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坝遭遇来自海外的麻烦

“绿坝”有可能面临来自美国同类软件开发商的法律诉讼;海外19家行业组织联名致函工信部,望收回要求电脑厂商在华销售的个人电脑上安装“绿坝”的决定。

原定于7月1日开始在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电脑上预装的“绿坝- 花季护航”(以下简称“绿坝”)互联网过滤软件,一开始民间舆论反应激烈,待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澄清:此举目的在于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该软件可由用户自行选择安装与否,同时对用户上网行为不进行任何监控,也不搜集任何用户信息。民间情绪起伏小了一些。

但紧接着,它又遇到了其他的麻烦。

中国日报报道,“绿坝”有可能面临来自美国同类软件开发商的法律诉讼。

可能的法律诉讼

一家来自加利福尼亚、开发针对青少年上网安全软件的公司“固体橡树”(Solid Oak),称,他们已得到“非常确切的证据”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老黄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1)


回复

2009-07-01

搞一些没有意思的事

回复

2009-07-01

政府需要在提出政策之前好好考虑下:是否会侵害到人民的权利,须知,政府的权力是人民给的

回复

2009-06-21

这个事情告诉我们,只要有关系,无论哪里都是可以走后门的

回复

2009-06-21

工信部的那班人,脑惨啊!!

回复

2009-06-21

看看街头巷尾现实世界中真实网吧中的青少年吧,喊了N年了,未成年人依然是主力。真正有用的事不去做,这种投机取巧的事情干的不亦乐乎,当老百姓傻啊?

回复

2009-06-21

我们买电脑的时候不见你工信部来补贴一下,我们用电脑的时候你就来指手画脚。青少年的电脑是谁买的?是他们的父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首先由谁来负责?也是他们的父母。假如他们的监护人来咨询你了,你有义务提供技术支持;假如没人来要你操这个心,你没权利好为人师。按道理本应如此,但是现实恰好相反,这种不合理的事情难道不应该让它结束吗?更何况,你是用纳税人的钱,实行你的“正义”。这种慷别人之慨的行为,是你光明正大的政府部门应该做的吗?

回复

2009-06-20

这个世界总是让人无奈。

回复

2009-06-20

别折腾了,有精力多多关心一下领导们的性生活。

回复

2009-06-20

别折腾了,行吗?有精力多多关心一下领导们的性生活。

回复

2009-06-20

“中国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本国青少年不受网上不良信息的侵害” 说的好!绿 坝是给有些人用电脑带来了不便,但对于青少年少受网络毒害而言谁更重要呢?

回复

2009-06-20

预测:这一举措最后只能是——流产!

回复

2009-06-20

不知道海外的压力能不能改变工信部的一意孤行。或许工信部会大声的喝问那19家行业组织“你们有孩子吗?”

回复

2009-06-20

我国的部委啥时才能领会胡主席的“不折腾”意旨!!!工信部的“绿坝”,司法部的“司考二代身份证”,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交通部的“第三者责任险”,建设部的“经适房”。。。。能不能不要老出这种“拍脑袋”政策???!!!不加论证,不与听证,头脑一发热就出台一些民怨不断的荒唐政策!!!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本来职责是为民服务的,现在咋老想着法子难为老百姓呢??政策出台前为何不征求一下老百姓的意见,往往错了才事后补救????“大家长”式的行政方式啥时能改改,真正耐心去听听人民的呼声?????!!!

回复

2009-06-20

4千万的蛋糕,悄无声息地分完了,不该吃的也已经吃下去了。现在某些官员是硬着头皮也要上了。为了部门的面子问题,绿霸就算到处抄出来的,没人用,强推也得推上去 建议政府部门做个榜样,强制任何部门领导率先使用~ 我们是成年人,什么消息低俗色情我们能够判断。而他们,我想才是未成年人

回复

2009-06-20

绿霸,真是霸道。绿霸真是一款好的软件,为什麽要强制。一旦强制,就失去它原有的意义了。

回复

2009-06-20

该保护的他们不保护,不该保护的要你保护个逑。

回复

2009-06-20

支持谷哥

回复

2009-06-20

谷歌应该是钱没交够吧 百度都 传播了 这么多年色情都没事 谷歌怎么就刚传播就88了 哈

回复

2009-06-20

学校进行了多少实质性的青少年性教育?有多少这方面合格的师资?恐怕老师自己都有问题吧?教育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不解决,到头来怪人家搜索引擎!

回复

2009-06-19

为保护未成年的健康成长,所以在所有的电脑上预装绿坝。难到在中国买电脑的都是未成年人。政府是不是想把成年人也当成未成年的给一并保护了,还是觉得中国成年人的智商都是未成年的,需要政府告诉我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了解什么不该了解什么。况且这种强制性的做法本身就具有侵犯公民通信自由及通信秘密的权利、违宪的嫌疑,还如此的态度强硬,简直不可理喻。处理问题简单粗暴,拍着脑袋想一出是一出,从来不去想这种做法是不是存在法律上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