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官”张宝顺的风雨9年

惹人注目的煤矿,不断求索的政策,持续震荡的官场

责任编辑:马昌博 郭力 李梁

从2001年起,在山西为官9年的张宝顺,一直面临着各种煤矿顽疾的困扰,并不断尝试突破。而他在4年的省委书记任上,也换了三次省长搭档。作为“晋官”之一,张宝顺给外界的印象,颇有“风雨兼程”之感。

4年内换了3任省长的山西,刚刚完成省委书记的更替:60岁的原省委书记张宝顺调离山西奔赴安徽,山西省委书记由“邻居”陕西的“博士后省长”、58岁的袁纯清接任。

回顾过去的几年,从“明晰产权”给个人,到以国有化为主的“兼并重组”,山西的矿权改革可谓大回转。而省长频繁更换,政策不断尝试的背后,是一个苦苦求索的煤炭大省。

张宝顺从2001年起,在山西为官九年,其间当了一年半的省长,其省长继任者——也就是他升任省委书记之后的搭档——于幼军、孟学农先后折戟。孟学农更是两次请辞,创下纪录,外界亦留下“晋官难当”的慨叹。而几人中作为“晋官”时间最长的张宝顺,给外界的印象,亦是颇有“风雨兼程”之感。

作为“晋官”之一,张宝顺给外界的印象,颇有“风雨兼程”之感。 (CFP/图)

【一】

2001年从新华社副社长调任山西省副省长时的张宝顺,各界普遍认为是被委以重任,是新一批“政坛新星”的代表之一。

此前的张宝顺,从1979年起在共青团中央工作了14年,官至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他给人的印象是温和而正直,一个细节是,张长期在中直机关工作,养成了不愿让人称呼职务的习惯。

三年后,张宝顺从副职转正,开始登上山西政治核心舞台。而此后,煤矿带来的种种问题,就一直在困扰着他。

2004年1月12日,张宝顺担任山西省代省长的第一天,在省政府与机关干部见面后,就匆匆赶到正在举行的全省煤炭工作会议现场。他的开场白是:我是带着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7)


回复

2014-12-23

山西官场腐败成窝,张书记能出于污泥而不染,说明是个清官!

回复

2014-11-02

国有资产恭手送人的犯例,官商勾结导致国有资产流失。

回复

2014-08-31

山西官场“地震”释放哪些信号? 康国家之概,饱官员自己的私囊,对于山西普通百姓生活而言,并无实质性的提高,甚至反受其害,无论是空气污染,还是地表水源的流失,甚至是被挖一空的地陷之苦。按理,“为官一处,造福一方”,然而,实际上,这些人,还不如最基层的村官,一个小水塘,年底打鱼,也知道每家每户按人口分派。 实质上,这就是“窝案”、“串案”最为有害之处,政府的“脸面”和公信力,就是在这些人的手上丢了个净光。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些的地方政府中,其政治生态又将会坏到何种程度,可想而知。 再次,加强官员交流势在必行。 纵观山西这些被查官员,以山西本土为多。杜善学,山西省临猗县人,陈川平,山西平陆人,聂春玉,山西侯马人,令政策,山西省平陆县人,任润厚,山西省代县人,白云,山西五台人, 可想而知,这些在山西土生土长的官员,又一直在山西任职,其盘根错节的人际关系可想而知,尤为重要的是,即便“外来的和尚”能力再强,想干一番事业,打破其既得利益,在如此强大的地方势力面前,掣肘不可避免,甚至最终是“落荒而逃”、“有多远滚多远”,这才是最为令人担忧之处,也是当前普通民众反腐存疑之处。 由此可见,任何一个人,尤其是晋身厅以上职务官员者,久居一处,必生弊端。 综上,当前的反腐形势,令人振奋,而作为执政党,不畏自揭“家丑”,更让人看到希望。然,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现在要做的,正是要乘胜追击。 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回复

2014-08-31

2014年以来,山西省已有7名副省级官员先后被查,4个省委常委(杜善学、陈川平、聂春玉、白云)和3名副省级官员(金道铭、令政策、任润厚),尤其是自进入6月份以后,山西官员被查明显进入快车道,特别是周末8月29日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接连发布两位山西官员落马的消息,其背后无疑是在释放出更多的信号。 首先,有腐必反,没有“到此为止”一说。 3个小时之内,山西再一次两副省级官员被查,之前,6月19日,山西省已有省委常委、副省长杜善学和省政协副主席令政策同日被宣布接受调查,这放在以前是不可想像。十八大之前,查处一个省级官员,不知要使出多少劲,多方掣肘。 现在,已成为常态。 尤其在查处周永康、徐才厚等人之后,社会上有种种舆论。事实却恰恰相反,以查处周、徐两人为转折点,反腐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势如破竹”。如果将反腐比作一个大战役的话,那么,周、徐两人就是一场战斗中的一个制高点,制高点拿下,向前推进的阻力锐减,而向前推进的速度必然加快。 甚至不排除向另一个制高点推进的可能。 其次,“窝案”、“串案”将成为查处的重点。 山西是个好地方,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达三千余年,有“华夏文明摇篮”之美称。更为重要的是,山西矿产资源丰富,在已查明的70种资源储量中,居全国前十位的就高达36种,尤其是相对全国其他省份具有优势的煤、煤层气、铝土矿等,其煤炭保有储量达2700余亿吨、煤层气储量达1800余亿立方米、铝土矿储量达14余亿吨。 在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山西这些资源挖出来就是钱,甚至一度紧俏到要排队、写条子才能买到这些资源,如煤 康国家之概,饱官员自己的私囊,对于山西普通百姓生活而言,并无实质性的提高, 正所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2010-06-12

拍马屁也不至于这样啊! 山西发展成这个样子,能和他没有关系?几届政府了,山西官员更腐败了. 山西老百姓和其它省份比一比,敢吗? 无为就是犯罪啊1 竟然跳到安徽,为祸一方啊!

回复

2014-08-18

这样的内容还是删了吧,山西人看着可笑,安徽人看着苦恼

回复

2014-06-20

这猪人啥事也不干,尸位素餐

回复

2013-05-10

让中国梦飞起来

回复

2013-01-23

张宝顺...

回复

2012-02-15

胡丽英跪求媒体记者伸出手来,帮帮我这位为儿伸冤寻求公正的母亲吧! 求助:黄山一位母亲的真情诉说     您好!我名胡丽英,安徽黄山人,我儿曾祥志2006年4月25日在交通执法时,被一台非法营运“黑车”强行故意冲卡撞辗因公牺牲,我唯一的孩子为了捍卫国家交通事业献出年青而宝贵的生命,年仅23岁。这是一起近年来我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在一线执法过程中遭遇暴力抗法致执法人员死亡的恶性案件。     使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性质如此严重的刑事案件,休宁县有关部门竟重罪轻判,对暴力抗法,致我儿牺牲的凶手判刑仅2年?如此对违法者的袒护纵容就是对受害家属与广大执法人员的巨大伤害,同时也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与公正!     对这种明显与法理事实相悖的不公正判决量刑,我与丈夫从2006年5月起向县、市、省相关部门申诉,要求对该案进行复查重审,但均如泥牛入海毫无结果,寻求正义的诉求难以伸张。为此,我只得在网上泣血呼救,望尊敬的领导,睿智而正义的网友们伸出援助之手,帮帮我这位百般无奈而无助的母亲吧!请您看在我儿已为国家献出年青生命的份上帮帮我吧!请在百度搜索写:曾祥志因公牺牲与胡丽英泣血十问即可看到案件全过程

回复

2010-06-12

拍马屁也不至于这样啊! 山西发展成这个样子,能和他没有关系?几届政府了,山西官员更腐败了. 山西老百姓和其它省份比一比,敢吗? 无为就是犯罪啊1 竟然跳到安徽,为祸一方啊!

回复

2010-06-09

南方周末,悲哀。说实话,我好久不买了。

回复

2010-06-07

当代中国,经济问题都是政治说了算,南周看问题就是有能力,一份报纸想占有舆论地位就得设权,但不可妄言,这篇写的很顺水人情,好字当头,我顶你们

神棍德
回复

神棍德

2010-06-07

省 长比起来书 记还是差一大截,你看换了N茬省 长了,人书 记还稳坐钓鱼台呢。 再说了,现在只要是赚钱的,你都可以隐约发现背后有我们无处不在的“太 子 党”的痕迹,所以呀,背景复杂是一定的了! 不多说了,再说我又要被审 核发言了。。。。 在和 谐的伟大力量下,我发现可以说话是多么的可贵啊!

回复

2010-06-07

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作为一个安徽人,我期待张书记在安徽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回复

2010-06-07

支持!!!张同志!!但要还钱与民!!!

回复

2010-06-06

现在什么发言都要审核了?看来不仅仅是敏感字了

回复

2010-06-06

为什么他来安徽,上面应该有个交代。是权力布局吗?

回复

2010-06-05

本人即为山西人,宝顺同志调离山西是不是以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承担由于山西煤炭资源整合造成的责任,这也许就是我们这里的工作方法吧

回复

2010-06-05

这样的人,你们也拍马屁?悲哀

回复

2010-06-05

悲哀 堕落到如此地步 什么也说不出来 南周记者都辞职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