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扫黄,妈妈来了

打击网络色情和低俗信息风暴中,一个名为“妈妈评审团”的社团在北京成立。

责任编辑:李梁 郭力 马昌博

打击网络色情和低俗信息风暴中,一个名为“妈妈评审团”的社团在北京成立。这些来自各行各业的妈妈们,怀着母亲的焦灼,加入这场网络大扫除行动,期望为孩子创造一个干净、无污染的网络世界。

“我们要找的都是见不得人的信息。”一位志愿者说。白天,怕单位的领导、同事发现;晚上,怕女儿看到——只能在她睡觉后用一小时来“除害”。不过好在,“老婆支持我”。

当北京市的全国劳模李素丽接到北京市宣传部门电话,邀请她加入一个名为“妈妈评审团”的社团时,她马上就说:我去!

1月19日成立的“妈妈评审团”,由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以下简称“协会”)发起、来自各行业的家长组成,专门举报网络黄色信息。这个新生社团的网络工作平台还未建好,正式颁发的聘书也还不到20份。

不过,“妈妈”们已经做好了准备。“肯定会认真履职。”李素丽说。她曾观摩过网站的运营后台如何删除不良信息,并相信这是一件好事儿。

这些被组织在官方背景的社团周围的“妈妈”们,大部分人对社团的理念表示由衷赞同,并自愿报名。而在她们的背后,还另有一批未正式加入的支持力量。

“孩子从小在一起玩的有十几个伙伴,他们的家长听到这个消息,都很支持。”成员之一、大学教师张蕊说,他们会给她提供线索。

尽管在网络上,对一年以来的“扫黄”运动还存在议论。但显然,政府已经通过类似于“妈妈评审团”之类的社团,寻找到了来自社会的支持者们。

这也是北京市网络媒体协会一贯的工作思路。三年前,它还组织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王怜花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56)


司马
回复

司马

2024-12-24

支持正义老哥

2013-05-29

那个耽美小说网站备查,写耽美小说的女孩被抓,也是他们搞的吧?

回复

2014-05-26

自己教育不好孩子,就把责任推给社会,剥夺成年人的性权利,封建保守顽固的势力必将被社会发展前进的车轮碾碎,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

回复

2013-05-29

那个耽美小说网站备查,写耽美小说的女孩被抓,也是他们搞的吧?

回复

2010-02-21

吃饱了撑的。这些妈妈哪个敢保证自己没跟老公开过黄色笑话?逗死我

回复

2010-02-15

"酒泉市肃北县聘请了9名“五老”志愿者——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担任全县网络文化市场义务监督员,并为其培训电脑网络操作和相关法规,颁发聘任证书和义务监督证。" 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除了老以外,what else do they have?

回复

2010-02-13

我只希望扫黄别过火,人群生态系统如果除却一切杂质不见得是好事,就像完全生活在无菌环境下人,他真的叫健康生活么?

回复

2010-02-12

杨恒均:“妈妈评审团”要把互联网变成儿童乐园? 你认为自己未成年孩子不能看的内容就应该删除?网站就应该关闭?难道全中国人民都不能看?哪怕那内容是《宪法》保障我们看、《刑法》不禁止我们看的内容?互联网不是儿童乐园,也不是幼儿园啊!当我们把互联网和社会 变成只适合儿童的时候,儿童不但不会成长,而且,我们成人也会变成“儿童”……今天你以“妈妈”和“孩子”的名义损害《宪法》,违背法律,随心所欲界定“低俗”内容,损害他人表达权和知情权,明天会有更多的“母亲”(包括“祖国母亲”)打着各种保护你和孩子的招牌而损害你们的权利和利益。这个道理很多中国父母都明白,所以当他们积攒了一点钱之后,宁愿把自己未成年的孩子送到“色情成灾”的外国读书……

回复

2010-02-12

生在中国,不免感叹,我们的政府,实事没见它干多少,尽干些愚民的苟且之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既不是人民的,也不具备共和,就是一披着代表人民外衣的的掠夺者。扫黄,扫了那么久,又扫出了些什么,倒是借着扫黄的狗头,干的是扼制民意,加强极权的勾当,“独立人格,自由思想”,越来越深入民心了,看着政府还怎么愚民众,还怎么肆无忌惮的厉行专制!

回复

2010-02-11

古语有云: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如今,防民“性福”又会如何? 大禹治水于疏导为主,为何今人却不借;是进步还是倒退? 任何一个措施的出台,都应该考虑一下时代背景和现代人所受的教育;再对利弊做一些权衡。 某些部门还想通过对扫"黄网"的宣传,并且假借民主的名义邀请”扫黄妈妈“,引起全民对黄网的深恶痛绝,创造13亿柳下惠。够幼稚!

回复

2010-02-09

如果“妈妈”们不是在恐惧中跟孩子作对,而是想办法给孩子提供其它活动,把孩子吸引过去,是不是更好?

回复

2010-02-09

这样的一刀切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有需求就有市场,实行分级制既满足了成人的色情权,也保护了未成年人。

回复

2010-02-08

都他娘的见鬼去吧,怎么不屎一屎……竟捯饬些不靠谱儿的。老子的税白交的~

回复

2010-02-07

一群从小被阉割的太监现在要来阉割下一代了.....

回复

2010-02-07

一位志愿者说。白天,怕单位的领导、同事发现;晚上,怕女儿看到——只能在她睡觉后用一小时来“除害”。不过好在,“老婆支持我” ---------------------------------------- 看毛片又找到一个煌煌理由!再次笑倒。

回复

2010-02-07

“当孩子问我‘我是怎么样来的’,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说。 ----------------------------------- 原来是这些人组成的“评审团”,我眼泪都要笑出来了!

回复

2010-02-06

百姓们是否需要点灯?

回复

2010-02-06

虽然我不是妈妈,但是保护祖国的花朵们,男性公民(也就是古语说的匹夫)也有责。不能叫“妈妈”,也还不能叫“五老”,就叫我们”老大哥评审团” 吧。

回复

2010-02-06

宗春山有很多头衔:中国法学会青少年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监狱管理局犯罪心理咨询与矫正专家委员会委员等等。每个头衔都与未成年人的成长相关。他在各个场合表示,成人世界要遵守国际公约中的“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 “‘妈妈评审团’的灵感,来自于西方国家一些纯民间性质的‘妈妈’类团体。”宗春山说,她们都在从各自的角度和需要出发,努力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建议:宗先生在某个塔利班里应该有个职位。

回复

2010-02-06

人治 还是 法治 是检验社会行为的唯一标准

回复

2010-02-05

应该吧《达·芬奇》给抓起来,谁叫他画《梦那丽莎》,而且画的还是《裹照》呢。。。。。。。 虽然说他在世界是很有名是不,可是谁让他犯了《清理整治网上低俗内容的13条标准》呢,支持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