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只节能灯的后遗症

一面是节能业绩簿上的闪亮数字,一面是日益累积的污染风险,国字号节能灯推广战略何去何从?

责任编辑:曹海东 朱红军 实习生 袁端端

八旬教授上书国务院领导,质疑绿色工程是污染陷阱

一面是节能业绩簿上的闪亮数字,一面是日益累积的污染风险,国字号节能灯推广战略何去何从?

惊动国务院

“全国大力推广所谓的节能灯,实际上是对总理批示的‘高效照明产品推广’的巨大误解,并由此引发了生态环境中严重的汞污染问题。”

2010年3月,清华大学物理系八旬教授虞昊投书本报直言,这封信半年前亦曾直达国务院,并引发高层关注。

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因其节能高效而被视为传统白炽灯的替代品。中国节能灯推广战略由来已久,仅2008年全国范围内就推广节能灯6200万只,待到2009年,更是高达1.2亿只。据不完全统计,历年以来,国家推广节能灯可能高达2亿只。

虞昊曾参与国内第一个高压氙气灯的研发,对照明领域颇有研究,他担心,这推广战略背后是可怕的污染陷阱。

据其介绍,1只普通节能灯的含汞量约5毫克,仅够沾满一个圆珠笔尖,但渗入地下后即可造成1800吨水受污染。由于汞的沸点低,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超标上百倍。而一旦进入人体的汞超标,就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而人体一次吸入2.5克汞蒸气即可致死。

虞坚信,这一担心并非杞人忧天。2008年颁布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新名录》就把家庭废荧光灯管列入可不按照危险废物进行管理范围类,这意味着同属荧光灯的节能灯也将得不到针对性的无害处理。

白炽灯:

白炽灯又叫作电灯泡,发光时,大量的电能将转化为热能,只有极少一部分可以转化为有用的光能。白炽灯的寿命一般为1000小时。

荧光灯:


荧光灯又叫作日光灯,日光灯管是靠着灯管的汞原子,由气体放电的过程释放出紫外光。所消耗的电能约60%可以转换为紫外光。其他的能量则转换为热能,寿命 为2500-3500小时左右。

节能灯:

节能灯又叫紧凑型荧光灯,具有光效高(是普通灯泡的5倍),节能效果明显,寿命长(是普通灯泡的8倍)等优点。它的工作原理和日光灯基本相同。一般来说在 同一瓦数之下,一盏节能灯比白炽灯节能80%,平均寿命8000小时。

LED灯:

LED灯又叫发光二极管,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的心脏是一个半导体的晶片。LED灯具有体积小、耗电低、寿命长、无汞污染等诸多优点,好的芯片 LED灯寿命长达100000小时。

而且,我国对废旧节能灯的回收体系还处于空白,这意味着加速覆盖的数以亿计的节能灯在完成节能使命后,可能会被当做普通生活垃圾处理,而成为生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4)


回复

2011-12-04

家电下乡补贴,购车补贴,环保补贴,都是脑残的行为,这些脑残行为的直接结果就是拿纳税人的钱去补贴利益集团,最终毒害整个国家。

回复

2010-11-16

为了环保而环保,这就是一些环保主义者的sb行为。为了节能或减排或减少废气,而采用一些新技术,至于这些新技术是否会造成更大的危害,他们是不管的,傻人帮倒忙,说得就是这些人。就像西方一些人要求每辆车都要装这个,装那个,减排或是减废气,至于这些东西会不会造成更大的污染,他们根本不管。也可能这些污染的东西都拿到其他国家生产去了,这样自己减排了,别国污染了。

回复

2010-11-14

毒害的都是老百姓,在中国老百姓算个啥?唉!

回复

2010-11-14

现在不是又要引海水进新疆了么?专家怎么比农民还脑残呢?幻觉 一定是幻觉

回复

2010-11-14

卖节能灯能赚钱,回收节能灯不能赚钱吗?

回复

2010-11-14

原来是这样。。。。

回复

2010-11-13

连个回收处理体系都没有,很多人想以身作则都做不到!!!

回复

2010-11-13

先不谈节能灯,就连废旧电池都没有做好回收。路上冠冕堂皇的摆着不可回收、可回收垃圾箱,其实真正按类别投放、按类别回收的又有多少呢?!

回复

2010-11-13

狗日的节能灯,狗日的经济发展,我们都是牺牲品。中国的工程越建越大,都是为了消耗过剩的产能,要么怎么会想把海水引到沙漠里?

回复

2010-07-16

我一直以为节能即环保,原来里面大有文章! 虽然每支灯泡的污染很小,但抵不过它的基数大呀。。。

回复

2010-04-17

有新产品替代固然不错,但那毕竟不是眼前的事,况且,新事物也是有利有弊的,问题终究需要解决。不能寄希望于未来,还是要努力做好现在。

回复

2010-04-16

应当加强回收体系的建立,而不是停止推广,任何一项新技术都有弊端,但不能因噎废食。

回复

2010-04-16

不怕,吃完转基因食物后,我们就将个个都是超人,课以呼吸二氧化碳了

回复

2010-04-15

感谢虞昊教授的这番责任,我想小到消费者个人、商家、大到国家真能将责任重视起来,才会真“绿色”起来

回复

2010-04-15

卖灯的大老板、官员及家属、还有些个所谓的“教授”们有几个真正要一直住在中国? 所以我们老百姓就像砧板上的肉一样被随意宰割,然后还告诉我“这是高品质生活,这是节能环保的高尚行为”等等

回复

2010-04-15

先污染,后治理

回复

2010-04-15

发展还是硬道理吗?

回复

2010-04-15

这就是经济指标第一位的鲜活教材。 “发展才是硬道理”

回复

2010-04-15

想起当年哥白尼,为了某种稳定的需要,我们还是把专家烧死吧……

回复

2010-04-15

我们根本就没有环保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