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材被指篡改原著毒比“三聚氰胺”“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纯属虚构

空洞的说教、随意的“改编”、模凌两可的事实、甚至杜撰一个个“名人故事”,这样的课文在时下通用的小学语文教科书里时有出现。

中小学语文教材成了众矢之的?继今年9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鲁迅大撤退”现象成了网络热点话题后,《收获》杂志社副编审叶开在其个人博客上炮轰上海小学语文课本恶意篡改和剽窃他人文章,最近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救救孩子:小学语文教材批判》一书也将矛头对准了小学语文教材。

叶开的网易博客上可以看到,今年10月份,叶开在博客上先后写了《上海小学语文教材恶意篡改安徒生童话》、《上海小学语文教材剽窃篡改作家王安忆的文章》、《小学语文教材篡改巴金名作》等文章指责小学语文教材存在篡改、剽窃、不尊重原文作者等问题。

以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级第一学期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一颗小豌豆》为例,叶开指出,这篇课文改编自安徒生的原著《一个豆荚的五粒豆》,却在课本页脚注:“本文作者为丹麦的安徒生”,而没有指出教材是经过改编的。

叶开称,原著几乎每一段都遭到了篡改。

原著的开头是:“有一个豆荚,里面有五粒豌豆。它们都是绿的,因此它们就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的。事实也正是这样!豆荚在生长,豆粒也在生长。它们按照它们在家庭里的地位,坐成一排。太阳在外边照着,把豆荚晒得暖洋洋的;雨把它洗得透明。这儿是既温暖,又舒适;白天有亮,晚间黑暗,这本是必然的规律。豌豆粒坐在那儿越长越大,同时也越变得沉思起来,因为它们多少得做点事情呀”。

编写者的开头是:“有一个豌豆荚,绿莹莹的,好像一间绿色的小房子,里面住着五颗豌豆,也是绿莹莹的。它们一排儿坐着,谁也不跑来跑去。时间一天天过去,豌豆荚慢慢地变黄了,豌豆也慢慢地变黄了,它们长大了,长得结实了”。

叶开认为,原文把5颗豌豆不同的生活经历都写出来了,并不特别谴责、嘲笑、贬低其他豌豆的一生,改写后的课文则只写了那颗“一生奉献给做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69)


大包多来两笼
回复

大包多来两笼

2022-06-15

在同等总分数下语文成绩好的优先,因为语文和正治挂钩,都是写赞美母亲,歌颂伟人,其目的就是为了传达一种价值观念,塑造一种意识形态

回复

2014-01-24

过程即目的。过程用虚假的东西,再高尚的目的,也会长出毒花。

回复

2013-12-06

愚民教育开始了,焚书坑儒的故事马上就要来了

回复

2013-12-05

儿子加入了少先队,很是高兴,缠着我叫他系红领巾。随后说,“爸爸,我考你一个问题,红领巾是什么做的?” 我说,是用红色布做的。他说,“不对,是用鲜血做成的”。他估计还搞不清染红与制作的区别。“我们老师说,红领巾是用鲜血做成的”,他很郑重的说。我于是问他,“如果红领巾是用鲜血做的,你闻闻有没有鲜血的腥味?” 他煞有其事地闻了一下,说“好像没有!” 我接着说,“相信了吧,红领巾不是鲜血做的,而是红色布做成的三角形,戴着红领巾表示你是小学生。” 他不解地点了点头。 一直以来,长在红旗下的少年儿童,一直接受这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红领巾是用革命先烈的热血染红的,是五星红旗的一角。诚然,用红领巾进行对儿童进行启蒙的爱国主义教育无可厚非。但一开始,我们的教育就对孩子撒谎,哪怕这种只是善意的谎言,估计也会对孩子今后的成长产生负面影响。一个刚入小学的孩子,充其量也不过6-7岁,他们可能搞不清什么事爱国。我们的爱国教育能否先从培养孩子的讲诚信,守纪,培养爱心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始?当成群结队的国人出现在海外,其丑陋的行为为当地民众所不齿时,我们是否要反思,我们的教育是否本末倒置了? 如果有孩子问你,“红领巾是什么做成的?” 你该如何回答? 后来,我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的数学课本中三角形面积一章中的内容中,出现了一面红领巾的长度为100cm(1米)。各位不知道看到过这样长的红领巾没有?

回复

2013-12-04

指出错误是正确的,揪小辫子不放就不应该!

回复

2013-12-04

教育本来就是为当权者服务的,全世界都是这样。这不是中国特色,这恰恰是和世界接轨啊?!

回复

2013-12-04

李XX强讦,那是肉体插入. 我们的思想却每天都被强权者插入. 谎言是遗留的脏物. 这算更恶毒的强讦(奸).

回复

2013-12-04

你懂的

回复

2013-03-04

现在本人在中学任语文老师,对教学也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和体验。在教学之余,积三年之功写了一部反映西南某偏远农村中学的教学日记,所写内容时间跨度为一年,约21万字。一名普通老师,要正规发表作品相对较难。真心希望有热心的社会人士、出版者及同行,能给我以协助,争取能把作品发表,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中学老师的生存状态,这对中国的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以及家长的家庭教育等不无启发意义:真实的力量胜过多少理论文章! 有热心的师长、朋友,请发邮件至shurenhuang@126.com 希望您的出现,将是我幸福的骄傲!我也希望我的努力,能对中国的中学语文教育,尽一个人微薄的努力。集子的名字,我想命名为《那个童年》、《无知集》或《一粟集》。

回复

2010-10-28

这就是中国的特色 没有真实的 唯一真实的就是假的

回复

2010-10-26

朝鲜的今天 可能就是我们下一代的明天吧? 从小开始洗脑!

回复

2010-10-26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说的好啊!

回复

2010-10-23

勿以善小而为之 勿以恶小而不为 “一位来自安徽宿州的小学语文老师”的“错误什么的是难免的,谁都不能保证一点错误不犯”这种 观念还能说什么,言传身教,孩子们的学习能力超乎你们的想象,谁又能保证以后不会出现这种“错误”而害人害己呢。 错误总会有的,但是知错不改却是罪莫大焉

回复

2010-10-22

心痛,中国造假这么厉害,看来是有原因的!

回复

2010-10-22

鲁迅大撤退,孔雀东南飞,自由和爱情都飞走了,偌大的国家还剩下什么?

回复

2010-10-22

samuelclemens 19小时前 TO YANCHENYU:综观全部内容,那句话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别玷污先人的伟大,同当代某些东西混为一谈 恩,说得对,那后来的当权的就是这样解释的啊(你不会认为那些皇帝是你这样认为的吧),一样的曲解啊,所谓异曲同工。

回复

2010-10-22

社会基本道德丧失殆尽! 中国社会是个不尊重事实的社会 中国社会是个弄虚作假的社会 中国社会是个不知廉耻的社会 中国社会是个坑蒙拐骗的社会 总而言之 中国社会是个自上而下的社会

回复

2010-10-22

回想起小学时候的语文课本,无非就是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在国民党反动派压迫下保持怎样的节操,什么老一辈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怎样的代价………………成年以后,发现历史竟然如此肮脏,小时候所受的教育根本就是狗屁不通,培养出了什么东西出来?

回复

2010-10-22

鲁迅提倡社会公平诚信 是国民的精神良药 现在都要P民做顺民 怎么能让你有思想呢

回复

2010-10-22

希望中国不会被灭国,中国人的信仰在哪里?走过历史的漫漫长河,从1840年开始,中国先是因为愚昧被外国人被欺侮,后因为愚蠢固步自封。现在估计连自己的祖先是谁都忘了吧!走在大街上,满眼看到的都是改革开放的成果,可中国的文化体现在哪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