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历过的事情,就是我应该度过的人生”

“这一生他们经历的荣辱是极致的,见过大风大浪,见过人间冷暖,跌入到谷底过,也站到过巅峰,什么都看透了。”

“他们作为一个人真正地来过、爱过、感受过,不是三百字就能把这个人说明白的,我总想找到这种东西。”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21日《南方周末》)

发自:北京

责任编辑:邢人俨

王宁与指挥家郑小瑛在一起。南方周末旗下南瓜视业参与了《吾家吾国》郑小瑛这一集的制作。 (卢佳/图)

王宁见到郑小瑛前,本想见证一场音乐会。她贴心地为这位新中国第一任女指挥家准备了演出的新衣裳:一身藏蓝色裤装,雪纺的衬衫材质,还依照郑小瑛的喜好,特地选了有领的。

突如其来的厦门疫情,让这场音乐会推迟了。两人来到日常演出的音乐厅,明亮的灯光黄澄澄的,座席空无一人。郑小瑛拄着拐杖,腿脚微颤,王宁搭了把手,才费力迈过台阶,走上舞台。92岁的郑小瑛调侃,“我现在已经登台困难了。”

2021年十一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纪实采访节目《吾家吾国》,受访者为5位各领域的“国之大家”。节目组内部称之为“抢救工程”。节目制作人、主持人王宁曾在媒体采访中提到过一组数字:2021年的3月,仅在科学领域,就有6位院士陨落;此前的两个月,还有3位院士离开。

在历史的河流里,这些老人留下了举足轻重的印迹,也在百年风雨中,亲历时代的起伏沉落。101岁的陆元九,是“两弹一星”功勋人物,世界上第一位惯性导航博士,也是“七一勋章”获得者。91岁的常沙娜是“敦煌守护神”常书鸿之女、林徽因的弟子。郑小瑛在中苏关系紧张的年代访苏进修,是第一位登上国外歌剧院指挥台的中国指挥家。而中国比较文学的拓荒者、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乐黛云,中国探月工程首任总指挥、国家航天局原局长栾恩杰,也在节目中出现。

1945年,陆元九考取了赴美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远渡重洋。当时,太平洋水雷密布。他从重庆,经昆明,再绕道印度加尔各答,候船便等了两个月。还在美国人的兵船上受到欺凌。但陆元九说,那一代人从小便有的一句口号是,“学好科学,救中国”。

当王宁来到这些老人的家中,生活熨烫后的细节也渐次浮现。陆元九不吃蛋糕,汉堡只吃3/4。他还在书桌前,用一张小纸条手写下自己的“四不原则”:“不急、不恼、不懒、不馋”。

乐黛云先生的书柜里,有许多兔爷儿,还有小兔子的毛绒玩偶。以前她频繁出国,每次回来,都会给丈夫汤一介先生带一只小兔子,因为他属兔。柜子里还有一只白色的毛绒小羊钥匙链,是汤先生送给乐先生的。

法语有一句话叫,“C’estlavie(这就是生活)”。常沙娜说自己的一生很长,经历过喜怒哀乐。“你活得开心,这也是C’estlavie。你活得很悲伤,这也是C’estlavie。这就是生活,就是生命。”

101岁的陆元九依然坚持自己洗澡,严格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游淑华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