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之后,网球会成为中国的“国球”吗?

广泛的群众参与、巨大的球迷市场、国际赛场上顶尖的竞技水平、源源不断的球星,或许是“国球”成立的几大条件。平民化的乒乓球,只需要一张石桌、几块做球网的砖头,就可以比划起来,为中国这个人口数量庞大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准入门槛极低的运动舞台。毕竟,在过去中国人饭都吃不饱的年代,体育何其奢侈。一部乒乓球在中国的普及史,就是一部平民体育的启示录。

责任编辑:辛省志

8月10日,巴黎奥运会乒乓球项目最后一枚金牌的争夺中,中国队以3比0的绝对优势击败日本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包揽了本届奥运乒乓球项目的所有金牌。

从1988年乒乓球项目进入奥运会以来,10届比赛共决出42枚金牌(前8届中乒乓球比赛分为4个小项共4枚金牌,从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始,增加了混合双打1枚金牌),中国队获得了37枚,多次包揽全部金牌。而在世乒赛、国际乒联世界杯等国际大赛上,中国队同样是冠军常客,体现了中国在这一项目中绝对的统治力。

如今,世人皆知乒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几乎已经没人记得这项运动起源于英国。就像佛教的中国化一样,乒乓球变成中国的“国球”经历了类似的过程,在起源地逐渐式微,却在中国蔚为大观。经由六祖惠能“明心见性”、发扬光大的佛教禅宗,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半岛、日本、越南和世界各地,影响深远。今天,提到禅,没有人会觉得它是外来事物,乒乓球也是如此。中国乒乓,不仅有常常垄断冠军的奥运和世锦赛战绩、一代代大满贯国手,更是遍布小区和学校,深入城市和乡村。

刘国梁曾在微博上透露过一组数据:中国乒乓球人口将近1亿,其中专业选手有2000人,业余体校乒乓球手有3万人,同时,一周打两次以上、一次一小时以上的民间乒乓球爱好者多达8300余万人。

连乒乓球的中文翻译,都可谓神来之笔。“ping-pong”这个拟声词由英国制造商J. Jaques & S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吴依兰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15)


期待美好😊
回复

期待美好😊

01-16

不太行

任晓芳
回复

任晓芳

2024-09-06

太贵

日尧化十Eva
回复

日尧化十Eva

2024-08-15

怎么可能,能负担得起的已经在学,负担不起也不会去学

136****2744
回复

136****2744

2024-08-14

打网球太贵了,全民看球还是可以的。

北半球蒲公英
回复

北半球蒲公英

2024-08-13

厉害,除了点赞,别的我也不会讲。

之乎者也
回复

之乎者也

2024-08-13

网球需要更大的场地,制约网球像乒乓球一样普及。

158****5685
回复

158****5685

2024-08-13

迟早的事。

新新天线宝宝
回复

新新天线宝宝

2024-08-13

场地和费用是个大问题。

永无止境
回复

永无止境

2024-08-13

中国就是团体协作的大球竞争力不够

Gregory 汤
回复

Gregory 汤

2024-08-12

障碍在于太贵

dongtian
回复

dongtian

2024-08-12

有全民运动基础的项目可以由政府组建队伍,反之则应单飞。

绿野仙踪
回复

绿野仙踪

2024-08-12

经济基础决定一切

189****2891
回复

189****2891

2024-08-12

飞入寻常百姓家才有生命力持久力。

黑人
回复

黑人

2024-08-12

网球很难,障碍不是力量和耐力,而是金钱

Thinkhu
回复

Thinkhu

2024-08-12

不要因为一两个人就上升到国球高度,乒乓球用了多少年,网球只更长。而且网球的文化根基都没有,何谈国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