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波三日:走进小凉山
黄茅埂把凉山分成了大凉山和小凉山,齐邦媛笔下“悲壮”了六十年的“雷马屏峨”,就是小凉山。在行政区划的分割下,小凉山地理空间的整体性日渐式微,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
时间,终会抚平小凉山的波澜壮阔。作为“雷马屏峨”首县的雷波,曾经那么遥远的雷波,也已经挂在金沙江河谷绿莹莹的果树枝头上,开始品尝鲜甜的滋味。
(本文首发于2021年10月7日《南方周末》)
责任编辑:杨嘉敏
第一天:黄茅埂
开车去雷波,第一站我选择了黄茅埂。
严格说来,黄茅埂并不在雷波境内,或者说并不完全在雷波境内。这座北起马边大风顶,南至美姑龙头山,由北向南延伸的山脉,横亘在雷波县与美姑县、马边县的三县交界处,主峰海拔3961米,拱卫着由四川盆地进入横断山东南部彝区的门户。在纵横上千公里、拥有无数座极高山的横断山区,黄茅埂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南眺,金沙江沿着亿万年地质切割的河谷穿峡越滩;西望,主峰海拔7556米的“蜀山之王”贡嘎山耸立其间。即使在凉山州境内,黄茅埂也不算最高的山、最大的山。
但黄茅埂是神山。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相传古时候,一个叫阿苏拉则的夷民,几经跋涉,在黄茅埂的龙头山上寻找到一个岩洞。阿苏拉则在此潜心修炼数十年,终成大师,成为横断山东段的第一代“毕摩”(法师),受到凉山各家支、部落、族群的欢迎和尊崇。1956年国家进行民族识别,凉山绝大多数少数民族被整合命名为彝族,改“夷”为“彝”,消除了对西南山区各少数民族岐视性的“夷人”称呼,“毕摩”作为一种古老的彝族文化载体传承至今(2014年,“毕摩音乐”、“毕摩绘画”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茅埂也始终是彝族人民心目中的神山。
黄茅埂还是一道地理标识,把凉山分成了大凉山和小凉山。
凉山,彝族称为“谷虖”,意为寒冷的高山。人们说起凉山,其实是两个概念,第一个是地理概念。青藏高原构造的由西而东的地质走向,在第一地理阶梯向第二地理阶梯过渡的西南地区,被南北走向的七座大山、六条大河横空截断,形成了地质形态复杂多样的横断山区。西出成都平原,遇到的七座大山中的第一座,是岷山,岷山过了是邛崃山,第三座是大雪山,而大雪山的东南段,便是凉山。
第二个是方位概念。汉文史料有较为详细的记载,清嘉庆版的《马边厅志略·地理》称:“凉山,在夷地,是山高出云霄,左通建昌,右通云南,前通马边、雷波,其地山高风寒,雪积山顶,六月不化,故名凉山。”凉山连绵八百里,被黄茅埂分隔成大凉山和小凉山。以黄茅埂为界,往西、往南是大凉山,往东、往北则是小凉山。需要说明的是,大小凉山的区分,不在山势地质,相较而言,大凉山的地势相对舒缓,不时有平原、盆地点缀其间;而小凉山地质切割更为剧烈,山势反倒陡峭、险峻了许多,故有“大凉山山小、小凉山山大”的说法。大小凉山如何区分,查看地图,黄茅埂西南面的大凉山区域有十数个县,东北面的小凉山则仅有四五个县,区域面积远远小于大凉山地区。
我以为,大小凉山既是一种地理区分,更是一种行政区分。地理的区分,以地域面积的大小区分凉山的大小。小凉山区域虽然小,却是一个与大凉山相对应的独立的地理空间。历史上,这个地理空间上的雷波、马边、屏山、峨边四县,地处川滇边境,山陡水险,部落割据,祸患丛生,因政府治理鞭长莫及而声名赫赫。台湾著名学者齐邦媛,在2009年出版的《巨流河》中曾回忆:抗战期间,武汉大学西迁至四川乐山,1945年2月的一天,正在武汉大学外文系读书的齐邦媛听到校长宣布一个重要讯息,战事失利,日军有可能进犯四川,学校要撤退到川康边境的“雷马屏峨”彝族自治区。齐邦媛写道:“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雷马屏峨’这四个字带着悲壮的声音在我心中不时响声。”让齐邦媛“悲壮”了六十年的“雷马屏峨”,就是小凉山。
而现在,人们曾经耳熟能详的小凉山,由于多次区划调整,小凉山区域内的雷波县属于凉山彝族自治州,马边彝族自治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属于乐山市,屏山县属于宜宾市,“雷马屏峨”分属于四川省的三个市州。在行政区划的分割下,小凉山地理空间的整体性日渐式微,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的人们,一说到凉山就是大凉山,不知小凉山。比如,得知我要去雷波,雷波朋友微信回复:一定用大凉山的彝餐好好招待。而雷波恰恰是小凉山的核心区域,“雷马屏峨”之首县。看看,连小凉山人都没有了小凉山概念。
只有黄茅埂,依然耸立在大横断的凉山山脉中,清晰地标注着大小凉山的分界,守护着彝人先民的迁徙通道。
据彝族史料:彝人始祖居木惹牛,将子民分为武、乍、糯、恒、布、默六支,以两支为一个联盟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网络编辑:阿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