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与上海写作组

余秋雨是不是“文化革命”期间上海写作组的成员?这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问题。有些人说是,余秋雨本人则绝口否认,不但声称自己不是上海市写作组的成员,而且连参加过写作组下属机构《鲁迅传》编写组——石一歌的事也不承认。

责任编辑:刘小磊

余秋雨是不是“文化革命”期间上海写作组的成员?这一直是个争议不休的问题。有些人说是,余秋雨本人则绝口否认,不但声称自己不是上海市写作组的成员,而且连参加过写作组下属机构《鲁迅传》编写组——石一歌的事也不承认。

要弄清此事,当然最好是由当年写作组的成员出来讲话,他们是知情人,最有发言权。但是也难,他们现在都不便讲话,或不愿讲话。偶尔有一个原石一歌成员孙光萱出来指证(《正视历史,轻装前进——读〈余秋雨的一封公开信〉》,见2000年4月6日《文学报》),余秋雨马上作出反击(见同月28日 《南方周末》:《对于历史事实我从不谦虚》),将对他的指证和批评,说成是“侮辱”、“诽谤”,而且还与“盗版”事件联系起来,好像指证者、批评者都是与盗版集团串通一气似的,这真是无赖逻辑。余秋雨在后来的文章和谈话中,还续有所论,均以极其轻蔑的口吻来对待孙光萱,盛气凌人,大概是对指证者仇恨之极,而且想以此架势吓得别人不敢开口。不过要靠这种方法来封人之口,是办不到的。关心此事、议论此事的人倒是愈来愈多了。

我本来对于有些论者抓住余秋雨在“文革”期间参加过上海写作组的事不放,是颇不以为然的。认为这些事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造成的,只要参与者对自己做过的错事、写过的错误文章有了认识,也就可以了。生活的道路很长,人总是要往前走的。但余秋雨硬是不承认自己所做过的事,而且还要倒打一耙,这就令人反感了。于是,我一碰到原上海写作组的人,就想求证此事。

有两次聚会,值得一记。

一次是几年以前,姚汉荣兄因乔迁之喜而请客,到者有徐景贤夫妇、陈冀德、施燕平、吴晓平和我,还有恰好在沪探亲的胡锡涛。这几个人,除了吴晓平以外,都与上海写作组有些关系:徐景贤是上海写作组的党支部书记,因领导写作组造反有功,官至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陈冀德和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莫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回复

2014-07-28

太吓人了,原评论不是我发的……我都没看过这文章……

2014-07-23

乱喷!余秋雨和黄佐临给他们评什么职称?八竿子打不着的!你自己喜欢读他的书就读,别在这颠倒黑白!

回复

2014-07-23

虚伪的人而已。胡侃大师,迟早被淘汰。

2010-02-26

尊敬的《南方周末》文化版的编辑: 您们好! " 毁损的力量远远超过创建的力量。毁损者永远有英雄的形象,永远只依赖谣言,永远不需要实证,永远不考虑道歉,永远不自感羞愧。而人数已经越来越稀缺的创建者,则永远处于“靶子”的地位。王小波先生说:中国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现在的问题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在数量上至少是做事的人的十倍,乃至几十倍。更惊人的是,很多媒体为了发行量,总是喜欢鼓动批判、揭发,因此也站到了不让别人做事的人的一边。"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的一段话,我希望你们不要做那样的媒体。余秋雨先生的不回应的态度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做事的人,为广大读者创造佳作的人。 你们的忠实读者 2010.3.26

回复

2014-07-23

恐怕余秋雨“武乡侯骂死王朗”的事你也不知道吧?余秋雨写的就一定是真的?对于你,我还是那句:先入为主。

2010-03-06

秋雨先生到底有没有承认自己是上海写作组的成员,以及他与石一歌的关系貌似在他的《借我一生》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自是不知诸位读过没有,没有的话,请去读读吧,读完后再评论谁是小人,谁在妄言,只怕列位中有人不敢读,或读过后也当没读过,因为害怕否定自己吧,文盲不怕,就怕心盲,心盲或许也不可怕,就怕盲而不自知,知而不自明,只会人云亦云,“跟着汽车收大粪”

回复

2014-07-23

乱喷!余秋雨和黄佐临给他们评什么职称?八竿子打不着的!你自己喜欢读他的书就读,别在这颠倒黑白!

2014-05-15

该评论已删除

DarkNess
回复

DarkNess

2014-06-25

与其有时间争论这些 不如多为中国文化界挖掘出几个天才 几个有良心的人 看看历史上有多少个人被无情的批判吧

DarkNess
回复

DarkNess

2014-06-25

唉 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 而不是总是被报刊媒体所引导着走 多人认同的观点一定对? 还是请大家看看文化苦旅 余先生怎么说的吧

回复

2013-06-15

一个对于他人不了解只依据谣言说人长短的人,我想那叫长舌妇吧!

2010-03-08

这么虚伪的人,像流氓一样耍赖的人,的确不是大师. 曾经的错误坦坦荡荡的就认了吧,那是历史环境的问题,没人会怪你,可是你这样欺骗天下人,还理直气壮,品格高低可见一般。也难怪你老是做出些惹人骂的事情来,看来是你的人品出了大问题啊,鱼秋雨

回复

2010-03-08

这么虚伪的人,像流氓一样耍赖的人,的确不是大师. 曾经的错误坦坦荡荡的就认了吧,那是历史环境的问题,没人会怪你,可是你这样欺骗天下人,还理直气壮,品格高低可见一般。也难怪你老是做出些惹人骂的事情来,看来是你的人品出了大问题啊,鱼秋雨

回复

2010-03-07

余秋雨先生近年的一些言论和行为让人不齿了。

回复

2010-03-06

秋雨先生到底有没有承认自己是上海写作组的成员,以及他与石一歌的关系貌似在他的《借我一生》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自是不知诸位读过没有,没有的话,请去读读吧,读完后再评论谁是小人,谁在妄言,只怕列位中有人不敢读,或读过后也当没读过,因为害怕否定自己吧,文盲不怕,就怕心盲,心盲或许也不可怕,就怕盲而不自知,知而不自明,只会人云亦云,“跟着汽车收大粪”

回复

2010-02-28

很多人愿意遗忘,所以,导致无赖盛行。

回复

2010-02-27

这种P事,由他去,白白浪费了报纸的版面。

回复

2010-02-27

余秋雨应该正视事实,作为一个文学家、名人,你现在没法抵赖了,还是写一封公开信,为你先前的撒谎深深地向公众道歉,才能挽回你的一点点面子。继续抵赖只能更加损毁你的名誉。

回复

2010-02-27

余秋雨应该正视事实,作为一个文学家、名人,你现在没法抵赖了,还是写一封公开信,为你先前的撒谎深深地向公众道歉,才能挽回你的一点点面子。继续抵赖只能更加损毁你的名誉。

回复

2010-02-27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一个文艺爱好者,在此衷心感谢《南方周末》在廓清事实真相、还历史本来面目上的作为,也十分感谢吴中杰老师、陈冀德老师等指证余秋雨,为消除这个人对中国文坛所产生的恶劣影响而做出的道义选择及真诚作为,感谢所有还抱持着良知和正义、对真诚不离不弃的人们!!!

回复

2010-02-27

这牵涉到中国文坛的纯洁性、正义性问题,不是一件可以随便忽略过去的小事。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作家的基本品格应该是真诚,如果善于制造谎言的人竟被封为“大师”,供大家效法,岂非公然提倡“瞒和骗”的文艺?这样,中国文艺还有什么前途? ——支持吴中杰老师的观点 另外,针对余秋雨还是要多罗嗦几句:一个假想自己不凡伟大“一贯正确”的人,一个不敢正视自己历史经历的人,一个没有勇气更正自己错误的人,一个指斥别人言辞刻薄、阴毒的人,最后除了堕入戏子、无赖、流氓的泥淖中愈陷愈深之外,恐怕他不会再有别的出路! 不管你身上被罩着多少虚假的光晕,那都救不了你!能够赎救你的依然是你自己!!! 请相信中华民族的宽厚和仁慈吧!!! 无论如何,还是期待着余秋雨的觉悟和忏悔!毕竟,被你戕害和损毁的人太多了,尤其是那些缺乏分辨能力的青少年!!!

回复

2010-02-26

尊敬的《南方周末》文化版的编辑: 您们好! " 毁损的力量远远超过创建的力量。毁损者永远有英雄的形象,永远只依赖谣言,永远不需要实证,永远不考虑道歉,永远不自感羞愧。而人数已经越来越稀缺的创建者,则永远处于“靶子”的地位。王小波先生说:中国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现在的问题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在数量上至少是做事的人的十倍,乃至几十倍。更惊人的是,很多媒体为了发行量,总是喜欢鼓动批判、揭发,因此也站到了不让别人做事的人的一边。"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的一段话,我希望你们不要做那样的媒体。余秋雨先生的不回应的态度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做事的人,为广大读者创造佳作的人。 你们的忠实读者 2010.3.26

回复

2010-02-26

尊敬的《南方周末》文化版的编辑: 您们好! " 毁损的力量远远超过创建的力量。毁损者永远有英雄的形象,永远只依赖谣言,永远不需要实证,永远不考虑道歉,永远不自感羞愧。而人数已经越来越稀缺的创建者,则永远处于“靶子”的地位。王小波先生说:中国文化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做事的人,一种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现在的问题是,不让别人做事的人,在数量上至少是做事的人的十倍,乃至几十倍。更惊人的是,很多媒体为了发行量,总是喜欢鼓动批判、揭发,因此也站到了不让别人做事的人的一边。"这是余秋雨先生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的一段话,我希望你们不要做那样的媒体。余秋雨先生的不回应的态度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做事的人,为广大读者创造佳作的人 你们的忠实读者 2010.3.26

回复

2010-02-25

余秋雨=岳不群

回复

2010-02-25

期待更多的知情者不要再保持沉默,比如“《朝霞》事件"的当事人和亲历者就该写写,再具体描绘下文革余孽余秋雨“大师”的(可以想象必然是)精彩表演! 刻意保持沉默在我看来简直就是一种罪孽,尤其这沉默竟然是为了一个死不肯悔改而且一直抵赖的余秋雨伪君子而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