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信访量逐年下降,维稳压力却不断增大专家解析“信访量下降”背后动因
信访量下降与否不能说明问题,关键要看信访体制是否更顺畅了,老百姓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责任编辑:李梁 马昌博 郭力 助理编辑 温翠玲
有的地方花钱买平安,只要访民不闹事就行。虽然一些基层官员认为这样不合适,但因为是上级领导的指示,他们也不得不这样做。
信访量下降与否不能说明问题,关键要看信访体制是否更顺畅了,老百姓的问题有没有得到解决。
沈阳市公安局曾经的一次“大接访”局长接待日,众多上访群众等待反映问题。 (CFP/图)
■专家:
○于建嵘: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社会问题研究中心主任
○单光鼐: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
○郭于华: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9月26日,国新办发布《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其中一组关于“信访”的统计数据引发坊间热议——去年,全国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7%,连续5年保持了下降的态势。
但与这一信息对应的,是社会现实的另一个侧面。就许多人的感觉而言,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数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不断增加,而对于各级地方政府来说,他们也面临着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日益增大的难题。
全国信访量连续5年下降的数据如何统计出来的?又是什么原因导致信访量持续下降?如何看待全国信访量下降和近年来地方维稳压力增大同时并存的现象,它对中国建设和谐社会又意味着什么?对此,南方周末采访了国内几位知名的社会学者。
“总量下降接近事实”
南方周末:2003年出现 “信访洪峰”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瓦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