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城市民待遇榜2022:哪座城市拥有更优的医教、更美的环境?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一如既往地稳居冠亚之列;杭州、青岛和武汉超过深圳。在市民待遇领域,新一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无论是以就业发展机会为准绳,还是以公共服务享受为目标,这些城市都表现优秀。京沪二城甚至代表目前为止的最好答案。
杭州和武汉等代表“跨拥挤模式”。此类城市当前正处于破解“大城市病”、跨过拥挤效应的关键阶段,其经验是加大财政投资力度、运用数字化优化配置效率。
细分指标来看,济南、太原、西宁、郑州等省会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呈现“人均足、优质少”的特点,而成都、重庆则与之相反,其特征表现为“优质足、人均少”。
(本文首发于2023年2月23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谢艳霞
清新的空气和青翠的草坪,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是多数人对城市的期待。
在寻找“理想之城”的第三年,研究团队一直坚定不移地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所能享受到的公平和优质的公共服务是城市魅力所在。
这是研究团队第三次观察城市的公共服务。指标体系包含教育、医疗和生态三个维度:既有中小学生师比、千人医疗机构床位、千人执业(助理)医师、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衡量个体层面公共服务充足率与可得性的指标;也有双一流高校、全国百强医院等优质资源分布数据;同时将体现城市重视程度及发展潜力的人均教育财政支出、人均卫生健康财政支出纳入指标体系,综合评估57城市民待遇的理想值。
数据显示,北京、上海一如既往地稳居冠亚之列;南京超过广州;杭州、青岛和武汉超过深圳。在市民待遇领域,新一线城市向一线城市发起强有力的冲击。
公平、均衡和优质的公共服务供给,是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但受制于发展水平、财政实力和人口规模等诸多因素影响,城市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不一,迈向高质量公共服务供给的路径与挑战也千差万别。
迈向高质量生活的三种模式
在经济学领域,规模效应与拥挤效应是产业集聚硬币的两面。随着产业集聚度的增加,正外部性的规模效应转为负外部性的拥挤效应,整体产业效益呈现倒U形的趋势演变。
人口集聚度与城市公共服务质量的关系也是同理。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兰峰等学者在研究人口流入对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时发现:人口流入对不同规模等级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影响存有差异,对于超大型城市主要表现出“拥挤效应”,而对于其他城市则更加突出地表现为“规模效应”;长期来看,人口流入的“规模效应”终将超过“拥挤效应”,从而显著提升当地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将数据结论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研究团队认为,当前中国城市在迈向高质量市民待遇的探索中,有三种处于不同阶段的发展路径:
第一种是以北上广为代表的“跨周期模式”。其典型特征是,从2011年到2021年这十年,人口增速慢,但人口规模接近或超过2000万行列,市民待遇水平与经济发展基本持平。无论是以就业发展机会为准绳,还是以公共服务享受为目标,这些城市都表现优秀。京沪二城甚至代表目前为止的最好答案。北上广凭借累积的资源优势与高效的配置效率,以及近年来对人口规模的管控,实现了供、需两方在高水平的相对均衡。
换句话说,一线城市已经走出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刘小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