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PX后传 “隐姓埋名”进漳州

2007年厦门PX事件中的种种难题,随着项目的迁址,摆在了漳州人的面前。上一次,民意的理性表达与政府的积极回应,虽经历冲突,最终促成了相对圆满的结局,被舆论称为具有里程碑性的公共事件,这一次,答案还未明晰。

责任编辑:朱红军

■编者按:2007年厦门PX事件中的种种难题,随着项目的迁址,摆在了漳州人的面前。上一次,民意的理性表达与政府的积极回应,虽经历冲突,最终促成了相对圆满的结局,被舆论称为具有里程碑性的公共事件,这一次,答案还未明晰。

 在整整沉寂一年后,厦门PX事件终于有了后续消息。

1月20日,国家环保部正式批复翔鹭集团的PX(对二甲苯的英文简称)和PTA两个项目,项目已确认落户与厦门相隔近百公里的漳州古雷半岛。

这也是自2007年12月厦门召开PX项目公众座谈会,化解“散步”风波后,第一起实质性的后续进展报道。当年从厦门移至漳州的迁址意向,也将从纸面落到地上。

2月2日,漳州市发改委投资处人士透露,春节后第一天上班,部门领导已飞赴北京。翔鹭集团一高管也证实,国家发改委对PX项目的审批已在进行中。

尽管项目所在地古雷半岛杏仔等村的农地上依然种着大片的胡萝卜,但漳浦县官员相信,如果审批手续顺利的话,PX项目预计在2010年即可正式投产。

迁建漳州,会否重蹈厦门覆辙?漳浦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洪振垣称,漳州不会强行推进,“我们会耐心等待”。

低调公开

已不使用“PX”一词,而是以“古雷重大石化项目”代称

尽管落户消息已经公诸媒体,但春节前后,南方周末记者走访漳州市发改委、环保局、古雷开发区管委会等诸多部门,回答之辞仍多为“不知道”。

作为漳州市有史以来最大的投资项目,PX并未获得如厦门早期般高调宣传的地位。在漳州市党委机关报《闽南日报》网站上,甚至搜索不到关于PX的只言片语。

为外界所关注的环评信息,尽管曾于2008年9月11日和11月6日两次在该报公示,但登载公示信息的版面,并未见于网络。

洪振垣说,官方的态度是“只做不说”,要“有利于重大石化项目的平稳落地”。

甚至在漳州官方场合,或者官方文件,已不使用“PX”一词,而是以“古雷重大石化项目”代称。

漳州官方极力避免重蹈厦门事件的遭遇,事实亦证明此担心并非多余。

2008年初全国“两会”上,漳州市长李建国面对外界的追问,表示PX落户古雷仅是“意向”。彼时,PX选址的确仍在进行中,古雷仅仅是选项之一。

但局部反对情绪已然来袭。就在会前,漳州东山县部分民众对PX项目落户采取了反对行动。

东山岛与古雷半岛隔海相望,以渔业和旅游业闻名,尤其是旧县城铜陵镇,距离PX工地只有12公里。2007年底,厦门PX事件平息后,关于PX剧毒的传闻很快波及了这座海岛县城,内容与厦门PX风波中的传闻基本相同。

迁建地漳浦县官员彼时接受媒体采访时尚显轻松:“古雷不急,东山急什么?”未料,2008年10月,古雷征地正式启动后,各种传闻同样传遍半岛。

全民教育,未雨绸缪

厦门不要,而我们要,难道厦门人是人,我们就不是人吗?

传闻和反对事件的发生,真切地敲响了漳州市政府的警钟。“现在谈PX项目几乎是‘谈虎色变’。”2月2日,漳州市环保局局长黄建化对本报记者称,应该以平常眼光看待。

事实上,漳州市早已“未雨绸缪”,且进行了全面部署,以“统一思想、统一口径、统一行动,形成合力”。

“既然项目这么好,为什么要迁离厦门,厦门不要,而我们要,难道厦门人是人,我们就不是人吗?”

漳州市的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22)


双木
回复

双木

2015-04-07

朝中无贪官,何来奸商大行于?

回复

2014-01-17

但少数村民仍不愿轻易在协议上签字,尽管他们中的部分人认同PX危害不大,“只是对我们没有利益”。 -------------- 百姓的帐没有填满,什么都别搞,百姓的帐填满了,外面的什么环保人士再怎么折腾都没用。

回复

2013-02-01

是PX被赶出厦门,漳州政府积极引进,跟厦门人有个毛关系?如果说高尚,那就高尚在厦门人为了保护生存环境敢于走上街头抗争,厦门政府面临压力选择遵从民意妥协。这就是他们高尚的地方。你看不出来,因为你没有同样的勇气,只能成为受害者。

rocket323

2009-09-10

厦门人把PX赶漳州去了,厦门人成了南方周末的歌颂的南方人物,我怎么就没看出厦门人高尚在哪里?

回复

2012-12-07

无组织环境抵抗运动的下场,随时死灰复燃,双输不待

回复

2012-10-31

~\(≧▽≦)/~

回复

2012-10-28

政府再高的gdp有个毛用啊,人民老百姓穷的叮当响

回复

2012-10-27

这个环境问题得重视。

回复

2011-08-18

现在所说的区域分工,产业转移,就是发达地方把不要的东西往穷地方转,一级一级的。。。

回复

2010-04-28

屁民民意,怎敌地方政府GDP

rocket323
回复

rocket323

2009-09-10

厦门人把PX赶漳州去了,厦门人成了南方周末的歌颂的南方人物,我怎么就没看出厦门人高尚在哪里?

回复

2009-05-15

漳州的百姓们,你们要生命和生命赖以生存的环境还是要带来威胁的工程项目?你们自己说了算。请给你们的子孙多留一条后路吧!

回复

2009-02-23

再怎么安全保障有毒的物质终归是有毒的,很担心若干年之后古雷的海里还有没有能够食用的海产品了,牺牲掉了的事子孙的资源,富裕了的是某些人的腰包。难道为了GDP就可以不顾一切?

回复

2009-02-23

再怎么安全保障有毒的物质终归是有毒的,很担心若干年之后古雷的海里还有没有能够食用的海产品了,牺牲掉了的事子孙的资源,富裕了的是某些人的腰包。难道为了GDP就可以不顾一切?

aoke
回复

aoke

2009-02-09

“如果能够致癌,能够使婴儿畸形,那么有谁敢去加油站当操作工呢?”——这是所谓的专家对于PX致癌的有力批驳。 首先,去加油站当操作工的人并不知道这东西的危害有多大。 其次,即便知道有发生矿难的危险,小矿山不还是有人前仆后继吗?——生活总是让人抱着侥幸心理含辛茹苦! 第三,px的毒性不大,但是因为工业生产存在规模性,所以长期的在环境中大量的累积也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小的伤害。 第四,化工厂的危害不仅仅是通过所生产的产品的毒性来判断的。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噪音、废水、废渣、废气……哪一样不是污染?化工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体和溶剂或许危害更大,但是这些在官方的说明和解释中却只字不提了。 最后,别的废话不多说了,只是想请问我们亲爱的专家,一个px化工厂建在你家方圆十公里内你乐意么? 这篇报道我见到时就想拍桌子骂人了。这帮专家真的是丧尽天良。

回复

2009-02-09

项目是否可行性应该通过科学的论证,而不能是以牺牲人民的健康来换取地方GDP的增长,这是对人民极不负责任的做法!“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听到PX就惊慌,应该用“战略”的眼光去看它。不行,坚决反对,若可行,为什么不要呢?

回复

2009-02-08

如果真有毒,天天在化工厂上班的工人怎么办? ——工人有医保,社保(人家那叫职业病) 普通农民那个? 那不叫职业病,也不是工伤…… 话说:为什么地方政府如此积极招揽项目,为项目落地鞍前马后、全心全意?

回复

2009-02-08

科学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所谓的以人为本我想所有人都不会认为是为了金钱利益而伤害人民健康,我就住在东山附近的地区,身为居民的我深切感受得到这里人民对美好环境的渴望, 而且东山近台湾,台湾回归是必然趋势,我相信失去了这样一次危害人民根本利益的项目还是有很多机会让人民富裕. 建议本篇作者基于人民立场考虑而非政府立场. 也希望有关部门能切实处理(即使项目已定,但仍有回转余地)

回复

2009-02-07

我来南京十几年了,读研究生时期我住在鼓楼,那时身体不好,对有毒的气味非常敏感,晚上经常为不知道从哪儿飘来的恶臭难以入睡,那时候后很痛恨,写信给环保局,也没有什么用。如果以扬子石化为佐证真是太可笑了,如果南京的石化也搞px,那我要考虑离开这个城市了。

回复

2009-02-06

难怪说漳州政府是农民政府:“以前咱们看不起的泉州人,说他们是‘惠安打石的’,只能到我们这边来给我们扛石条做苦工,现在泉州通过大力发展工业,我们这里有相当一部分人反而去给他们打工了。”

回复

2009-02-06

"如果真有毒,那些天天在化工厂上班的人怎么办?”——这样的论证太不富责任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