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汪晖“抄袭”到学界的“中国模式”
在汪晖是否抄袭的争论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下学术界的各种“中国模式”:拉帮结派、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在汪晖是否抄袭的争论背后,更值得关注的是当下学术界的各种“中国模式”:拉帮结派、急功近利、心浮气躁……
抄袭风波起
对于《反抗绝望》,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应该都不陌生,这是研究鲁迅的经典著作之一。这也成为事件的一个伏笔——因为总有学生引用这本书中的内容,南京大学教授王彬彬觉得有必要读一读汪晖这本写于20年前的著作。
他先是觉得晦涩——这也是不少人看汪晖著作的感受。之后,又对书中一些内容产生了疑问,“有点眼熟,怎么会不眼熟呢”。他查了自己经常翻阅的几本书,“这些书都是研究生阶段读的,对于很多内容都有印象”。对照阅读之后,他得出了两个结论:文理不通,抄袭剽窃。于是,他写了一篇《汪晖的学风问题——以<反抗绝望>为例》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刊登在《文艺研究》上。
3月25日的《南方周末》又全文刊载了这篇文章,因为王彬彬觉得“刊发于《文艺研究》上的文章有两三千字的删节,希望有一个完整版,而对方刚好有这样的版面。”至此,大众媒体开始介入这一事件,王彬彬开始与汪晖捆绑在一起见诸网络和纸媒,轮番接受各种不请自来的声援和攻击。
短短一周时间,事件的发展渐渐超出他的想象,尤其在他不熟悉的网络空间上——新浪网甚至为他开了个博客,最近也是唯一一篇日志的时间停留在3月26日。也有人以他的名义杜撰了一篇他批驳毛泽东诗词抄袭的文章,为他坊间流传的酷评学者形象再添一笔。
王彬彬对此颇为茫然,“除了浏览网页、收发邮件,我在网络上几乎不做其他事情”,因此,网上的攻击并没有直接渗入他的现实生活,而他连珠炮似的语速下表达出的只有一个意思,这个事件与他之前、之后都无关,尽管他仍在默默关注参与进来的各方言论——不认同却也不反驳。
王彬彬在“被妖魔化”的同时,也陆续得到一些支持。有人发短信声援他,有人在网络上继续贴出涉嫌抄袭的证据。在他任教的南京大学,这件事并没有让他受到更多的瞩目,“完全是我个人的行为,我不过是提出一个问题。”在学生眼里,王彬彬是一个耿直的老师,快人快语,翻看他之前的经历,很多都与麻辣快评联系在一起,包括他曾经批评过的金庸、王朔、余秋雨,都没少为他惹来争议。
王彬彬对别人指他靠骂人来炒作显得很恼火,“一个搞批评的人,总会有说人家好或不好的时候”,但这一次在他看来是证据确凿的批评,却引发了连他自己也搞不懂的争议。
《反抗绝望》是汪晖的博士论文,按照汪晖在新版序言中的说法,该论文写于1986到1987年之间,1988年4月作为博士论文通过答辩。之后,该论文被编辑成书,经历了4个版本,作为汪晖在鲁迅研究领域的成名作广为流传,王彬彬在文中将它称为汪的“第一桶金”。
近年来,学术界不断曝出抄袭事件,但此次事件,无论是受关注度还是影响力都超过从前,大众媒体的参与以及网络平台的论战使得一个本该在学术范围内讨论的问题被赋予了多重涵义。
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在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说:“以今天的学术标准来看,《反抗绝望》可能确实在引文等方面存在不够规范的问题,但这不能简单称之为剽窃。”
北京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教授、《反抗绝望》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严家炎也认为王彬彬的文章中,“有一些地方说得好像过分了一点。”在被问及王彬彬指出的问题是不是硬伤时, 严家炎给出了肯定的回答,“讨论这类问题对于纯洁和改善我们的学风还是有好处、有必要的。”
抄袭是否成立成为争论的核心问题。汪晖的支持者认为,王彬彬文中所指内容属于学术失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