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哪个专业一直冷门:来自三所高校的观察

编者按:

2023年普通高考将于一周后公布成绩。多年来,为了缓解高考“一考定终身”的弊病,有过不同的改革尝试,例如自主招生、大类招生、转专业、学分制,甚至转校插班考试等。但几乎所有这些尝试都在进退中拉锯。

作为其中一项尝试,教育部于2005年发文同意高校允许学生转专业。18年过去,这项政策早已深入人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互换”,仍鲜有高校完全实现。

允许学生有第二次选择的机会意味着什么?对于体量巨大的高等教育体系,“转专业”或许只是海面上的一座小小冰山,海面之下,它所牵动的人、事、资源、观念,远远多于“少数人的权益”。
“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感觉学不到有用的新知识,这是专业本身需要更新了。”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是社会学专业。四五年前社会学转出的人数很多,但这几年反而转入的学生多了。”

“我们有个专业,招生时的第一志愿率不高,按理说转出的学生数量会很多,但后面我发现它的转专业人数是0。我专门去做了追踪采访,学生们说,来了发现专业的老师很照顾他们,就不想转走了。”

(本文首发于2023年6月15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13年前后,中国农业大学畜牧专业一度转出接近40%的学生。但随着现代化养殖业成为朝阳产业,近几年,又有很多同学选择来就读。(农健/图)

相关报道详见《大学转专业:拒绝“一考定终身”18年之后

“自由转专业”,仍然是多数本科生难以达成的梦想。

麦可思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有13%的高校毕业生表示考研的原因是想改变专业,这和本科实现转专业的人数比例大相径庭。

多数高校转专业的主要对象为大一、大二学生,且对学生的学业成绩有较高要求。另外,部分高校规定,本科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一次专业。

但也有高校做出了自由转专业的率先尝试。2011年以来,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启动了“自由转专业”政策。中国农大对转专业的同学不设条件、不限次数、不限年级、不限专业,做到了“零门槛”;中科大则通过三次自由转专业的机会和个性化培养方案真正实现了学生100%自主择“业”。

不过,并非所有高校都认同需要一个完全自由的转专业制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下称“UIC”)作为具有香港高校基因的民办高校,虽然没有施行自由转专业政策,但也通过设置辅修和丰富的通识课程结构来满足学生的跨专业需求。

到底应该如何看待转专业制度?对此,南方周末记者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林万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周丛照、UIC招生办公室主任林群英一同探讨。

“对学生成长有利”的政策

南方周末:学校的转专业政策及其特点是什么?

周丛照:中科大学生有四次重新选择专业的机会,新生入学后即可申请进入各种英才班或拔尖班,一年后可根据兴趣自选学院或学科;大二结束后可在学院或学科内自选专业;三年级后还可调整专业。四次机会,没有专业大类的限制,各个学院灵活转换。

另外,即便是转专业没有成功,也可以采取“个性化修读”的方式,通过修习其它专业的课程,拿到学分并获得其它专业的学位。真正实现100%自主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