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迈尔森:从长远看,钱还是会流到中国

建立好的经济体系前提是什么?首先就是要投资,要吸引投资的话,必须让企业家有信心。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投资会被抢劫、会遭遇贪污,那么他们肯定不会来的,他们一定要有信心,法制体系会保护他们。

责任编辑:老黄

罗杰·迈尔森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

我一直在尽力探索,在过去的几世纪,西方的经济体系是如何运营的,中国的经济体系又是如何运行的,通过这样一种研究和比较,我希望能够有更好的理论来以古见今。

在过去很多年,很多跨国企业觉得在中国投资是很正确的选择,而中国的企业家也觉得中国的从商环境非常好,至少和其他的文明不相上下。建立好的经济体系前提是什么?首先就是要投资,要吸引投资的话,必须让企业家有信心。如果他们觉得自己投资会被抢劫、会遭遇贪污,那么他们肯定不会来的,他们一定要有信心,法制体系会保护他们。

中国的儒家官员和西方的商业律师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流派,叫做“法家”,如果我理解正确的话,就是如何立法,就是皇帝如何立法让人们来为自己效劳,而不是我们所说的西方商业法的概念,让投资者放心投资,积累资产,然后增加生产效率,中国的“法家”,并不是商业法。

西方人通常需要找律师来、法院来解决交易中的问题,这一点和中国的皇家体系系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成功要素到底是什么呢?在中世纪的时候,中国有非常成功的商业体系,中国成功的秘诀又是什么呢?

我要做一个比较,我要比较的是非常具体的一个东西,就是英国的普通法和中国的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

英国的普通法可以追溯到罗马时代,但是它真正的蓬勃发展,成为一个政府管理的法庭,用相对公平的方式来解决纠纷,是在亨利二世、1170年的时候。中国的科举也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成为一个主要的选举官员的方式,大概是在宋朝、也就是公元970年。所以可以说这两个事件有很大的平行度。

当时东西方是比较像的:宋朝以比较和平的方式统一了中国;亨利二世的叔叔“斯蒂文”和他母亲达成协议,让亨利二世成为英国的国王,每个国王都有人来支持他们,要让这些人忠心耿耿的支持就要给他们官位,亨利二世要建立一个法制体系。而在英国当时权利都是来自于土地的,而在中国权利是来自做官。当时宋朝和英国的皇帝都必须要用公平的方式来分权。比如说亨利二世,如果把土地都给了他的亲信,他叔叔的亲信就会来反对他,所以要让两个权利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9)


回复

2009-07-27

如果是利用中国相对廉价劳力在中国投资建厂的,那个不叫热钱。热钱是短期的、投机的,觉得人民币要升值所以涌进来的。 哦,明白了,那进来的途径最好还是进金融市场了?这应该可以解释股市上扬的动力之一吧?

回复

2009-07-27

有些东西,我只能说,,,,,唉!不管怎样,好好反省吧!

回复

2009-07-27

文章中有错别字和漏字现象,怎么搞的???

回复

2009-07-27

@ericliu 如果是利用中国相对廉价劳力在中国投资建厂的,那个不叫热钱。热钱是短期的、投机的,觉得人民币要升值所以涌进来的。

回复

2009-07-27

流向中国的目的也只是利用这些廉价劳动力而已吧~

niuyongkang
回复

niuyongkang

2009-07-26

热钱不是早就流向中国了?

niuyongkang
回复

niuyongkang

2009-07-26

国际热钱不是早就开始流向中国了?

回复

2009-07-25

那么是不是, 从近距离的观察,钱正在不断地从中国流失!。! 何必等那么久! 现在就牢牢地抓住不好吗?。?

回复

2009-07-25

Myerson 什么时候又来中国了?媒体怎么都没什么动静,不象上次克鲁格曼来那么铺天盖地。实际上 Myerson 在经济学上的地位只会高于Krugman,而且现在还在不断做研究,不象Krugman, 十年前就不做研究,只做政治明星了。而且Myerson 是搞机制设计的,对中国的意义远大于克鲁格曼这个曾经的贸易学家,但中国的媒体显然不懂这些。 Myerson 是个很博学的人,微观经济学家,但政治和历史读得很多。但是这篇文章好像有些史实上的问题,而且文法不流畅,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Myerson 的英文论文读起来很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