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为马戛尔尼来访而编的朝贡戏

当初得知英使来访,乾隆喜出望外,他愿意做的让步超过他下面的官员。为了礼仪之争,他甚至责怪负责接待的官员不够通融。真正触怒他,导致他的态度发生变化的,是英方提供的礼品单及礼品的安装说明。不是礼品太薄,而是太厚的礼品

责任编辑:刘小磊

当初得知英使来访,乾隆喜出望外,他愿意做的让步超过他下面的官员。为了礼仪之争,他甚至责怪负责接待的官员不够通融。真正触怒他,导致他的态度发生变化的,是英方提供的礼品单及礼品的安装说明。不是礼品太薄,而是太厚的礼品,显示了英国的实力,夺走了乾隆的优越感

1793年的英国使者马戛尔尼访华作为中西外交史上的第一次正式接触,其意义无庸赘述。此次访问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件文件都早已被中外历史学家反复论述和引用,即便是近几年来最受到注意的有关专著,除了利用新理论来提供新视角外,也没有提供任何新材料。所以许多历史学家认为这是个研究过度的题目,无法再有突破。然而我这些年在清宫档案的搜寻中,却找到了当年乾隆为马戛尔尼来访专门编写的剧本。这个剧本的存在至今不为任何中西历史学家所知。

这个剧本不但可以告诉我们乾隆如何看待英使的来访,也即英国使团的外交地位问题;而结合英国方面的事后回忆,也可以了解到他们当时是如何误会了这出戏的内容,错过了与他们直接有关的信息,以致他们后来的计划全盘落空,空手而归。虽然近年来西方清史研究中强调把皇帝当成皇权机构而非个人看待,但皇帝除了代表皇权,也还是个人,他们仍时时表现出个人的特性,在皇权空前集中的清代,这种个人性格尤其处处可见。我之所以能在汗牛充栋的清宫档案中发现这个剧本,也与我对乾隆个性的了解有关,并非完全侥幸。

怀柔远人:《四海升平》

清宫中有专为外藩朝贡而编的戏,这些戏与所有仪式戏一样,内容贫乏,千篇一律,同样的唱词有时甚至出现在不同戏中。因此这些戏靠技巧、排场取胜,同时也是朝廷炫耀实力和财富的方式之一。乾隆时期三层舞台的设计便是应这种需要而出现的。朝贡的日子往往在宫中最重要的“三大节”(皇帝生日的万寿节、冬至及元旦)期间,三大节庆祝的戏要演五六个小时以上。戏的内容不外两类:神仙、菩萨或历史人物来向天子祝寿;外藩仰慕天朝,不远千里来朝贡。除零星个人的记载,从晚清档案看(清前期档案已不存),这些戏中最常见的有《海不扬波》、《年年康泰》和《太平王会》等几出。

朝贡戏通常不提具体国名,而是使用古老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类没多少实际意义的含糊说法。这些戏可以在任何朝代的宫廷演出,事实上宫廷仪式戏也的确不是源于清朝。只有在非常特殊的情况下,清廷才会下令专为来访者编节目。这种情况,据我了解,只有1793年马戛尔尼的来访。虽说当时清朝已开始走下坡路,但表面的气派还在,乾隆又是这样的好大喜功,英国又并非传统的朝贡国,这大大满足了乾隆的自满心理。他亲自过问访问的细节安排。有关这次访问的文件——乾隆的指令,各部门、各有关大臣的奏折,至今保留的共有783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国际文化出版社公司,1996)。但关于戏剧,这些文件中仅提到“带至西边廊下观剧”而已,并无更详细的材料。

实际上,乾隆为英使来访专门编了出昆剧,剧名《四海升平》。此剧完全按明传奇的形式,南北调轮换唱,主角文昌唱北调,其他角色为南调,戏以北调开场、结束。整出戏的进出场、武打都是按三层舞台(福、禄、寿台)的条件来设计的。

戏开场,众云使手持祥云道具从三层舞台的底层寿台出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