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气候谈判大会直击:气候司为中国“正名”
对于中国而言,天津会议开启了一扇外国谈判代表、媒体、非政府组织真实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之门。
责任编辑:曹海东 助理编辑 袁端端
坎昆会议之前的最后一次正式谈判——天津会议一片沉寂,谈判甚至出现倒退。不过,对于中国而言,天津会议却开启了一扇外国谈判代表、媒体、非政府组织真实看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之门。
为期六天的天津会议,中国通过发布会、展览、参观、与非政府组织沟通等诸多方式,进行了一场气候谈判的“国家公关”。这不仅有助于消除外国谈判代表、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长期以来对中国的误解,更增加了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中的影响力。
谈判僵局前,中国不仅仅只会说“NO”,中国希望能影响国际气候讨论的主题。 (勾犇/图)
解振华“推销”
“我来这里并不是推销中国的观点。”尽管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言明不是来“推销”的,但在其回答记者提问中,他几乎占用了发布会一半的时间解释中国如何实现40%-45%的碳强度目标以及遇到的困难。
这是2010年10月4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天津会议召开的第一天,中国政府召开的第一场发布会,仅能容纳七十余人的新闻中心涌入了来自中外媒体的一百多位记者,一时有些拥挤和闷热。
在接近一个小时的提问环节,解振华频频引用各种数据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在涉及一系列有关中国节能减排的数据时,解振华一旁的翻译不时皱起眉头,这些繁杂的数据翻译起来的确需要费些功夫。
在亲自给翻译倒了一杯水之后,解振华继续向在座的媒体尤其是外国媒体解释中国与美国在“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三可”问题上存在的分歧。
事实上,在国际气候谈判的舞台上,中国可以充分去解释的机会并不多。“在国外,说了别人也不一定听。”发改委的一位官员坦言。也正因为如此,在很多外国谈判代表、媒体以及非政府组织的印象里,中国一向被标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