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动中国 六万网友对于西南旱灾的忧和愁

我们得承认,十年九旱的今天,我们对旱灾已经有些习以为常,我们总以为旱灾再凶猛,只需一场及时雨,一切总会依旧,觉得旱区从来都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无涉。

责任编辑:朱红军 曹海东 实习生 袁端端

我们得承认,十年九旱的今天,我们对旱灾已经有些习以为常,我们总以为旱灾再凶猛,只需一场及时雨,一切总会依旧,觉得旱区从来都遥远,与自己的生活无涉。

可是,也许这场百年难遇的西南旱灾不会这么简单。

不可回避的趋势是,这地球,这国家,这环境,一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有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这地球村,岂能只共经济兴衰,却不同灾害冷暖?

所以,只是短短三天,六万余名腾讯网友,便在南方周末开列的有限选项中,留下了自己的忧与愁,我们也试图呈现专业人士的一家之言,以期与网络民意互动。

正如旱灾的影响永远都无法量化预估一样,我们开列的选项总是挂一漏万。但心忧旱灾,就是心忧自己,更是心忧天下。

1 南北同旱不是传说?

3月26日,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指出,北方地区“十年九春旱”,若后期出现少雨温高多风天气,北方 地区的旱情将会迅速发展,可能面临南北方同时抗旱的严峻局面。

但3月27日,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表示,目前中国还没有发生南北同旱的情况。

针对北方旱情,郑国光称,目前北方地区没有大面积干旱,而且现在全国都处于少雨季节,目前北方的土壤墒情还不错,问题只是温度偏低。另外,随着雨季 的到来,西南地区的旱情有望在5月份得到缓解。

专业意见:水利部、气象局,不知该相信谁。

网友言说:大家旱才是真的旱,因为我们都是旱人。

(李伯根 /图)

2 粮价上涨虚惊一场?

干旱严重影响当地口粮早稻的播种,大旱势必造成云南等省第一作物水稻的减产。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显示,从3月开始,当地制作米线的早籼稻米价已经翻了 一倍以上。

但包括国金证券在内的多位券商行业分析师指出,这依然是短期的区域性的上涨,由于调粮作用,可能会成为全国大米涨价的诱因。但由于中国粮食核心区分 布在东北、黄淮海平原和长江流域,主要谷物品种库存充足,干旱对全国粮食供给量的影响不会很大。

中国粮食管理总公司研究室副主任申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7)


回复

2010-04-04

一个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无法无天,毫无礼义廉耻的社会竟然要它的公民奉献爱心?可笑,可悲,可耻,可叹,可怜,可恨。

回复

2010-04-03

给了灾区多少钱?给了世博会多少钱?D有面子,P民没水喝。F UCKING GOVERNMENT!

回复

2010-04-03

脑缺水的人只知涨价。曾记否,为了遏制腐败说什么要向新加坡学高薪养廉。可如今公务员薪是高了,廉养了吗?如果没有一个公正严肃的监督系统,再高的薪也养不起廉。同理,没有科学的决策,民主的理性的领导力,并按自然规律办事,云,贵,川,明天是第二个黄土高原也不是不可能。大旱是浪费水造成的吗?我们那些所谓的具有话语权的学者,教授们把你们的手放在心口上说话吧,不要被金钱蒙蔽了你们的双眼,让你们的知识和着你们的热血一起为国家人民燃烧

回复

2010-04-02

水利建设一塌糊涂!

回复

2010-04-02

关键时刻还得从老百姓身上出血,俗话说的好啊,跳蚤也是肉啊。

回复

2010-04-02

这边厢号召一人捐一块钱就是一瓶水钱,那边厢世博护航警车都换成宝马5系,反正我是不会捐的,末的把钱买不着水,都变成了宝马的油

回复

2010-04-02

支持上调水价,我家还是比较节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