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民法史的“活化石”金平:

一个书柜保存了许多他当年去北京起草民法典前准备的资料。以前如果有人拜访时有所求,他总是不吝赠予,等资料所剩无几,他开始后悔,专门放在一个柜子里精心保管。 “

(本文首发于2020年12月31日《南方周末》)

发自:重庆

责任编辑:钱昊平 冯叶

“我现在脑筋发热,讲话有时候前言不搭后语,讲了上一句会忘了下一句。”2020年12月11日,法学家金平兴致勃勃地回忆参与起草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征求意见稿的点滴。

生于1922年的金平,被法律界誉为“当代民法史的活化石”,参与过前三次民法典起草的专家组成员中,唯有他还健在。

民法典通过后,金平接到的拜访、采访请求不断。为防止已98岁的老人心情起伏过大,家人大多谢绝,只是“为了宣传民法典力所能及地接受采访”。

每次他都提前几天做准备,希望表达出他对所经历的时代的真实感受。为了夏天的一次采访,他准备了一个星期,以致左小腿浮肿。

女儿金洁说,父亲对接受采访感到矛盾。他拒绝宣传自己,但又觉得自己有责任讲述这段可能很少人知道的历史。

“此生无憾”

2020年的全国“两会”,因新冠疫情延期召开。在这期间,金平不时出现焦虑的情绪,他打电话给学生,询问原定审议民法典草案的议程是否会有变数。他还叮嘱家人,如果看到相关媒体报道,要第一时间告诉他。

5月28日,央视播出民法典通过的新闻后,金洁马上打电话给父亲,他很激动,感慨“这真是难忘的一刻”。

当天,西南政法大学举办了一场“亲历见证民法典”报告会,邀请金平发言。金平1949年毕业于国立安徽大学法律系,1954年开始在西南政法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原校名)执教,直至1993年离休。

金平在报告会上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我虽已老,但我也还要继续学习。”

考虑到金平年事已高,校方原定他的演讲时间不超过10分钟,但他足足讲了接

登录后获取更多权限

立即登录

网络编辑:邵小乔

欢迎分享、点赞与留言。本作品的版权为南方周末或相关著作权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即为侵权。

参与评论


精选评论 (4)


152****4345
回复

152****4345

2021-01-04

读文收获一首诗:白居易的《续座右铭》——“闻毁勿戚戚,闻誉勿欣欣。自顾行何如,毁誉安足论”。

天经地义
回复

天经地义

2021-01-03

请问~房产中介:隐瞒实事,设置合同陷阱,利用信息不对称,欺骗客户,让客户签字.更有甚者,当地法院,住建委形式利益链,对法院处置房产进行代理买卖。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回复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

2021-01-02

法学大家,炉火纯青的人生观,一心一意为民法,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学习!

东方
回复

东方

2021-01-01

金老前辈辛苦了,一心为人民,为国努力工作学习。