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调查《反抗绝望》
本报3月25日刊登了王彬彬批评汪晖抄袭的文章后,在网上引起了热议。豆瓣网友VIVO、欧文等自发地对汪晖的《反抗绝望》做了一番抽查,发现了多例完全没有注明出处的涉嫌抄袭之处。
责任编辑:刘小磊
■编者按:
本报3月25日刊登了王彬彬批评汪晖抄袭的文章后,在网上引起了热议。有些学者表示,王彬彬所举的“掩耳盗铃式”抄袭,即以“参见”的方式抄袭,存在争议。针对这种意见,豆瓣网友VIVO、欧文等自发地对汪晖的《反抗绝望》做了一番抽查,发现了多例完全没有注明出处的涉嫌抄袭之处。这里选择了其中四例。欧文网友还发现了《反抗绝望》引用西方文献时的“伪引”问题:旧版注明使用中译本的一些地方,新版改为直接引用英文版,但译文则一仍其旧。在这里,1991年的版本是规范的,反而是2000年的修订版出了问题。网友问道,谁说1980年代缺乏学术规范呢?限于篇幅,欧文网友举证的 “伪引”问题(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50693/),我们就不选载了。
涉嫌抄袭李龙牧例
汪晖《反抗绝望》三联书店2008年版第124-125页:
《新青年》开始出版正是在袁世凯极力巩固其卖国统治,准备扮演帝制丑剧的时候。辛亥革命在人们心里点燃的短暂的虚妄的希望已经幻灭了,建立了四年的“中华民国”不仅没有真正走上富强之道,连“民国”的招牌都岌岌可危。于是,《新青年》的第一个结论是辛亥革命并没有在中国建立起民主政治,还需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争取实现名副其实的民主共和国。这种政治性结论直接引导了“五四”知识者对思想文化的重视。袁世凯称帝前便已在提倡祭天祀孔,以便从思想体系上为帝制作张本;《新青年》在袁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莫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