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教授“支援”地方

名校教授们带来的不仅是一套全新的管理理念,更有声誉之下的无形资源。

二十年来,青海大学的四任校长,都是“空降”的清华教授。

朱红军曾表示“自己就是个‘讨饭佬’”。“我经常说,我是来给安徽干活的,你们总要支持一下吧。”

责任编辑:吴筱羽

2021年8月11日,宁夏大学召开干部教师大会,会上宣布彭志科任宁夏大学党委委员、常委、副书记、校长。 (宁夏大学官网/图)

“调任前一周左右,我才接到学校通知。”2021年8月11日,1974年生的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院长彭志科就任宁夏大学校长,成为上百所双一流高校中为数不多的70后校长。

2021年也是上海交大对口支援宁夏大学20周年,彭志科也成为第一位升任宁夏大学校长的上海交大教授。“这是我人生经历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一个新的考验。”彭志科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南方周末记者观察到,近年来,高校干部流动愈加频繁。现任西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金永兵调任前,曾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党委书记。2020年,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陈诗一和上海财经大学教务处处长朱红军,分赴安徽大学与安徽财经大学,担任常务副校长一职。而与彭志科一起调任宁夏大学的,还有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教授王忠静,后者现任宁夏大学副校长。

对于教授们来说,到地方任职挑战不小,“最具挑战性的可能是我的一些办学理念、准备推行的改革举措,如何能与学校的实际结合得更好,从思想观念上能否很快得到广大教职工的接受和支持。”彭志科现在考虑的是“如何让发展的效能最大化”。但不可否认的是,名校教授们带来的不仅是一套全新的管理理念,更有声誉之下的无形资源。

“空降”校长

到地方高校任重要职务的名校教授,大多是通过对口支援计划。二十年来,青海大学的四任校长,都是“空降”的清华教授。

2001年6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实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通知》,清华大学、上海交大等13所高校被指定为支援高校,以一对一的方式,支援青海大学、宁夏大学等西部高校。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13所受援高校中,地处四川绵阳的西南科技大学,是最早迎来“空降”校长的学校。2000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梁淑怡 校对:胡晓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3)


Jan
回复

Jan

2021-12-08

还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从国内一流大学调任的校长不仅会带来更先进的高校管理层面(绩效考核,评价体制,学科设置)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其背后的资源(学科联动整合、科研专项资金、人才联合培养等)对于就任学校的扶持和推动作用。另外,在提振当地高校教职人员的信心上也有正面影响。

9537

2021-12-07

做学术的人专心做学术,做行政的专心做行政。一行有一行的知识、经验与技巧,这种没有任何必要的跨界,除了从学术界强拉出一批人来做行政,还能有什么作用?

BUFFWINI
回复

BUFFWINI

2021-12-07

行政管学术,经典外行管内行

9537

2021-12-07

做学术的人专心做学术,做行政的专心做行政。一行有一行的知识、经验与技巧,这种没有任何必要的跨界,除了从学术界强拉出一批人来做行政,还能有什么作用?

9537
回复

9537

2021-12-07

做学术的人专心做学术,做行政的专心做行政。一行有一行的知识、经验与技巧,这种没有任何必要的跨界,除了从学术界强拉出一批人来做行政,还能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