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陋的大学债务

大学不该重物轻人。我不在乎桌椅板凳的质量,在乎的是不愿和平庸者共事

责任编辑:蔡军剑

大学不该重物轻人。我不在乎桌椅板凳的质量,在乎的是不愿和平庸者共事

很多高校负巨额债务,有破产之虞,正在出卖自己的地皮来还债——这是时下的新闻。

破产我不相信,有政府保驾和背书呢。卖地皮我持异议,你没这个权利,这是违法。不是很多公司通过倒卖地皮来发财吗?那不是学校该做的勾当,也不是一件事情做的人多了就变得正当了。学校不该有多余的地皮,除了极少数的老牌大学。多数大学现在的地皮是地方政府近期批给的。如果你今天能卖地皮,说明昨天的规划做大了,校方有欺诈之嫌,审批方有渎职之过。卖地皮还债是最聪明、最狡诈、皆大欢喜的手法,此前的双方勾当和失误都洗刷得一干二净,黑道上最简捷的洗钱莫过于此。不卖地皮,还不起债怎么办?很简单,注销,只好如此,只能如此。但是银行的贷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8)


回复

2013-03-20

很有同感

回复

2012-08-12

我一点都不奇怪新校区工程蜂拥而上之必然。原因之二是它不需要广大教授点头;原因之一则是工程的后面总是有无数的人头,无穷的动力,要推动此举。因为有大订单、大利益、大勾当。金钱是极其可怕的,如果没了制衡。

回复

2010-05-05

全国如此。江西赣州也然。中国特色。

回复

2010-05-05

精辟。一针见血。

回复

2010-05-02

中国大学官僚化的结果,又是一种资源的掠夺啊。

回复

2010-04-29

大学的发展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理念,而不是物质

回复

2010-04-06

大学之大者,在于大师之大,非大楼之大。 ----------------- 在目前中国,大学只在于大楼

回复

2010-04-05

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今天郑也夫老师谈道,“我不在乎桌椅板凳的质量,在乎的是与平庸者共事”,两句话虽间隔近百年,却向人们传递了一种亘古不变的道理。 现在的大学,虽有高楼林立,虽有先进设备,却没有先进的的思想,更多的是功利的心态。学生如此,老师亦然。大学里不在奉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金钱第一,官本位却占据了统治地位。这样的大学教出来只能是短视的学生,奴才嘴脸的学生。 中国的大学何时才能重回“五四时期”的光辉传统??????????????????????????????????

回复

2010-04-05

我所希望的是,现在的大学老师有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有更多的时间关心学生的成长。。。现在国内高校一个导师带十几二十个研究生,一个月都见不到一面的情况太普遍了。。真的应该反思办大学的初衷是什么了

回复

2010-04-04

大学的悲剧造就了一代大学生的悲剧!太杯具了!

回复

2010-04-03

本人现就读于新校区,学校正耗费巨资想图书馆打造成标志性建筑,而同时学生已有半年不识图书馆之书味了,估计还得有半年才知图书馆到底是如何的“标志”。这正是本末倒置,让人气氛的很。最让人担忧的是,新老校区不具有文化的一体性,今天去老校区看了看,让人觉得新校区似高中校园,老校区有点八十年代的大学风范。在这样的大学读书有点悲哀。

回复

2010-04-03

现在是学校是大了,漂亮了,可真正的学者却少了,行为也龌龊了。向你走来时,先闻到铜臭味

回复

2010-04-03

文明上网,登录发言

回复

2010-04-02

我觉得,大学花钱是必要的,对于破旧的楼该修的还是要修一下,总比新建的要省钱,更多的钱应该用在科学研究上。老师毕竟辛苦,应该得到尊重,若老师若是能克服物质条件之劣,乃是师之高德。但是人还是有一些人不自觉,他们大概就是这些债务的始作俑者了,本事教育就不应该与利益,行政等关系太暧昧,这些就是做为普通学生的我也能感觉到,由于没有调查过,就不多言了。中国大学还有好长的路要走。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的,希望社会也为大学营造一个好环境,浮躁和一切向钱看,而无所不用其极的社会想要培养出好大学也难。

回复

2010-04-02

前一阵子提出要建若干所世界一流的大学 但是到了后来 逐渐演变成建造若干所规模一流的大学 再一想也就释然了 因为在国人的思维模式中 唯有与国外同行先在规模上比肩才是比较容易的 至于其他的,可以慢慢努力 正所谓 一流的校舍,二流的学生,三流的教授 希望有一天 有人指着我的鼻子说我说错了。

回复

2010-04-01

应该时下学校的都i把钱给分玩了把 不可能欠债啊 不相信这样普遍

回复

2010-04-01

是为了鸡得屁!

回复

2010-04-01

大学已经成了出售文凭的工厂,大学的老师已经成了出场学术良知的商人!总在提教育这个话题,但谁又能改变这个不变的现实呢?中国的教育,真令人操心!

回复

2010-04-01

大学已经成了出售文凭的工厂,大学的老师已经成了出场学术良知的商人!总在提教育这个话题,但谁又能改变这个不变的现实呢?中国的教育,真令人操心!

回复

2010-04-01

说实话,也有很多大学穷的可以。像我们通化师范学院,八千左右的学生挤在一个山头上,谁可怜我们。八个人住一个寝室,没有一个像样的阅览室,只能在床上看书,东西都没地儿放,更别说放电脑了。而且用电也不方便,每天从天黑到十点,有时候看书甚至用蜡烛。图书馆也只有不到两百万册的图书,很多图书还是幼儿班版的,很多书的权威版本都没有。很多老师能留在这真不容易。 当然,这样的条件不是不能学习,但是大学总得有个像样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吧,否则怎能称之为大学呢?这样的条件我们怎能平衡。这是教育资源配置的严重不合理。 有的大学建造校门要几千万,我们能平衡吗,有同样经历的朋友顶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