面,因为低水平的国内消费使得中国的出口多于进口。

但是中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wangqian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8)


回复

2010-11-22

新一轮的工资改革,说是要缩小工资差距,结果体现在我们这里的是越拉越大。。。。。

回复

2010-11-11

过于关注重新分配收入的超负荷社会计划可能会导致更大的财政赤字、债务危机、超级通货膨胀、金融危机,最终导致收入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扩大。 我不知道北大的老兄是什么意思?中国能拿着数百亿的钱去给美国担国债,稍稍拿点儿钱解决一下自己的民生问题就怕出财政赤字、债务危机、超级通货膨胀、金融危机?这什么理论?

回复

2010-11-11

问题总是这样的严重,讲的总是这样的好听,现在人民已经被压制的制度麻木了。

回复

2010-11-09

看见农民工总觉得很心酸

回复

2010-11-08

并不是所有的中国“家庭”都同等程度地从快速增长的GDP中获益。一些社会群体,如技工、工程师以及金融业的职员,他们的工资大幅增长。都市人——有城市户籍的人——也获得了GDP的分红,"真是笑话,真正获利的是那些利益集团,作者对这个避而不提, 没有社会公平,经济增长的红利贫苦百姓怎能享受?难道这个弱智问题樊教授还看不出来?宠物经济学家真不白叫的

回复

2010-11-08

GD正在挟国家以令人民!!!

回复

2010-11-08

作者可以说是既得利益者,一点都不同意作者的观点。

回复

2010-11-08

瞎说,不是统计出来了吗? 房价才涨了1.7% 北京买房人口平均年纪不到27岁 一把年纪了,还买不到房,还好意思 现在 中国 GDP 世界第二了!

回复

2010-11-08

经济增长关我屁事

回复

2010-11-08

不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空谈经济改革是没有意义的,现在进行的经济改革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的行为

回复

2010-11-08

解决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的失衡,还是吴敬琏说的对,“根本的途径就是要转变经济增长的模式,或者说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提高劳动,特别是人力资本(专业人员)的劳动,提高他们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随之而来才会提高劳动者和专业人员的收入在GDP当中的比重,才能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才能根本扭转内部失衡的状况”。

回复

2010-11-08

中国当前悬殊的收入差距是经济不增长吗?答案是否定的。谁都知道是不合理的分配制度造成的。经济增长并不必然产生合理的分配制度。因此,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创造并不是让数亿中国人永久脱贫的唯一可行方法。

回复

2010-11-07

说的还是有问题啊,从前面的分析到后面的结论之间产生了跳跃,没有中间过程。 如果经济增长不能让大多数人分享收益,必然会产生消费不足和两极分化的问题;如果只谈岗位创造,但劳动者的技能没有提高,还是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劳动方式的话,如何能进一步发展。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创造是我们过去一直就在做的事情,但他们不会自己解决目前的这些问题,是需要其他的机制如社会分配的调整来实现的。 你所说的只是对过去方式的重复,并不是对问题的解决,希望作者下次能够讲清楚你分析的问题与得出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回复

2010-11-07

说的还是有问题啊,从前面的分析到后面的结论之间产生了跳跃,没有中间过程。 如果经济增长不能让大多数人分享收益,必然会产生消费不足和两极分化的问题;如果只谈岗位创造,但劳动者的技能没有提高,还是依赖于劳动密集型的简单劳动方式的话,如何能进一步发展。持续的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的创造是我们过去一直就在做的事情,但他们不会自己解决目前的这些问题,是需要其他的机制如社会分配的调整来实现的。 你所说的只是对过去方式的重复,并不是对问题的解决,希望作者下次能够讲清楚你分析的问题与得出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

回复

2010-11-07

怎麼解決分配製度的問題?不能再等了,否則社會就可能真的要亂了。分配製度是個制度,制度是人制定的。當制度與經濟發展已經不大協調時,就必須調整制度,否則社會就會動亂的。

回复

2010-11-07

所谓宁予友邦,不予家奴啊。。。

回复

2010-11-07

政治改革的基调已经定出来,ZF流氓分赃更加安心了,因为没有被清算的风险存在,现在只看谁的胃口和手段更大更强,榨取的利益更多。

回复

2010-11-07

什么叫做过于关注重新分配收入,什么又叫做超负荷社会计划?编辑朋友,请不要在认不清社会现实的情况下歪曲民众的视线!!就目前我国的社会保障形势来看,就算是拿出10倍于以前的力度趋搞民生工程、保障工作,也丝毫不会引致财政赤字、债务危机、超级通货膨胀或者是金融危机等情况!!我们国家不是没钱,而是有钱也不愿意花在贫苦人民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