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学究竟还缺少什么

回到一楼,看着大厅角落的叶企孙铜像,老校友说,原本要将老师的铜像放到馆外的大空间,可是没有得到允许。我才猛然察觉,先前海报左上角有一若隐若现的人像,那是中年时的叶企孙。

责任编辑:袁蕾 马莉

■道古思新

2001年春,我来到北京清华园,参加90周年校庆。4月29日校庆典礼,代表校友致辞的是1966级的朱凤蓉将军,她说:“1964年10月16日晚,整个清华园沸腾了,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当她说道:“清华的传统就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现场的氛围顿时热了起来。江泽民主席最后一位致辞,说道:“国家表扬23位‘两弹一星’功勋,有14位是清华大学的师生……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骄傲。”

走在校园大道,我看到物理系的海报有幅印着杨振宁的题字“重振辉煌”。走进物理馆,往上走去,看到二楼墙上有75位院士的照片,清华物理师生创造的这一纪录,真的是中国学术界不可再现的奇迹吗?回到一楼,看着大厅角落的叶企孙铜像,老校友说,原本要将老师的铜像放到馆外的大空间,可是没有得到允许。我才猛然察觉,先前海报左上角有一若隐若现的人像,那是中年时的叶企孙。

叶企孙是清华物理系的创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回复

2013-12-12

叶企孙先生万古! 为先生痛 为先生哭 也得到先生哲人襟怀的 精神给养

chenyuhan
回复

chenyuhan

2010-06-15

教育产业化之后,老师们有钱了,校长们成官僚了。学费更贵了,知识越发贬值了

回复

2010-06-15

出了很多院士、科学家就是知识分子的骄傲了?未必。原子弹的制造对于人类并不是什么福音而是灾难。一个大学如果只为统治阶级服务——造武器、作留美预备学校,而这所大学居然还是一个国家的顶级大学,它还认为自己和祖国站在一起,那么只能说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回复

2010-06-14

大学是什么 大学不是你学技艺的地方 那可以自学 大学所谓大学 乃心中之气魄 更多的是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