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建“特区中的特区”,为何选在河套?

科技创新是深港合作的“最大公约数”,双方合作共识度高、意愿积极、互动活跃,基本形成了高效协作、相互支撑的合作机制。

河套合作区相当于“特区中的特区”,不仅有利于推动促进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同时也有利于香港科创发展,是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大局的新抓手。

责任编辑:姚忆江

继珠海横琴、深圳前海、广州南沙之后,又一国家级粤港澳平台拉开发展序幕。

国务院日前印发《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以下简称河套合作区)再度成为热议话题。

“河套合作区相当于‘特区中的特区’,不仅有利于推动促进深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同时也有利于香港科创发展,是推动香港融入国家大局的新抓手。”深圳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黄月细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教授李小瑛也向南方周末记者分析,科创是深港合作最有互补性优势的领域,可以把香港的基础科研与深圳的产业转化优势相结合。如果深港科创合作顺利推进,不仅能为深港两地发展提供创新动力,而且对香港北部都会区,以及大湾区发展都能起到推动作用。

深港合作最大公约数

依据《发展规划》,河套合作区的定位可以用“三个区”来总结——打造深港科技创新开放合作先导区、国际先进科技创新规则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中试转化集聚区。

相较于横琴、前海、南沙等既有合作平台,河套合作区的最大特点无疑是科创。那么,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校对:星歌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